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中國被美國扒了兩層皮,還有人妄想中國做美國的助手?

本文轉載自: 心願種子
“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中美關係的變遷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中國與美國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交集,中美關係也是伴隨著局勢的變化時好時壞。
而美國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與利益的手段也越為隱晦,以致於21世紀初的中國被美國扒了兩層皮,有些人還渾然不知,屁顛屁顛地想做美國主導下經濟秩序的助手。

1、前蘇聯的教訓

前蘇聯解體的過程伴隨著經濟秩序的崩潰,在“休克療法”與“500天經濟計劃”的雙重作用下,蘇聯的物價水平迅速地飛漲,貨幣進入到了通貨膨脹的狀態。政府為了拯救崩潰的市場,不得不將國有資產打包成股份派發給人民群眾。
當時的人民卻沒有意識到這些企業股份的重要性,當然他們在飛漲的物價面前也別無選擇,為了生存他們就把手中的股權賤賣給了龐大的西方資本。
歐洲各國與美國的資本勢力紛紛侵佔了蘇聯的國有資產,蘇聯人民奮鬥了幾十年的成果被這些西方為首的資本主義力量完全蠶食。當時的蘇聯領導人甚至很多蘇聯人民都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性,認為只要蘇聯資本主義化就能拯救蘇聯的經濟與民生的危機。
西方國家以市場化,自由化國有企業為大餅,讓蘇聯的領導人以為蘇聯的問題出於國有企業,主動放棄了對於國企的控制權,讓西方趁虛而入。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完全開放了市場,市場迅速被歐洲與美國等各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佔領。留下的龐大實體資產也被這些資本巨頭瓜分,蘇聯的解體某種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來自西方勢力的思想蠱惑,蘇聯的解體也促使西方的經濟空前繁榮。而當下的中國也被西方用以同樣的手段逐步蠶食。
2、美歐爭雄,中國獲利
此時的歐洲各國是最為主要的瓜分蘇聯解體財產的國家,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少了蘇聯的制約,經濟也實現了又一次的飛躍。美國藉機推出了WTO(世界貿易組織)與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企圖建立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經濟秩序。歐洲各國也開始聯盟,建立了歐盟組織,與美國為首的經濟勢力分庭抗禮。
作為資本主義陣營之間,歐洲各國與美國也不是完全的一條心,蘇聯解體後彼此之間形成了新的利益分配,歐盟與美國之間經濟方面的兩大陣營形成了。
1989年,中國作為碩果僅存的社會主義國家受到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全力打壓,與蘇聯對峙時期的合作蕩然無存,在中國的外資幾乎全部撤離。中國在當時也陷入了大蕭條時期,經濟停滯,社會也出現了動盪。
財政收入根本無法支撐社會公共事業,此時的西方開始炮製中國崩潰論,此時的西方資本主義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中國,中國小的可憐的經濟實力與體量根本沒有辦法與西方抗衡。
在西方崛起的同時,發生了美元集團與歐元集團的矛盾,當時的歐元問世後,在歐洲範圍了都很受到認可,並迅速普及到東歐地區。
當時的西歐的經濟體量與實力已經與美國不相上下,再加上東歐的貿易他很有可能會超越美國挑戰美元的世界貨幣霸主地位。
當時世界上基本把美元作為國家的儲備貨幣,所以各個國家都去購買美國國債,世界資本的主要流向還是美國。但歐元一旦問世就可能改變這一局面。
所以當歐元在1999年問世時,美國就開始發動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區域性戰爭,比如科索沃戰爭、巴爾幹衝突等,還有海灣戰爭利用歐洲地區內的不穩定與石油方面的控制力來制約歐洲集團的競爭力。
面對美國的打壓,歐洲各國也在尋求多方面的合作比如說與中國的合作,與中國的全方面合作還是在簽訂入世的協議之後,此時的歐洲各國已經表現出了與中國的合作意向。

3、美國的陷阱,中國的應對

溫鐵軍教授指的美國的陰謀就是源自於中歐合作,中國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美國所埋下的陷阱。面對來自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方面的壓力,中國在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時間裡都是韜光養晦的,甚至刻意少報GDP來減少西方世界的關注。
2001年美國遭到擴大影響力的反噬,本拉登為首的中東恐怖分子策劃了911事件,美國把戰略重心從擴大地區影響力,攫取資源轉為了打擊恐怖主義。此時的美國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了籠絡歐洲也為了團結中國,終於美國同意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
但美國是包藏禍心的,一開始的談判美國希望中國迅速同等關稅的水平開放國內的市場。但中國當時的發展水平根本不可能抗衡來自西方物美價廉的商品的衝擊,中國向美國設定了一個固定年限逐步開放的條約。
這是中國的緩兵之計,美國卻不相信中國的發展能力,所以放寬了我國加入世貿的條件,但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美國也埋下了部分陷阱。

4、中國被拔下的皮

正是因為美國埋下的陷阱,中國也在經濟危機爆發時承受了苦果,這也就是溫鐵軍教授所指的“中國被美國扒了兩層皮,還有人妄想中國做美國的助手?”
新世紀初,中美關係出現了一個戰略平衡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美合作開始重啟。美國大量低端的製造業開始向中國轉移,中國開始生產低廉的商品,把產品運送到美國包裝,再高價在全世界範圍內售賣,壓低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
用最低廉的人工價格幫助美國生產,換取少量的美元外匯,轉過頭去投入到美國的國債市場,美國再用發行國債的錢實施符合美國利益的戰略。
美國這一手小算盤打得非常的明白,中國徹底淪為了美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的生產者,只享有少部分的利益,大部分利益都被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掠奪。
此時的中美處於雙方互相接近的階段,雙方無法離開,當時的中國領導層雖然也意識到了問題,但是中國沒有辦法離開美國,只能大量向美國出口商品,然後再購買國債,輸出資本。
這樣的輸出方式被譽為在中國身上扒兩層皮,而此時的官員們還在沾沾自喜中國的發展,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很多官員也被美國化的思想理論體系洗腦,當時的中國有重走蘇聯老路的風險。直到2008年由大資本家引起的經濟危機的爆發,才讓中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在資本家眼裡,全球化不過是謀取巨大利益的手段。雖然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一定的經濟發展,擴大出口貿易,但是在金融強國面前受到金融風險的被擴大,一旦接受出口的國家爆發經濟危機,外需減少,那整個國家的經濟就會陷入一蹶不振的狀態。
其次就是國債的問題,多餘的外匯除了使用以外,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外債市場,但美國只需要開動印鈔機,中國所持有的外債就會迅速貶值,而對於全球化與發達國家的依賴性已經形成,此時再尋求改變就很難了。
而且在2006年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否則將對中國商品加徵27.5%的關稅,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出口就是一切,所以中國不得不答應美國的要求。2006年我們中國貿易出口佔GDP的比重高達64%,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的我們不得不答應發達國家的經濟方面的諸多要求。
中國就像一頭老實忠厚的老黃牛,為了發展經濟犧牲了生態環境去發展,同時也犧牲了工人的權益,為了吸引外資不斷的走低端製造的路線。其次也養成了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問題,儘管我們的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經濟發展水平都受制於人。
我們可以製造成千上萬的內衣、鞋子、玩具,卻很難造出任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長此以往我們就是發達國家砧板上的肉,抽筋扒皮,任其宰割。

5、彎道超車

當時的領導人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國的經濟增長不能過度依賴出口,否則別人可以隨時卡你脖子。中國必須調整結構,但是調整結構需要時間,當時的美國為了重創中國經濟已經加速了人民幣升值,並操縱了國際油價與大豆價格,雙管齊下打擊中國經濟。
到了2008年,中國其實已經面臨經濟的困境,但正好美國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而中國雖然也受到影響,但痛定思痛,我們開始調整國內的經濟結構,減少出口與對美國的經濟依存度,擴大內需,促進內迴圈。
雖然轉型是痛苦的,但是痛苦的不僅僅只有中國,西方世界同樣因為經濟危機陷入困境。世界性的資本主義國家都自顧不暇,自然也沒有時間再次限制中國的發展。
到2012年,我國出口佔GDP比重已經從最高的64.24%,降到45%左右。2014年我國又開始了一帶一路戰略,針對美國重返亞太的政策,我們聯絡了中亞西亞等各個國家,建立了一帶一路的貿易體系來抗衡美國與西方的貿易體系。
並採用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結算體系,避免了美元導致的國內資本外流。我們也開始將低端的製造業轉向東南亞地區,我國高精尖產業開始發展,高速鐵路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我國的高速鐵路已經開始反輸出到世界各國,包括西方資本主義強國中。
到今天中國已經完全彎道超車,不僅僅在政治上完成了獨立自主,在經濟上也實現綜合實力的增長。一直俯首低頭吃草,任人宰割的牛也會翻身做主人。“美國現如今沒有資格居高臨下的再跟中國談任何苛刻的條件了。”也沒有人能夠讓中國當美國的走狗,中國也應該有自己發展進步的權力。
[免責宣告]: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絡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限時 8小時!私密通道開放】
因涉及敏感佈局,本文僅對長期活躍粉絲可見。
現開放圈內私募老師的核心交流圈。這位低調大佬擅長精準捕捉市場熱點,堪稱市場教科書。
點選關注獲取最新佈局計劃,立即加入實戰訓練營,掌握股市生存法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