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歲的Fernando Ameth Pinzon,自2004年成為加拿大公民以來,從未參與過投票。作為一位來自巴拿馬的移民,他原本認為,自己和家人在加拿大安頓下來、團聚生活,已是人生最大的夢想實現。
他說,過去一直覺得“沒有必要投票”,因為最壞的事情已經發生在巴拿馬,移民後的生活安穩、可控,無需再追求改變。
然而,近段時間以來,他的想法改變了。

童年戰爭記憶留下烙印
Pinzon回憶稱,1989年,美國出兵巴拿馬,試圖推翻時任總統諾列加。那時他年僅六歲,雖不懂政治含義,但親身經歷了頭頂直升機、身邊重型軍車轟鳴、街頭充滿緊張氣氛的場景。
他後來瞭解到,這場為期一個月的軍事行動造成數百人死亡,並摧毀了大量基礎設施,也將巴拿馬經濟推向崩潰。
他說,動盪期間,他的父親帶著姐姐前往加拿大蒙特利爾尋求安定。由於家庭團聚移民審批耗時漫長,他與父親和姐姐整整分離了八年,直到1996年他與母親也成功抵達加拿大。
移民後適應生活,卻忽視了“公民責任”
Pinzon表示,移民後家人一直努力適應新生活、融入社會,父親辛勤工作維持生計,他們則專注學業與事業發展。他坦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從未真正討論過作為加拿大公民應承擔的政治責任”。
儘管如此,他表示自己非常感激加拿大社會所提供的安全與自由。他認為,若留在巴拿馬,自己可能會在啤酒工廠工作,而不是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
他回顧道,在過去21年的加拿大生活中,他一直相信“出身平凡的人,只能一路向上”,因此從未認真思考過透過投票改變現狀的必要性。

一場晚餐對話引發身份危機
他說,直到某次在餐廳用餐時,偶然聽到鄰桌討論“巴拿馬”,才引發了他對祖國與身份的思考。他在手機上查詢相關新聞時,看到2024年12月,當選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有意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
他指出,美國早在1999年已正式將運河主權移交巴拿馬,因此特朗普的發言讓他感到“被再次冒犯”,彷彿巴拿馬的主權可以被隨意撕毀。
隨後,他開始持續關注國際新聞,並注意到特朗普也對加拿大發表攻擊性言論,包括“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以及“稱總理為省長”等。
Pinzon表示,這讓他陷入“兩重身份同時遭到冒犯”的處境——既是巴拿馬人,也是加拿大人,特朗普的言論讓他感到自身價值受到貶低。

今年2月,美國對加拿大發起新一輪貿易戰後,Pinzon表示他終於“感受到作為加拿大公民所肩負的義務”,並正式註冊投票。
他指出,以前備考入籍考試時雖瞭解法律和歷史知識,但並未真正意識到“投票權的分量”。他認為,投票是自己“作為公民唯一可以主動做的事情”。
他說,童年時,他在祖國遭受難時毫無發言權,而現在,他有權表達觀點,也應當行使這一權利。
“我希望加拿大永遠不需要像巴拿馬一樣妥協主權”
Pinzon指出,美國在其家庭歷史中始終是一個強勢背景力量——從對巴拿馬的軍事幹預,到如今對加拿大的經濟施壓。
他表示理解為何巴拿馬上週允許美軍重新駐紮當地,也理解為何本國反對派稱之為“偽裝的入侵”。但他強調,這正是他決定投票的原因——希望加拿大永遠不會走到這一步。
“我希望我的一票,能夠為加拿大守住獨立、自主和尊嚴。”他表示。
資訊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montreal/first-person-voting-first-time-1.7511826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