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驚魂6小時,韓國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考驗

咱們的隔壁鄰居——韓國,出大事了。

當地時間12月3日晚,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進行電視直播,宣佈實施“緊急戒嚴”。
這是韓國40多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事態不可謂不嚴重。
12 月 3 日 23:00 起,韓國戒嚴司令部發布一號戒嚴令,在韓國全境公佈多項規定:
1、禁止國會和地方議會、政黨的活動和政治結社、集會、示威等一切政治活動。

2、禁止否定自由民主主義體制或企圖顛覆的一切行為,禁止假新聞、捏造輿論、虛假煽動。

3、所有的言論和出版都受戒嚴司令部控制。
4、禁止造成社會混亂的罷工、怠工、集會行為。
5、包括實習和住院醫生在內的正在罷工或離開崗位的所有醫務人員在48小時內回到本職工作,如果違反,將根據戒嚴法進行處罰。
6、除了反國家勢力等體制顛覆勢力外,普通國民將盡量減少日常生活的不便。
違反者,可以依法在沒有逮捕令的情況下,進行逮捕、拘禁、扣押搜查,並處罰。

雖然尹錫悅列舉了多項理由,稱在野黨裹挾國會,攪亂國家,表示將肅清韓國國內“反國家勢力”。
但看國內的各種輿論,還是把它理解成了“霸道總統老公為我實施全國戒嚴”的抓馬戲碼。

有人甚至做了這次事件的省流版:

“自從尹錫悅上臺之後,在野黨就揪著他和她老婆的事兒不放,終於找到了她老婆違法的證據,要發起一個專門的調查把他老婆送進去。
於是尹錫悅就不停阻撓國會透過對他老婆的調查。
最後徹底翻臉了,直接宣佈戒嚴,調軍隊把國會包圍了。
總之一句話:不許動我老婆!
雖然八卦,但卻點出了兩個事實:
一是,韓國國會呈現出“朝小野大”的格局,在野黨在國會擁有多數議席,其勢力遭尹錫悅忌憚。
二是,近期韓國在野黨推動針對尹錫悅總統夫人金建希的系列立法,以及彈劾檢察官等公職人員,並且鼓動針對尹錫悅本人的彈劾,可能是此次尹錫悅宣佈 “緊急戒嚴” 的導火索 。

不過,“緊急戒嚴”的頒佈,大大出乎了人們的預料,引起了韓國國內一系列劇烈的連鎖反應:

12月3日晚

  • 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緊急召集該黨議員前往國會,黨首李在明呼籲韓國民眾前往國會,保護國會,稱尹錫悅戒嚴令是違憲、反國民的戒嚴。
  • 執政黨內部:韓國執政黨代表韓東勳稱尹錫悅宣佈 “緊急戒嚴” 是錯誤的,並表示 “將同國民一同阻止”。
  • 軍方:韓國國防部長召集韓國全國主要指揮官會議,加強戒備。
  • 民眾:國會外聚集了大批韓國市民,大量警車將國會團團包圍,民眾對戒嚴令表示不滿和憤怒,有人喊出 “彈劾尹錫悅” 的口號

12月4日凌晨

  • 國會:韓國國會舉行緊急全體會議,就 “要求解除緊急戒嚴令” 進行投票,190 名議員出席會議並投贊成票,超過國會議員席位半數,國會議長禹元植隨後宣佈緊急戒嚴令無效。
  • 總統:4 時27分左右,尹錫悅宣佈,決定接受國會的要求,解除戒嚴令。
  • 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在國會召開緊急議員會議並發表決議文,要求尹錫悅立即主動辭職,若不辭職將推進彈劾程式,稱其宣佈緊急戒嚴違反憲法,屬嚴重內亂行為。
  • 總統府幕僚:韓國總統府首席秘書、室長等幕僚集體提出辭職。
到此為止,這場鬧劇差不多暫時告一段落。
這份戒嚴令,從頒佈到解除,不過僅僅6個多小時。
這次事件中,國內很多人提起電影《首爾之春》以及全斗煥的政變,說尹錫悅又搞了個“首爾之冬”。

但其實二者有很大的區別。

《首爾之春》是軍事政變,時隔40多年後,已經民主化的韓國,早已失去了軍人統治和武裝戒嚴的政治基礎。
戒嚴令上來第一個就禁止國會和地方議會、政黨的活動和政治結社、集會、示威等一切政治活動,旨在阻止反對派開會透過決議,解除戒嚴令。

那事情的關鍵就變成了國會能否合法合規地順利召開上。

有兩件事值得注意,一是,707 特種部隊在國會現場並未對議員及民眾使用武力,當受到國會宣佈戒嚴令無效的訊息後,也選擇了立刻撤離,而沒有繼續執行總統的戒嚴令去幹擾國會會議。
二是,大量韓國普通民眾聚集在國會外,與試圖阻止議員進入國會的警察等發生對峙,以實際行動支援國會,表達對戒嚴令的不滿和對民主權利的維護。

觀察者網報道了一個小故事,一位部署在國會大樓的年輕士兵在撤退時,向來到國會抗議的市民鞠躬說“對不起”。RepoAct的記者許在賢(音)在臉書上發文稱:

“在你向我追來,一遍又一遍地鞠躬並說‘對不起’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你的真心,那真心彷彿在說‘我們是民主主義的同伴’……你守護了我們民主共和國的黎明。”
可見,如今的韓國軍隊,不再是《首爾之春》裡某個政客的“一心會”;而廣大民眾也並不想失去現在的權利,回到過去的某個時代,尹錫悅逆時代潮流而行的舉動,完全沒有群眾基礎。
鬧劇也好,笑話也罷,這次事件對我們都是陌生的。
作為置身事外的看客,看完這場現在進行時的“首爾之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民主和權利,是需要拼命爭取和用心維護的,它們的獲得很艱難,但維護起來也並不容易。
不要以為到手的成果就是永恆的,它們常常受到惘惘的威脅,一不小心,得到的還會失去。
而在那樣的威脅到來時,一個行之有效的糾錯機制,是多麼的重要啊。
唉……
The End—
加個好友吧
別失聯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