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尹錫悅被彈劾下臺!背後竟然是一場權謀大戲?

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12月14日下午4點,韓國國會舉行全體會議,就第二次尹錫悅總統彈劾案進行表決。
根據投票結果,有204票贊成,85票反對,3票棄權,8票無效,彈劾案最終獲得透過!
如果韓國憲法法院下一步核准了彈劾案,那麼尹錫悅這個反華親美親日的韓國總統,馬上就要下臺了!
這真是一個值得慶祝的事情。
很多人奇怪,明明在野黨議員沒有掌握三分之二議席(這也是第一次彈劾失敗的原因),為什麼這次通過了呢?
真相只有一個:執政黨也造反了!
執政黨為啥要造自己家總統的反?
其實這背後,隱藏著一場精彩的權謀大戲。
1 第一次彈劾危機
我們先科普一下韓國彈劾總統的流程。
韓國國會,目前一共有300個席位。
其中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陣營(含衛星黨和其他在野黨)佔192個席位,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含衛星黨)佔108個議席。
根據韓國憲法規定,彈劾韓國總統需要獲得國會300個席位三分之二的投票贊成,也就是200票。
如果湊夠了200個贊成票,那麼彈劾案透過,總統立即停職。
總理將成為代理總統,然後憲法法院做出最終裁決。
如果憲法法院裁決彈劾案透過,那麼總統就要下臺,並在60天內進行選舉。
如果憲法法院裁決不透過,那麼總統就要官復原職。
在歷史上,雖然有過彈劾案被憲法法院駁回的案例(盧武鉉彈劾案);
但總體來看,尹錫悅的所作所為,已經把他的基本盤都得罪光了。
憲法法院基本上可能只是走個程式了。
所以,彈劾總統,搶過總統寶座,就是政變之後,在野黨最核心的目標。
但問題在於,在野黨鞏共同民主黨沒有200票啊!
要想湊200票,執政黨配不配合,是彈劾是否成功的關鍵。
這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執政黨黨首韓東勳。
在一般人的眼中,韓東勳是尹錫悅的小弟。
同樣是檢察官出身,在尹錫悅當總檢察長的時候,就是韓東勳衝鋒在前,幹掉了“文在寅太子”、法務部長曹國。
也因此被文在寅記恨,動用新任法務部長秋美愛的權力,把韓東勳“流放”到了地方檢察院。
萬萬沒想到,後來尹錫悅當選了!
尹錫悅當選之後,自然要論功行賞,韓東勳被召回,任命為法務部長。
按道理來說,韓東勳應該感激涕零,從此忠心不二吧?
但是尹錫悅忽視了一個問題:
韓東勳也是有野心的。
在權力的誘惑下,二人很快就發生了矛盾。
金建希收名牌包的時候,韓東勳就曾經勸尹錫悅,老這麼庇護你老婆,司法界壓力很大。
為了全黨的形象和法律公平公正,你就道個歉吧。
結果,韓東勳就被寵妻狂魔尹錫悅大罵一通。
後來,2023年10月14日,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改組。
改組期內黨務由緊急對策委員會領導,韓東勳當選了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臨時領導人)。
這樣一來,韓東勳和尹錫悅的矛盾就更大了。
尹錫悅的意圖,是藉助新全黨改組的時候,把自己的人扶上黨首寶座。
這樣無論是日後遙控黨務,還是卸任後避免被清算,都有很大好處。
但是,韓東勳卻拒絕尹錫悅的提議,反而自己競選黨首!
尹錫悅大怒。
2024年1月,韓國總統室出面,向韓東勳轉達了尹錫悅希望其辭去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職務的要求,但韓東勳隨即明確拒絕。
不僅拒絕,而且韓東勳還加大了與黨內高層的勾連,獲取支援。
最終,韓東勳在尹錫悅的反對下,以62.84%的壓倒性優勢當選黨首。
當選黨首後,韓東勳開始大力提拔自己的人,比如之前的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金京律。
去年年底,金京律為了參加麻浦區議員選舉,大罵拖累黨的聲譽的金建希,把金建希比喻為在法國革命時登上斷頭臺的瑪麗•安託瓦內特。
並表示,無論是總統還是第一夫人,或者兩位一起道歉,就是安撫國民感情和心靈的方法。
但現在,兩個人啥都不做!實在是讓人失望!
韓東勳明知道金京律得罪尹錫悅,居然還支援他競選麻浦區。
可想而知,韓東勳和尹錫悅的關係惡劣到啥程度了。
也正因為尹錫悅和韓東勳關係不好,所以在12月3日尹錫悅搞戒嚴的時候,韓東勳第一時間就跳出來。
聲稱“總統宣佈戒嚴是錯誤的,我們將與人民一起反對抵制”。
你看,連執政黨黨首都不支援總統的決定,這無疑是對尹錫悅戒嚴行動的沉重打擊。
也成為後來各路議員跑到國會投票解除戒嚴的主要推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3日夜的國會投票中,支援解除戒嚴的。
除了在野黨,還有18個國民力量黨議員,有意思的是,他們都是韓東勳的親信。
不僅如此,解除戒嚴決定作出後,韓東勳還到國會,與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握了手。
宣佈兩黨會合作,度過眼前的危機。
也正是這次握手,讓李在明產生了誤判:
韓東勳是支援他們推翻尹錫悅的!
所以,李在明在12月4日,就匆匆忙忙提出了對尹錫悅的彈劾案。
但是,李在明看錯人了。
我們站在韓東勳的立場想一下,一旦尹錫悅被彈劾下臺,60天內舉行大選,最大的得利者是誰?
肯定說是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啊!
不得不說,李在明在這次戒嚴鬧劇中,表現堪稱“完美”。
一方面,戒嚴令釋出後,李在明趁著軍隊還沒進入國會,就召集全體黨員直奔國會。
不管你啥辦法,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國會,以至於有的議員居然是騎腳踏車去的!
這充分說明,李在明治黨有方。
整個黨的號召力行動力都很強,甚至不排除他們是不是做過相關的預案,才行動這麼迅速的。
另一方面,李在明40分鐘直播召集民眾前來“護駕”。
阻攔軍警,自己翻牆進入國會後,又動員所有人用椅子桌子堵門後,延緩軍警進入。
最後火速透過停止戒嚴的決議,可以說一點時間都沒耽誤。
這都體現了李在明超強的決斷力。
特別是其翻牆的那一幕,更是像特朗普遇刺照那樣被傳得到處都是,成為一個反抗亂命的標誌。
這對李在明的個人形象有很大好處。
所以,只要60天內舉行大選,李在明必贏無疑!
那麼,尹錫悅下臺,韓東勳能得到什麼呢?
什麼也得不到。
執政黨擁有的五年執政期,只熬了2年半就丟掉了政權,黨首有沒有責任?
雖然都是尹錫悅鬧出來的,但黨首和黨鞭有沒有約束總統?
說起來,韓東勳也是有責任的,丟掉執政地位後,黨首辭職謝罪,也是很有可能的。
對為了權力不惜和尹錫悅鬧翻的韓東勳來說,絕對不能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明白了韓東勳這個心態,我們也就明白了韓東勳近期一系列動作的出發點。
12月4日,韓東勳找來國民力量黨在國會的全體議員開會,通過了反對彈劾總統尹錫悅的決定。
12月5日,韓東勳又宣佈“須儘快讓尹錫悅停止總統職務,否則韓國可能再次出現戒嚴等極端情況。”
有人一看,韓東勳你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一邊要總統停職,一邊又反對彈劾?
其實吧,這就是韓東勳的目的。
簡單來說就是,尹錫悅可以下臺,但必須是在國民力量黨的控制下下臺,而不是被彈劾下臺。
否則,桃子都會被李在明摘走。
所以,韓東勳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前文提到的“反對彈劾尹錫悅決議”。
用黨紀來約束所有黨派議員,不要配合共同民主黨的提案。
第二件事是第一件事的後手。
為了避免黨紀約束不住人,在12月7日彈劾案表決之前,韓東勳把所有黨內議員,以開會的名義帶到一個會議室。
然後直接把門鎖上了,不讓出來,手機沒收,他還親自守著會議室的門口,不允許一個人出去。
這樣一來,誰要是強行回去投票,誰就是全黨的叛徒,受到全黨的討伐。
以後就沒法在政界混了。
當然,這種做法很難看,屬於耍流氓,而且這種黨派統一退場不投票也與程式不符。
所以最後韓東勳安排了3個人回去投票,不過投的是反對票。
最終,彈劾案只有195人投票,192贊成,3票反對,加起來也沒夠200票,彈劾案流產。
就這樣,韓東勳保住了尹錫悅,幫助其度過了第一次彈劾危機。
2 尹錫悅的計劃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韓東勳第一次反對彈劾,這才過了幾天,第二次彈劾案就通過了?
說實話,完全是尹錫悅自己作的,自己把自己逼到了絕路。
按照韓東勳的規劃,是首先保住尹錫悅的總統位子,但尹錫悅要交出總統權力。
這樣一來,尹錫悅頂在前面,掛一個總統的帽子,但總統內閣成員要大換血,都換成韓東勳的人。
韓東勳垂簾聽政,成為“幕後總統”。
韓東勳也不怕尹錫悅不配合,因為韓東勳心腹手中有18票,是影響彈劾案能否透過的關鍵。
只要尹錫悅不想被彈劾下臺,就要聽韓東勳的,乖乖成為傀儡。
等韓東勳把權力掌握的差不多了,再讓尹錫悅辭職,韓東勳站出來和共同民主黨候選人PK。
12月10日,國民力量黨政局穩定特別工作組完成了“2025年上半年舉行大選的政局處理路線圖草案”制定工作。
草案中提出了“3月辭職、5月大選”和“4月辭職、6月大選”兩種方案。
為什麼不是1月辭職,要拖到3月辭職或者4月辭職呢?
顯然,韓東勳針對的是李在明。
別忘了,李在明現在有一身的官司。
今年11月15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對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一案進行一審宣判。
李在明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期2年執行。
根據韓國相關法律,如果李在明被處以罰款1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170元)以上的刑罰,就將失去國會議員資格,同時在5年內失去選舉權。
目前,李在明已經表示要上訴,其國會議員職務、黨代表職務等暫時不會取消。
但問題在於,二審3個月,三審1個月,只要韓東勳在4個月內坐實李在明的罪名,就能幹掉這個最大的政治對手,輕輕鬆鬆贏下選舉。
所以,韓東勳做的方案都是明年三四月份,讓尹錫悅辭職,兵強馬壯的自己PK群龍無首的共同民主黨,才有更大勝算。
這個計劃堪稱完美,但問題在於,尹錫悅作妖了!
第一個妖,就是“槍殺韓東勳”的計劃曝光。
戒嚴取消後,國會開展了關於戒嚴的一系列調查,叫了很多人去國會質詢。
國家情報院第一次長洪長源在國會中,爆了個大料:
戒嚴後,洪長源接到尹錫悅的本人電話,尹錫悅親口告訴他:
“要聽金龍顯(國防部長,尹錫悅的高中同學)的指揮,藉此機會把“敵人”全部抓起來,徹底清理。
國情院也會給予調查權,首先幫助國防部國防防諜司令呂寅兄(尹錫悅的高中同學),要資金給資金,要人力給人力。”
洪長源隨後從呂寅兄處收到了逮捕名單。
名單上有李在明,這並不奇怪,但奇怪的是,名單上還有韓東勳!
韓東勳和尹錫悅都是一個黨啊!
尹錫悅居然能下得去手!真是心狠手辣啊!
估計韓東勳聽說後,都日了狗了!虧我還煞費苦心要救你呢!
茲事體大,國會又趕緊去找金龍顯去核實,但是金龍顯呢?
用秋衣繫了個套,自殺了!
雖然金龍顯自殺很快被發現,自殺未遂,但此時也不適合找他來質詢了。
這個時候,韓國媒體人金於俊主動找到國會。
在13日的國會聽證中爆料,說自己的一個線人,向他告知了“逮捕韓東勳計劃”的完整細節:
“戒嚴部隊要及時抓捕李在明、韓東勳、議長禹元植、曹國、楊正哲、金於俊等等。
然後,在押送過程中,這些人會突然被身著朝鮮軍服的“朝鮮士兵”攔截,雙方交火,期間直接射殺韓東勳。
剩下的在野黨人士被“朝鮮士兵”營救走(坐實共同民主黨“通北”),隨後再被韓軍攔截,交火中射殺所有在野黨人士,“朝鮮士兵”逃脫。
然後過幾天,韓軍就會“發現”朝鮮軍隊軍服,以此“證實”韓國內部有“朝鮮士兵”滲透。
與此同時,還會有韓國無人機冒充朝鮮無人機攻擊首爾。
“朝鮮士兵”在逃竄過程中,也會表現出異常專業的軍事作風。
甚至不惜與駐韓美軍展開交火,射殺幾名駐韓美軍,讓美軍報復性攻擊朝鮮本土。
這樣一來,尹錫悅的戒嚴,就合情合理合法了。
然後無論是解散國會,還是在軍方“監督”下進行國會選舉,都順理成章了。”
估計韓東勳聽到這個計劃,背後會出一身的冷汗!
我TM辛辛苦苦為你奔走張羅,你居然想殺我!
事已至此,雙方不死不休了!
只要尹錫悅在總統位子上一天,還是擁有總統安保室的上千兵力的!
那自己仍然不會安全!
既然如此,還是趕緊把尹錫悅彈劾下臺吧!
第二個妖,就是尹錫悅的12月12日電視講話。
12月12日(全斗煥政變紀念日),尹錫悅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出現在電視上,向全體國民釋出了一個電視講話。
在講話中,尹錫悅給自己的戒嚴找了一堆理由。
比如,自己選擇戒嚴,是在野黨彈劾政府人員,導致國家無法運轉,所以自己戒嚴,是無奈之舉。
更有意思的是,尹錫悅把中國也拽進來了。
說6月份2名中國公民在韓國釜山透過無人機拍攝一艘停靠在釜山的美軍航母;
在11月份,又有1名中國公民用無人機拍攝韓國國家情報局總部,這些做法都涉嫌間諜行為。
但韓國法律應對間諜行為的處罰不夠明晰,因此他主張在刑法中增加相關條款。
但遭到了在野黨控制的國會反對,未能透過該法律。
所以,自己戒嚴,也是為了拯救國家,一點錯也沒有。

尹錫悅還說,“中國生產的太陽能設施破壞韓國森林”(尹錫悅可能神經錯亂了,能把太陽能和戒嚴聯絡到一起)。
所以自己必須要承擔起拯救國家的重任。
講了一堆理由之後,尹錫悅表示,自己宣佈戒嚴,是行政行為,所以絕對不會辭職下臺!
說實話,這個電視講話一齣,不僅在野黨懵了,執政黨韓東勳也懵了!
咱倆10號剛談好你辭職下臺的事情,怎麼剛過兩天就不認了?
那原定的下臺方案咋執行?
而且,我前期給你擦了那麼多屁股,到處給你說好話,替你辯解。
結果都談得差不多了,你跳出來說自己沒錯!
那我不就成了失信的小人了?
韓東勳也看出來了,只要尹錫悅還在總統位子上一天,這種騷操作就會接連不斷,不是把內閣都換上韓系人馬就能解決的。
既然如此,那還是讓在野黨把尹錫悅彈劾下去吧!
所以從12月13日開始,韓東勳態度大變。
在執政黨黨內委員會會議中,嚴厲指出尹錫悅在電視講話中沒有任何反省,反而是在不斷開脫。
為自己“戒嚴”尋找合理化的藉口,完全沒有悔恨之意。
所以,不再反對彈劾尹錫悅,說議員按照信念自行決定是否投票彈劾。
從這一刻開始,韓東勳基本上就判了尹錫悅死刑。
果然,到了12月14日投票的時候,贊成票有204票。
也就是說,執政黨陣營中有12人都“叛變”了,這裡面,大機率都是韓東勳的嫡系。
雖然在彈劾案通過後,尹錫悅發表公開講話,稱“絕不放棄”,表示要“努力直到最後一刻”。
但參照朴槿惠的經驗,尹錫悅下臺,只是時間問題了。
3 對華政策
孤注一擲—弄巧成拙—困獸猶鬥—死不認輸—作死邊緣反覆試探。
這就是尹錫悅最近的人生軌跡。
其實說起來,尹錫悅這個人,本身就不適合當總統。
他是檢察官出身,檢察官在辦案中處於絕對的優勢一方,這也形成了尹錫悅剛愎自用的性格。
這種性格在司法界沒問題,但踏上政壇之後,因為缺乏應有的政治智慧和妥協能力,往往就會處處碰壁。
無論是迫害李在明,還是派兵去抓罷課的醫學生服兵役,或是公開庇護自己的老婆,都說明尹錫悅施政,不懂得透過規則內的途徑來解決問題,而是一味地憑藉個人好惡行事。
結果,不僅把政敵逼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甚至把自己身邊人也逼反了。
雖然為了愛妻發動政變,在史上留下了一段風流佳話。
但這件愚蠢的事情,只會讓韓國在國際舞臺上蒙羞。
尹錫悅被彈劾下臺,是咎由自取。
他以為美國可以救他,但事實上,並沒有。
韓國人現在需要思考的,是“後尹錫悅”時代怎麼辦的問題。
目前,未來的總統PK,極大可能在韓東勳和李在明之間展開。
李在明前有反對日本核汙染水排海而絕食24天的光輝業績,後有翻牆進國會解除戒嚴令的壯舉,可以說是大出風頭。
就算官司纏身,考慮到檢察官不排除會審時度勢給自己留條後路,所以李在明順利解決官司,當選總統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樣一來,韓國就有機會對對華政策進行“糾偏”。
在尹錫悅時代,韓國的外交核心是親美親日。
對華非常不友好,甚至還介入臺海問題,這一點不僅中國人反對,就連韓國人也反對。
韓國大蔥危機後,就有韓國人在網上諷刺,韓國經濟對中國依賴如此之深,如果在外交上不斷挑釁中國,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對這個問題,李在明看的就很清楚。
李在明在一次演講中公開說:
“我們只關心做生意。我們只需要對中國說‘謝謝’,對臺灣地區說‘謝謝’,就夠了。幹嘛非得插手別人的事情?”
這句話簡單直接,反映了相當部分韓國人的想法。
雖然李在明當選後,必須要考慮和美國的關係,外交政策不會馬上轉變到親華的態度上來。
但最起碼,韓國外交會在一定程度上回歸理性、務實軌道,給中國減少一點外部麻煩。
也許,這就是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對中國來說,最大的紅利了。
閱讀全文,歡迎掃下方二維碼,訂閱貓哥的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