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天好訊息!美國尖端武器失靈,中國這一行業超大、超硬核、超乎想象

來源:製造界

作者:美米宜用

圖源:圖蟲創意、AI繪圖
沒有技術,莫問前程。
中美博弈5年,中國猛攻“卡脖子”技術,瘋狂引發技術浪潮,中國經濟結構劇烈變革
一家外媒這樣分析,如果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技術在美國、在歐洲,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很多硬科技領域,遙遙領先的早已是中國技術了。產業發展上,歐美時刻盯著外國,甚至比中國還了解中國。
大家知道嗎?當前中國有一個行業做的超大、超硬核、超乎想象就是中國機電。該行業早已不再是腳踏車、割草機等低端製造了。在AI技術加持下,從小到血管溶栓奈米機器人、蒼蠅般大小的無人機;大到七個足球場的風電機組、4層樓高的超大型重離子質子醫療裝置等,中國機電已到達了尖端製造的巔峰。
技術高度密集的“高階醫療裝置、人形機器人、航空器”被稱為三大新型機電,這是繼電動汽車、光伏、電池中國“新三樣”之後,中國又出現了三大新賽道。
世界風水輪流轉,國運勢不可擋。俗話說,花香蝶自來。這句話同樣適合形容一個國家。整個7月份,中國與歐美之間發生了很多事,多數國家正倒向中國。
1/兩大潑天好訊息,美國不再像從前
在晶片貿易和晶片製造上,美國一直遏制中國。今年5月份以來,美國又對中國新能源下手,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高達100%關稅,對中國光伏加徵50%。
自2019年,美國製裁中國,並脅迫北約、歐盟及其它國家一道破壞中國經濟。7月10日的北約華盛頓峰會上,北約秘書長妄稱中國是俄烏衝突“決定性推動者”,宣佈繼續向臺灣出售武器,繼續敦促北約國家停用華為5G裝置。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經濟安全”靠中國;“國家安全”靠美國。因此,美國之舉讓很多成員國處於兩難困境。
面對美國脅迫,7月11日德國就宣佈到2026年底將從德國5G網路中移除華為和中興部件。德國此舉可以理解是被逼的。如果德國強制拆除這些裝置,造成的損失可能會超過1000億美元。
7月12日,中國對美國開啟史無前例的反抗,制裁美國軍工企業,宣佈對安杜里爾、海上戰術系統、環太平洋防務、AEVEX航天、LKD航天、頂峰科技6家美國無人武器企業及5名高管實施制裁,凍結其在中國境內財產,禁止入境。這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一個強烈訊號,未來如果真的發生戰爭,中國不懼與美國交手。
4天后,北約和歐盟傳來兩個潑天好訊息。7月16日,烏克蘭議會投票決定取消對能源裝置進口徵收的稅款和關稅。這對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是個潑天大利好。
由於戰爭,烏克蘭被俄軍炸燬的光伏發電站需重建,中國成了戰爭受益者。東方日升新能源參與了烏克蘭最大私人能源集團DTEK共同開發的Pokrovska 323MW光伏電站專案,‌該專案是烏克蘭目前最大的電站專案,‌也是歐洲第二大光伏電站;中國建材集團與烏克蘭綠色科技能源公司簽署了1GW光伏電站框架協議。
晶澳科技為烏克蘭Scythia-Solar-2 33.1MW大型光伏專案供貨全部高效單晶PERC光伏元件等。
隨後,中國電動汽車的好訊息也來了。
7月17日香港報道,歐盟近日就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措施進行“諮詢投票”。據訊息人士說,歐盟一共有27個成員國,包括德國、芬蘭和瑞典在內15個成員國反對或投了棄權票。
北約、歐盟有很多國家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合作伙伴。烏克蘭和歐盟投票結果,對中國來說意義非凡!象徵美西方國家越來越多意識到中國價值和世界地位。他們不想失去中國,他們渴求擺脫美國脅迫,實現國家戰略獨立。
不久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薩克斯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美國的深層國家迄今無法接受中國崛起,他們依然立足於美國已經不復存在“霸權”錯覺來運作,但這種霸權已不再像從前那樣絕對了。
注:美國的“深層國家”指白宮、五角大樓、情報機構、國會軍事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以及主要軍火商。
美國早已不再像從前了嗎?美國霸權真的不復存在了嗎?為什麼說美國霸權已經不像從前那麼絕對了呢?美國霸權的失靈,源於美國尖端武器失靈。
可以大膽設想一下,如果中國能為我們的貿易國提供國家安全保障,那將會是一個怎麼樣的景象?中國機電和AI技術相加,無論經濟力量,還是軍事力量,足以撼動美國霸權。
先來說一下機電。
2/硬核機電,中國經濟的脊樑
盧麟元說,在經濟上,發展AI人工智慧對中國的意義大到我們不能不重視它。20年以後,數字資產將變成我們持有總資產的70%。70%的佔比,真的大到不可想象。
有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高達56.1萬億元,佔 GDP 比重超過40%。中國機電產品出口高達13.92萬億元,佔出口總值的58.6%。
AI是靈魂,機電產品是承載靈魂的軀體。AI+機電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脊樑。當下中國未來10—20年,中國新型機電產業將超高速增長,
2009年,中國機電超過德國,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在過去的多年中,中國除傳統產品依然保持優勢,如家電、腳踏車、工程機械、發電機組、汽車、船舶等。另外中國出現了新型機電三大新賽道端醫療裝置、人形機器人、eVTOL航空器”。當下中國高階醫療裝置頻頻中標,大部分歐美訂單被擠走,在中國醫療市場上結束了歐美長期壟斷。
中國工業供應鏈大而全,主要指機電領域。中國人口多,市場大,一旦技術突破,便可迅速產業化,輕輕鬆鬆做個全球第一。這就是中國製造的可怕之處,令國外友商不寒而慄。
被稱為“醫療裝置之王”核磁共振國仰望的高山,今天中國已做到了遙遙領先。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真正的“醫療裝置之王”是重離子質子放療裝置。今天來說一下這兩個重大醫療裝置。
2012年,德國西門子製造了一套最大的醫療裝置,有四層樓高,重670噸,絕對巨型重器。它就是海德堡360°重離子治療一體機。裝置原理是利用離子速和質子束射擊癌細胞靶點,避免損傷正常組織,具有劃時代意義,因對腫瘤獨特的放射治療方案,而聞名於全世界。
2015年,我國總耗資33億,建成上海市質子重離子中心,其19億用於購買西門子公司的重離子質子裝置系統。該裝置可根據癌組織型別,切換質子或離子射線進行放療。一個療程高達30多萬,放療療費用高昂,普通百姓根本無力承擔。
中科院透過和多家醫院聯手,透過對西門子技術的吸收消化,突破了無數項重大性技術成果。2020年,國產首臺重離子治療裝置在甘肅武威腫瘤醫院臨床應用,這臺裝置國產零部件超過95%,價格僅為進口裝置的1/32023年,國產首臺質子治療裝置在上海瑞金醫院正式臨床。治療價格從30萬元下降到17萬元。
目前,負責國產質子重離子裝置產業化的企業,主要有上海艾普強粒子公司和中廣核核技術公司。重離子質子裝置是最昂貴的工一顆業明珠,我國已將這顆明珠成功拿下,正利用我們產業鏈優勢,逐步實現“白菜價”不完全統計,我國在建的質子重離子專案有近30個。有一旦治療裝置的國產化,未來五到十年,治療費用有望降至1.5萬左右。
聯影醫療自主研發全身5.0T磁共振擁有全身臨床5.0T 超導磁體、多通道射頻,結合先進的成像序列與重建演算法,在技術突破極限。尤其在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肌肉骨骼系統以及腹部等複雜部位的成像上,能揭示傳統低場強MRI難以捕捉的微小病變。為全球醫學影像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5.0T效能超越歐美,而價格卻只有歐美產品的1/5
南京郵電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智慧 DNA 溶栓奈米機器。這種奈米機器人可在血管內自動駕駛,識別血栓的生物標誌物凝血酶,實現靶向血栓的精準給藥,以最少侵入性方式高效清除血栓。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奈米機器人有望為血栓治療帶來更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
另外達芬奇手術機器人、ECMO人工肺、磁液懸浮人工心臟、內窺鏡等我國都是以天價從國外進口當前,這些高階醫療裝置上實現了國產化和平替。
2023年中國醫療裝置總產值達到了1.27萬億全年醫學裝備專利申請量達13.8萬餘件,佔全球的67%。“一帶一路”國家出口200億美元,且出口佔比逐年增長。作為新型機電,中國高階醫療裝置會像中國新能源一樣行銷全球。
人工智慧大背景下,我國政策性支援兩大硬核技術萬億新賽道,即航空器eVTOL和人形機器人。未來10年,低空出行會成為潮流。人形機器人會潮水般湧進千家萬戶,成為我們的私人助手。
eVTOL絕對硬核產品,集航電:飛控、導航、通訊技術於一體。eVTOL大規模生產將拉動航空材料、主控晶片、電池、電機、雷達、攝像頭、儀表等一眾產業發展。
低空產業規模非常龐大,預期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6萬億元。廣東省、四川省、北京市、江蘇省是航空器eVTOL 企業數量排名前四的地區。航空器eVTOL頭部生產企業有沃蘭特航空、時的科技、億航智慧、峰飛航空等。
人形機器人賽道,中國湧現眾多玩家
2020年90個國家進入了老齡社會。義大利、德國、日本老齡化嚴重,美國、中國、法國等都面臨老齡化挑戰。尤其是老年人的身體護理、日常照顧、陪伴等,急切需要大量人的形機器人。我國知名人形機器人公司優必選創始人周劍說,未來人形機器人會像手機一樣成為通用產品。等待人形機器人潮水般湧入家庭?那絕對是一個絕對激動人心的偉大時代。
人形機器人從技術實力和商業落地來看,優必選和宇樹是我國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天花板。我國人形機器人賽道上還有智元機器人、括達闥機器人、開普勒機器人、傅利葉智慧、小鵬鵬行、樂聚機器人、星動紀元等。
智元機器人創始人是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彭志輝),他曾是華為昇騰人工智慧演算法工程師。他善於將人工智慧思維植入產品,一開始就面向工業製造和家庭應用。核心元件“靈巧手內建了視覺和觸覺指尖感測器,有12個主動自由度和5個被動自由度,能像人手一樣抓取物品,完成多種精細動作。人形機器人正在成為繼電腦、手機、汽車之後通用產品。
目前,人形機器人的產品商業化正在邁向2.0階段——"特定場景試點&產業鏈生態的加速構建"。未來,隨著大模型的賦能、訓練資料的完善以及產業鏈的成熟,人形機器人將作為具身智慧的最佳載體,實現從“體能型”產品至“智慧型”產品的跨越。
3/美國尖端武器失靈,誰幹的?
美國有50個州,21個州生產武器,在至少80個國家內擁有近750個基地。這正是美國為所欲為的本質。
近年來,外媒不斷剖析在俄烏戰場上,是什麼技術讓美國尖端武器失靈?烏克蘭戰場上“神劍”炮彈定位系統(GPS)的引導下,曾以外科手術般的精確度擊中俄羅斯的坦克和大炮。數週,俄軍設法干擾了GPS,讓炮彈偏離目標或無法引爆。烏克蘭指揮官說,今年引進的由波音公司和瑞典的薩博製造的全新系統”陸射小直徑炸彈”(GLSDB)已完全失靈。
美國尖端武器失靈,加劇了美國對中國的恐懼。俄烏戰爭以來,美國一直懷疑中國對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就是沒有真憑實據。
拜登13日在義大利參加七國集團峰會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共同舉行記者會。拜登在記者會上聲稱,中國沒有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但提供的是生產武器的能力和可用技術”。
北約秘書長為什麼認為中國是俄烏戰爭決定性推動者?為什麼懷疑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可用技術?因為中國機電工業與電子工業的確遙遙領先了。科學技術是相通的嗎,軍民通用。
我國硬核產品,如北斗導航、雷達、強雷射、高超音速,在武器裝備上應用與西方競賽,有非常震撼的技術超越。
我國的微波光子雷達可以精準捕捉20馬赫的高超聲速導彈,誤差僅28釐米,速度估算準確率高達99.7%。它還能同時發射三個波段的微波,配合智慧演算法,可輕鬆識別和排除虛假目標干擾,並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效能強、相容性好等優點,能安裝在各種武器平臺和戰鬥機上。
我國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要屬北斗導航了。美國GPS 相比,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在軌衛星48顆, GPS在軌衛星31顆。北斗導航精度和可靠性更高,且北斗系統具有獨特的報文功能,可透過衛星發射文字資訊。對於武器的精確制導、軍事車輛和艦艇的導航、部隊的協同作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AI技術加持下浪潮下,最令美國大驚失色是中國的強雷射武器和飛行智慧導彈。強雷射技術我國已經達到了高山仰止水平,早在十幾年前,中科院就研製成功8類8臺深紫外固態雷射器,打造了“晶體-光源-裝備-科研-產業化”的自主創新鏈,中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態雷射技術的國家。我國雷射技術最出色的產業化成果是雷射武器,
代表雷射武器有“寂靜狩獵者”和“死光A”。沙特國防部曾公開宣佈,沙特採購的中國“寂靜狩獵者”,一次便擊落了13架胡塞武裝自殺式無人機!這一輝煌戰果一直讓美國五角大樓驚恐不已。“死光A”殺傷力更大,借用衛星和人工智慧技術,可摧毀3萬公里內的任何敵方目標。
我國頂級專家歐陽自遠提出一個問題,在月球上發射光速武器後果怎樣?會不到1.3秒就可擊潰地球上的任何軍事目標,雷射武器如果裝在人造衛星上,可以輕鬆幹掉正在飛行的洲際導彈。可以說雷射是無堅不摧的大殺器!如果在月球上建立軍事基地,一旦發生戰爭,從月球發射武器,可以做到想打誰就打誰,並且十分準確。歐陽自遠說,這才是中國探索登月的重要意義。
無偵-8是中國最新一代無人偵察機,被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稱之為世界上唯一高超音速軍用飛機,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8馬赫。高超音速武器都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實現自主飛行,自主導航、自主攻擊、自主識別等等。並可根據不同的任務和環境進行自主調整、更精準地擊中目標。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之所以遙遙領先,是突破了最關鍵的兩項技術,一是高超音速激波風洞。二是超燃衝壓發動機。2023年7月,在北京懷柔的一座實驗室,中國成功建成了全球最先進的超高速激波風洞,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30馬赫JF-22超級風洞,領先歐美20年。
該風洞用來測試研發新型高超音速戰鬥機、高超音速導彈等飛行器,是中國科技瑰寶。JF12超級風洞發明人中科院院士俞鴻儒是錢學森團隊的人,他的導師是錢學森力邀回國的兩彈一星元勳之一郭永懷,俞鴻儒經常在深夜給錢學森打下手。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研發的領軍人物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高超聲速推進技術領域專家王振國。他帶領團隊從超聲速燃燒機理研究開始,歷經近二十年探索,突破全部關鍵技術,我國超燃衝壓發動機實現連續600秒的工作運轉,美國在這項技術上只能達到連續210秒。而我國現如今這項技術在運轉時間上已經超過了美國將近3倍。標誌著我國超燃衝壓發動機完全實現了獨立自主。
澳智庫認為,高超音速武器將可能改變“遊戲規則”,中國技術具有壟斷優勢。高超音速武器是美國最渴求的,而美國高超音速武器受限於透波材料、高昂成本和供應鏈困境等問題,遲遲沒有取得突破。美國甚至也想要打造一座名叫Hypress的風洞,也因氣流技術及眾多技術難題,發展滯後中國。
4/中國機電,捍衛世界
大國復興是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終極夢想。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阻礙中國夢的實現,它就是世界頭號強國美國。中國工業發展到今天,唯一的出路是出海,於是美國處處堵截中國產品出海之路,打擊破壞中國經濟發展。
北約、歐盟成員國,很多是中國重要貿易伙伴,因恐懼美國軍事,經濟發展遭受桎梏。
試想一下,如果中國能為貿易伙伴國提供安全保障,那將是一個怎樣的景象?很多專家分析,中國機電工業已到了捍衛世界的水平了。
聯絡我們:txm176(值班微信)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8660411611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製造界除釋出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