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網綜合)本週,一位擁有超過25年經驗的加拿大自然療法專家Janine Bowring博士在TikTok平臺上釋出了一段引起廣泛關注的影片,向她的110萬粉絲分享了一項可能“毀掉你生活”的夜間習慣——熬夜。通常,Bowring博士會在影片中分享關於長壽和健康排便的小竅門,但這次她將焦點放在了睡眠健康上,並揭露了熬夜對身心的嚴重危害。
熬夜會破壞生物鐘,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在影片標題中,Bowring博士寫道,熬夜可能會對你的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後果。她特別強調,“你有沒有因為熬夜到晚上11點而感到內疚?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這個習慣可能會毀掉你的生活。”她進一步解釋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在晚上11點之後再入睡。原因在於,熬夜會破壞松果體正常釋放褪黑激素的能力,而褪黑激素是我們身體調節睡眠的重要激素。自然光對褪黑激素分泌的影響Bowring博士繼續指出,褪黑激素的分泌與自然光密切相關,尤其是早晨的陽光至關重要。“我們知道,褪黑激素是我們的睡眠激素,它與黑暗環境相聯絡,而分泌更多褪黑激素的最佳方式是確保在早晨接觸到自然的戶外光線。”她補充說,在日落之後,保持環境的黑暗有助於褪黑激素的自然分泌,從而幫助我們入睡。這種自然的生物鐘同步機制對於獲得高質量的睡眠至關重要。Bowring博士強調:“如果你想要獲得良好的睡眠,必須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褪黑激素補充劑並非必需品除了提醒人們早睡,Bowring博士還提到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褪黑激素補充劑。她表示,雖然許多人習慣服用褪黑激素來幫助入睡,但她認為這是不必要的。她指出:“你真的不應該服用褪黑激素補充劑。即便你有正確的晝夜節律,身體會自行產生褪黑激素。”

專家建議:每晚7至9小時的睡眠最為理想根據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資料,成年人每晚睡眠時間應為7到9小時。而睡眠不足(少於7小時)的人群可能面臨更多的健康問題。研究還指出,超過9小時的睡眠對某些群體(如年輕人、睡眠不足恢復中的人以及生病的人)可能是有益的。

其他健康建議:更年期、藍光與腸道健康在另一段影片中,Bowring博士還分享了更年期女性每天應該做的三件事,包括降低電磁場暴露、減少藍光毒性以及增加戶外自然光照射。她建議人們在使用手機時佩戴防藍光眼鏡,並儘量將手機放在遠離床鋪的地方。此外,Bowring博士特別強調了腸道健康的重要性,建議觀眾優先考慮腸道健康。“確保你攝入足夠的纖維,多花時間在戶外,為你的益生菌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她建議道。Bowring博士的這一系列建議提醒我們,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日常健康管理不僅能幫助我們改善睡眠質量,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促進長期健康。透過合理安排睡眠時間,控制電磁輻射,增加陽光照射,並注重腸道健康,每個人都能邁向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