夜店想重振雄風,只能靠女主播了?

大家好,前兩天我去上海找一個律師諮詢,剛進門,我發現一身西裝革履的他,正全神貫注盯著手機看女主播?
沒等我開口揶揄,他慌忙解釋:
啊啊有個客戶約在這女主播直播的夜店,我先預習一下。
我:?
他:啊不對是夜店把場子給女主播,當直播場地罷了。。。
我:???
最後他乾脆開始胡言亂語,開始扯啥現在夜店做直播,是時代趨勢,大哥想和他們近距離接觸,也能來現場啊….
???那線上直播不就夠了?
人家女主播每天到點開播下播,隔著螢幕跳舞撒個嬌,幾句嗚嗚哥哥PK要輸了,就有好大哥吭哧刷嘉年華跑車了。
現在夜店線上哄完大哥,還要把大哥拉到線下友好互動?賣藝又賣身?
但!跟律師深入交流後,我發現夜店之所以吃女主播的剩飯尾氣,屬實是現在的日子,太難過了啊。
就連上海,這種夜店文化最頂尖兒的地方,這兩年開了三四十家店,起碼倒閉了一多半?!
(部分夜店閉店海報,左滑看更多👇)
?????
不是,夜店給我的印象,那是消費嗷嗷高,進去全是漂亮E人在social,人挨人人擠人,滿桌子酒,動不動還開個黑桃A啥的。咱想進去還得照照鏡子,沒準就被卡顏卡出來了。
咋,現在要靠直播引流續命?都落魄到這境地了?!
我調查了一圈,發現確有其事:夜店這麼慘,全賴年輕人沒錢,開始窮逼樂了啊。
1️⃣消費降級,簡直死亡迴圈。
以前夜店,靠的是年輕人的衝動消費,現在呢,消費降級,衝不動了啊!夜店成了被率先斷舍離的高消費。
要命的是,夜店吸引年輕人的點,一是氛圍,二是社交文化
沒錢去→去的人少→人少沒氛圍→更沒人去……消費降級的傳遞效應,在夜店這極度依賴氛圍的消費場所,被無限放大了。
2️⃣成本爆高,被迫上四休三。
夜店消費是高,但可能成本都打不平。甭管租金還是人工,哪個算算都不便宜。
聲光電系統花費更恐怖,光裝置數量就令人咋舌,動輒幾千盞搖頭晃腦發動感光波的大燈,全場動次打次,少說要幾十個18寸低音炮,再算上螢幕、軌道、機械臂…..
製造足夠的氛圍就一個前提:錢。
而一晚上開著這些裝置,光是電費就得吃掉幾千。開著,損耗和更換也免不了。再算上空調暖氣、日常的損耗折舊…..場子冷清點,一天下來大機率是賠本買賣。
加上夜店的常規操作,是僱氣氛組,給普通客人制造熱絡氛圍。
但!僱氣氛組不得花錢啊,要是滿場都是氣氛組,正經花錢的年輕人就幾桌,這生意不做算逑!所以現在夜店為了開源節流,一週上四休三,甚至只開三天,再正常不過了。

3️⃣拼卡組局,無異飲鴆止渴。
最後,夜店連氣氛組也請不起了,也不能放著場子冷得像極地考察站啊,就會透過銷售把對外宣稱數千的卡座,用極低價格賣給局頭(在社交平臺、微信群喊人拼卡喝酒的人)
局頭找想喝酒的人一起拼卡,188一個人,就能在卡座上喝一整晚。
表面看,這純純多贏啊:局頭靠人脈賺到差價。年輕人花188,就能一屁股坐在幾千的卡座開喝。夜店拉來帥哥美女,有了人氣,能和同行競爭,吸引正價消費的客人。
實際上,花188喝到的,可能全是劣質嘎酒:只要不往死裡喝,只能保你喝不死。
夜店呢,一桌也就賺個塊八毛,開始為的是節省氣氛組的開支,等醒悟過來,已經滿場拼卡局,沒有人願意正價消費了:188就能開搖,何必花幾千開卡呢?
反倒是局頭,每單都能賺個幾千,還被冠上把夜店價格打下來的美名。
諷刺的是,做大哥生意的商務KTV,活得卻很滋潤。
現在,商務宴請需求,是不降反增的,可能對於真大哥來講,做生意也難了,需要求人了。
可夜店不夠私密,幾個億的生意也沒法靠抓手指解決。加上有錢有資源的天龍人,並不太需要陌生社交,舞池裡扭不動,還嫌聲光汙染嚴重,夜店自然不是最優解。
更隱秘更直接消費男色女色的商K,反而成了首選。商K的日子,因此挺滋潤。
同時,之前去夜店的俊男靚女也在轉戰商K:天龍人的錢更好賺啊。一樣是喝酒,在夜店雖然能拼卡省錢,可去商K上班,賣賣色相,喊幾句大哥大姐過年好,是實打實有錢拿啊!
不過,當夜店老闆湧進了商K賽道,新一輪內捲開始了:有償陪侍價格從整晚打包出售,變成按小時拆開賣。之前兩三千一晚,現在則是300一小時起步,高的甚至有1000多一小時。
如此,既靠新入行的高質帥哥美女,抬高顏值和價格上限,同時又降低了大哥的消費門檻,進一步擠壓了夜店的生存空間。
(宇宙安全宣告:以上均和本人經歷無關,可能無法完全反映真實情況,更不提倡大家進一步瞭解和消費)
總之,一邊是夜店苦哈哈求人玩,勒緊褲腰帶,一邊是商K吸納喝酒玩家,悶聲發大財。
看現狀,夜店就是死路一條了唄?也不然,律師講現在也有夜店做得風聲水起,晚上他著急忙慌的就是去這個夜店,準確的說,是一棟夜店大樓?!
(INS新樂園,一棟樓裡有近10家夜店)
我沒跟律師湊熱鬧,回酒店吭哧癟肚查了半天,又問了個天天泡在夜店的朋友。懂了:
夜店想活,想跟商K掰腕子,得按做遊戲的思路來啊。
比如這個INS新樂園(以下簡稱INS),看似是幾家夜店一拍腦門,湊在了一棟樓裡,沒準還會搶生意,但這幾家夜店背後的老闆只有一個,應書嶺。
看照片大家會想,這人sei啊。
他是英雄遊戲的創始人(之前叫英雄互娛),發行過《戰雙帕彌什》《全民槍戰》各種遊戲,投資了做《黑神話悟空》的遊戲科學,還舉辦過王者榮耀、王室戰爭各種遊戲賽事。
他是用做網際網路產品的思維,把夜店當作遊戲,才把夜店大逃殺這遊戲,玩明白了。
①氪金系統,安排明明白白
之前夜店,主要靠著大哥氪金。現在INS除了保障大R的體驗(重度氪金玩家)更注重普通玩家的體驗。
你不窮逼樂嗎?那我就滿足你!花一兩百買通票,就能暢玩整晚:大R玩得爽,普通玩家微微一氪,體驗也很好。
② 通關副本,豐富玩家體驗
INS一棟大樓裡,分佈著好幾家主題、音樂風格不同的夜店,HIP HOP、EDM、Techno….想聽啥樣的,都有對應的店:這是做了好多個遊戲副本啊。
之前想換換口味,單獨一家夜店滿足不了。現在好了,各種型別都有的綜合體還不夠咩?我都把Steam端給你了,想玩黑神話悟空還是三國殺沙威瑪傳奇,自己選嘛。
同時,幾家夜店的管理,仍由大股東應書嶺負責:抓服務、管理,避免各家搶客戶…….保證玩家遊戲體驗豐富,售後服務又很有保障。
③社交玩法,打通線上線下
INS一個打線下消費的場所,十分依賴線上,不僅靠直播引流,線上賣門票,還率先推出了專屬小程式和APP,直接在上面賣門票、訂座、約搭子。
一來是打通了線上線下的社交閉環。二來也能讓消費更透明,省下了過去和銷售對接的繁瑣步驟,減少了小白的顧慮。
④跨界聯名,抓住流量密碼
最後,INS做的還不止夜店,一棟大樓,不僅有能承辦各種遊戲賽事的電競場館,還有吃喝玩樂的門店,能看電競比賽、聽脫口秀、喝酒、聽音樂,更能和各種明星、rapper合作辦見面會,主打一個全能。
(下圖為王嘉爾在INS新樂園辦見面會)
如此,又讓夜店綜合體破圈,抓住更多圈外流量,吸引明星粉絲、遊戲玩家來進店消費。跟之前網遊請明星代言,隔三差五搞品牌聯動,一個道理啊。
(下圖為毛豆在INS新樂園說脫口秀)
研究完一圈,比子對夜店又有了新的理解。原來這是電視劇《繁花》裡黃河路上的飯店啊,作為繁華的風向標,日子好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鮑魚龍蝦可勁造。夜店更是躺著賺錢:傻大哥進來,先開兩瓶黑桃A;撒泡尿有人扶,都得塞300塊小費;全場消費趙公子買單那種,也並不罕見。
但,當去夜店的年輕人開始選擇窮逼樂了,大哥都去商K洗腳城了,夜店還想活下去,也許唯一的方向,就是擁抱網際網路,用遊戲思維做體驗式的娛樂場所。
最後,我其實還有個最大疑問,要問深耕夜店多年的朋友:之前去夜店的年輕人,現在去哪了?
答:不少已經在全力備戰考公了。
沒準這兩年努努力一哆嗦,就能成功上岸了。如此,沒準10年之後商K見,藍色卡宴一停,逝去的青春就回來了。

參考資料:
1.娛樂資本論《在上海市中心建一個“拼多多式”夜店大樓|對話應書嶺》(2024年8月16日)
2. 滿分雷射槍《中國蹦迪圈已經快被“內卷”給卷死了。》(2020年12月06日)
3.After22《上海商k要革夜店的命了》(2023年12月10日)

作者:梓泉

助手:嗚嗚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