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硬剛美國,要打造歐洲自己的防衛力量

沒有二戰就沒有今天的北約,沒有北約也就沒有今天歐洲的尷尬局面。
德國大選默茨最終勝出,默茨言辭非常堅決,直接批評特朗普政府,說美國對歐洲的態度讓他非常失望,美國對歐洲的安全問題一點都不關心,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保護了,我們得有自己的防衛力量,建立自己的防務體系。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即將上臺的德國一把手默茨說話還有很有分量的。
默茨為什麼想拉著歐洲國家擺脫美國?看一下他說這話的背景。
俄烏戰爭爆發後,德國軍費從2021年的530億歐元暴漲到2025年的870億歐元,這麼多錢花到哪了?
花到美國用來買武器了,買的越來越多,就讓歐洲對美製武器越來越依賴,德國豹2坦克、IRIS-T防空系統等裝備的維護升級都得美國提供技術支援。美國在德國有3.8萬駐軍;
北約一體化指揮系統短期內沒辦法替代。歐盟國家75%的軍用衛星、90%的無人機核心部件都依賴美國供應商。
歐洲95%的軍事AI演算法依賴美國開源框架,北約網路防禦中心60%的硬體採購來自美國矽谷。
2024年,馬斯克的SpaceX星鏈開始干預俄烏戰場,在戰場上大顯身手。整個歐洲就爆發出強烈危機感,這技術要是用到自己頭上,以後跟美國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默茨在競選的時候就多次呼喊,真正的防務獨立必須建立在自主的軍工體系之上。
美國控制歐洲的兩個主要抓手,一個是武器,一個是美元。
歐洲想要完全擺脫對美國軍事保護的依賴,實現完全的防務自主,目前看很困難。
更為麻煩的是,北約內部的分裂不只是簡單的資源分配問題。各國軍事實力不一樣,面對全球安全威脅時,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盤。
歐洲目前的處境就是進退兩難。
第一條路是真正獨立。那就解散北約退出北約,但每個國家的軍費開支必然會對經濟造成巨大壓力。
第二條路就是繼續依賴美國保護,但如果順從美國,歐洲就只能繼續當美國的提款機。
今天的歐洲,真的應該好好的聽一聽中國的聲音,當美國在談判桌上各種亂帶節奏的時候,當俄羅斯在戰場上大秀肌肉的時候。
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在為世界提供一種全新的選擇,不製造陣營對立,不強迫選邊站隊,而是用合作化解猜忌,用發展替代對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