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花花小萌主
編輯:鳥哥筆記編輯部
近期,不少使用者在開啟閒魚APP時敏銳地捕捉到一個新變化,首頁出現了“外貿優選”的一級入口。4月21日,閒魚啟動“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面向外貿中小商家和個人賣家提供“綠色通道入駐魚小鋪、‘外貿小鋪’專屬認證、首頁上線‘外貿優選’專區、打造閒魚外貿節”四大舉措,助力其消化庫存、開啟新銷路快速“外轉內”。
閒魚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一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此次的深度參與意味著2025年的電商領域掀起了一股“出口轉內銷”的新風向。

圖片來源:閒魚APP

電商平臺開啟“出口轉內銷”大幕
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國際貿易環境波瀾起伏,美國肆意濫用關稅手段,使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大大增加了出口市場的不確定性。為抵禦“關稅寒潮”擴大外貿企業的生存空間,“出口轉內銷”成為了一種必然選擇。
(1)有市場規模。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持續顯現,14億多人口基數不斷擴大消費潛力空間,有力支撐消費平穩增長。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5%,遠超過對美國的出口額。
(2)有產品需求。據《消費者報道》資料顯示,59.6%的受訪者認可選擇高質價比產品的消費觀念。而外貿商品通常延續出口品質標準,品質有保障。隨著消費者對品質和品牌意識的提升,高品質外貿商品能夠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優質產品的需求。
(3)有相關政策。商務部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政策,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透過組織外貿優品企業和國內採購商對接會,促進內外貿渠道對接、品牌對接、產銷對接、標準對接,為外貿企業搭建拓內銷平臺。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隨著“出口轉內銷”的態勢越來越明顯,眾多電商領域的頭部企業也競相啟動相關計劃,細化“外轉內”的落地措施。
4月11日,京東推出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依託自營模式和供應鏈能力,透過流量傾斜、全渠道營銷支援等,幫助商家快速拓展國內市場。
4月12日,美團推出打造外貿優品專區、特賣專區、協同開發自有品牌、免除交易佣金、建立產銷對接渠道等五項舉措支援外貿企業降本增效。
4月15日,淘寶天貓啟動“外貿精選”專項計劃。透過“快捷入駐、流量和佣金激勵扶持、半托管服務、小二本地化指導、外貿周營銷專場、天貓超市直採”六大舉措,彌補商家國內線上運營能力的空白。
同為阿里巴巴旗下的源頭廠貨採購平臺1688也為需求企業推出一系列紓困解難舉措,包括包銷庫存、信用貸款、推動轉型、減免費用、AI免費。
4月16日,抖音集團啟動“外貿優品專項扶持計劃”,整合旗下資源,透過專項流量扶持、佣金減免、免息貸款等措施及直播專場、“外貿新商家成長與權益”專區等方式,助力外貿商家降低經營成本、拓展國內銷路。
4月17日,騰訊推出“外貿新徵程助跑計劃”,預計透過小程式、微信小店、數字化線下門店等商業生態,為廣大外貿企業新增1000億元銷售規模。
除了以上電商領域的龍頭平臺,辛選集團、東方甄選、交個朋友等多家直播電商機構也為外貿企業的入駐開通了綠色通道,以開通外貿優品專區、流量傾斜、渠道和營銷支援等方式,幫助外貿企業快速觸達消費者。
電商平臺“出口轉內銷”的大幕已經開啟,各大平臺各出奇招,既是響應政策號召、緩解外貿企業困境,也是為了拓展自身業務版圖,豐富電商生態模式。

閒魚四大舉措幫助外貿企業實現經濟增量
京東拿出真金白銀,淘寶天貓提供貼心服務,美團抖音是賦能助銷……閒魚背靠阿里生態體系,近年來使用者規模和交易量都持續增長。此次入局推出“出口轉內銷”,能為外貿企業帶來哪些支援呢?
(1)店鋪入駐拓客
魚小鋪原是閒魚為賣家提供的“會員服務”,旨在幫助高頻次或專業賣家提升商品曝光量、管理效率和交易體驗。閒魚面向外貿中小商家和個人賣家提供綠色通道入駐,由專人稽核,可憑相關資質一鍵入駐,最快24小時內即可完成整個入駐流程。此舉不但降低了外貿賣家的經營門檻,也提供了廣闊的拓客空間。
為什麼選擇在閒魚拓客?閒魚的特色是閒置交易,屬於“回血”買賣,而“外貿貨”雖然質量比較好,但在消費者觀念裡,從外售到內銷,處理庫存的過程也帶有閒置屬性,是“撿漏”行為,恰好與閒魚平臺的屬性相符合。另外根據2023年閒魚釋出的資料顯示,閒魚使用者群體中,95後用戶佔比43%,00後佔比22%,這類使用者注重價效比,付費意願強烈,推動了平臺交易頻次和多樣化商品需求,尤其是電子產品、服飾、家居等領域。
在平臺屬性與使用者群體的雙重作用下,外貿企業入駐閒魚可以幫助企業尋找潛在客戶,提高客戶轉化率。

圖片來源:閒魚APP
(2)標籤提高轉化
入駐後的賣家均可獲得“外貿小鋪”認證標籤,這一標籤不但有利於有相應需求的消費者更快識別外貿商品,還可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在官方認證保障下,使用者可以辨識可信商家提高購買意願;標籤也可以增加曝光機會,閒魚內部測試顯示,帶有認證標籤的商品點選率提升約20%,轉化率提高10%-15%。
(3)一級入口引流
閒魚首頁上線的“外貿優選”專區是一級入口,意味著使用者在使用閒魚APP時,能夠更直觀、更便捷地接觸到這一服務,滿足年輕消費者追求購物效率與體驗的需求。同時這也為外貿企業的引流提供了便利。
據悉,2024年4月,閒魚月活使用者已達1.62億,同比增長19.1%。截至2024年11月,閒魚的註冊使用者數破6億,年度的使用者複合增長率已經接近30%,日均商品展示量達到400萬件,日均GMV突破10億元。龐大的使用者流量規模透過一級入口被有效地引流到特定的服務或產品,這對於提升外貿企業的獲客率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網路
(4)營銷精準匹配
為了更好地承接新供給和新需求,閒魚還將上線“閒魚外貿節”等特色活動,依託更多元的互動場景精準匹配,讓更多優質外貿商品觸達國內消費者。
閒魚不僅僅是一個交易平臺,更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社群,使用者在平臺分享自己的購物心得、交易經驗甚至是生活中的點滴。基於這樣的氛圍,“閒魚外貿節”能以“興趣”為線,連結供給側和需求側,結合直播帶貨、主題營銷等方式展示外貿商品,將活動“流量”變為消費“能量”和經濟“增量”。
服務、流量、營銷,可以看出,閒魚在“出口轉內銷”上,致力於從不同維度啟用消費場景,並結合平臺差異化屬性打造合作優勢。

圖片來源:網路

閒魚“出口轉內銷”背後,
是多元化的電商生態發展
然而“出口轉內銷”的扶持計劃,受益的只是外貿企業嗎?
閒魚曾被稱為是C端的復興,據QuestMobile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閒置電商月活使用者為1.78億,其中閒魚以1.62億月活規模位列閒置交易行業第一。2014年成立以來,個人使用者一直是閒魚活力的來源,這也奠定了閒魚C2C二手交易平臺定位的大前提。
然而閒魚並不滿足於此。2019年,閒魚上線“閒魚優品”頻道,允許經過平臺認證、有資質的商家釋出商品;2020年,閒魚又推出Pro賬號,升級賣家運營工具,後升級為“魚小鋪”;2024年下半年,閒魚推出“撿漏商店”板塊,主打撿漏特色,以C2C為核心,拓展微瑕/臨期/99新的小B。這意味著閒魚已經從單一的C2C模式,轉為C2C與(小)B2C的多元模式。
如今閒魚推出“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B2C模式屬性再度加強。對於外貿企業而言,平臺的介入和扶持,使之迅速在國內找到新的銷路,解決庫存積壓、資金回籠等難題。但對於閒魚平臺而言,引進B端賣家能夠豐富商品品類突破存量困境,為閒魚帶來顯著的GMV增長。
因此在商言商,扶持計劃即是外貿企業的福音,也是閒魚平臺多元化電商生態發展的“野心”。

圖片來源:網路

結語
電商平臺基於有市場、有需求、有政策,紛紛入局“出口轉內銷”,閒魚也不例外。圍繞服務、流量、營銷等維度,推出四大舉措助力商家清庫存、增收益。但閒魚的這一戰略舉動,並不僅僅是為外貿企業解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多元化電商模式,創造新增長。
無論是C2C還是B2C,與傳統的電商平臺相比,閒魚的優勢,或許依然是如閒魚總裁季山說的那樣,“閒魚的未來,在於‘能賺、會省、有趣’這三個關鍵詞”。外貿商家與閒魚相結合,如何讓賣家能賺、讓消費者會省、讓平臺有趣,是大眾的期待,也是商家與平臺一起構建多元化電商生態的戰略方向與核心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