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的live house。
作者 | Lily
來源 | 三聯生活實驗室
(ID:LIFELAB2020)
自從今年成為了官方定性的“減肥年”之後,中產們攀比的賽道,便悄然發生了轉變。
“之前看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卷的是身上的牌子貨和銀行卡的數字;現在連國家都喊你減肥了,如果體脂率和肌肉線條卷不出來,再大的logo也遮不住肚腩。背心一脫,你有沒有work life balance,一眼盡顯。
就連他們的旅遊方式,也紛紛升級到了戰鬥模式。以前他們的度假目的地,要麼是陽光明媚的巴厘島,要麼是雪花飄飄的北海道。如今,中產之間最流行的旅遊方式,則是如候鳥般跟著馬拉松的賽程,全國巡跑。
圖源:kk還在路上
尤其是一到天氣漸暖,全國的馬拉松賽事們陸續組織起來,中產們就開始躍躍欲試,準備登上馬拉松大舞臺一展拳腳了。
過去,馬拉松賽事一度被視為標榜自身身份的“中產廣場舞”,而現在的馬拉松,則徹底成為了一座城市的旅遊景點。人們去跑馬拉松的原因,不再是為了要賽出風采、賽出水平,僅僅是因為想去這個城市兜一圈兒風。
“瀋陽的馬拉松已經成為了自助流水席,沿途的補給物資是雞架、雪綿豆沙和鍋包肉;

無錫馬拉松沿途穿過江南大學、太湖和蠡湖等多個景點,跑一趟下來相當於自助旅遊。”

圖源:阿蘭
從過去的沒苦硬吃,到現在的全國巡跑,“中產的馬拉松活動,越玩越花了。”
中產最新旅遊方式:
全國巡跑馬拉松
一開始,能踐行馬拉松旅遊這種模式的,是妥妥的高淨值人士。“表面上跑馬拉松只要有腿就行,實際上馬拉松能成為中產運動,不是沒有原因的。你得安排好去另一個城市的機票和酒店,才能站在起跑線上開跑。除了有錢有閒,更重要的是還要運氣好,因為如今的馬拉松想中籤,簡直比中彩票還難。”
一些中產表面上說自己是去跑馬拉松,實際上只是為自己說走就走的旅遊,找到一個正當的理由。“大多數馬拉松賽事,都會安排在週日上午,方便你週末進行一把特種兵旅行。之前選馬拉松看的是參加人數多不多,舉辦規模有多大,如今只看這個城市自己想不想去旅遊。”

圖源:朕是素素
對於中產們來說,全國巡跑馬拉松是最省事兒的一種旅遊方式。“你不必糾結去哪個城市、去哪個景點,只需跟著馬拉松路線的安排,便可以一站式看遍城市景觀。在無錫想看櫻花得跟著遊客人擠人,但參加無錫馬拉松,跑著就能路過賞櫻聖地黿頭渚,而且還對遊客們封路。”

圖源:IP WUXI
有些中年人還會把馬拉松旅遊,當成一次週末的自我放逐。“人到中年,很多時候週末都沒地兒去。不想躺在床上刷手機,便會借跑馬拉松的由頭去旅遊。就連旅遊的花費,也可以美名其曰是對身體的投資,而不是消費和享受。”

圖源:YiDan
對於中年人來說,打網球門檻太高,打乒乓球太老套,馬拉松豐儉由人,但總歸可以拔腿就跑。他們不會卷配速和裝備,僅僅是把跑馬拉松當成一場精神排毒。
“如果你說週末要去旅遊,家人可能還會覺得你對家務事不操心,但說自己是要去跑馬拉松,家人們大機率會雙手支援,甚至要跟你一起去跑。結束後發個朋友圈,還能展示一下人到中年還寶刀未老的精神面貌。”
一些人即使不喜歡跑步,也會去馬拉松湊個熱鬧,直接把馬拉松吃成小吃街流水席。“主打一個重在參與,甚至可能跑不到終點就中途棄權。只是把馬拉松當成旅遊的一環,不是為了跑步,而是為了吃自助。吃完50公里流水席,下午就美美去逛其他景點了。”
而對於打工人來說,全國巡跑馬拉松的成本太高,他們便不去太遠的地方,只報名參加所在城市的馬拉松比賽。“只需出個報名費,就能獲得一個低成本的週末。能吃自助還能刷爆微信步數,這就是更適合打工人寶寶體質的city walk。”

圖源:蠍子號
如今,馬拉松旅遊甚至成為了一種最新的約會方式。有人想和約會物件迅速拉近關係,便會約著一起去跑馬拉松。“幾十公里的路程中,對方既要陪跑,又要擦汗遞水提供情緒價值,一趟下來感情迅速升溫,簡直就是過命的交情。”
“此外,你還可以透過對方的反應,看出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如何,以及兩人性格是否合適。如果一個人跑了幾公里就呼哧帶喘,說明身體素質不行;而為了成績撇下你拔腿就跑的人,更是不靠譜。”
馬拉松旅遊,如何拿捏中產
自從跑馬拉松成為中產新的旅遊方式後,各地不同賽事的獎牌,也隨之成為了一種社交名片。
有人跑馬的目的,單純是為了像集郵那樣收集不同的獎牌,然後像將軍佩戴勳章一樣,鄭重其事地把它掛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潛臺詞是告訴大家,自己從不在意什麼身外之物,而是一個只向內求的狠人。

圖源:莎苛兒
中產愛上跑馬旅遊的初衷,往往是把它當作一次“朝陽紅”旅行。
相比走馬觀花的佛系夕陽紅旅遊團,朝陽紅旅行主打一個能折騰。大家只喜歡在賽道上氣喘吁吁地前進,對購物和景區打卡毫無興趣。比起旅遊的目的地本身,他們更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
尤其是那些正經歷中年焦慮的人,每次跑完馬拉松,都像在給自己做一次精神診斷。如果順利跑完了,會在心裡暗自慶幸,自己尚且老當益壯。要是沒跑好,回去就會把自己轉運去體檢中心,覆盤一番身體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圖源:奇異果博士
當中產在朋友圈裡曬的九宮格照片,都是米其林餐廳、大牌包包和各種首飾時,別人會羨慕他們過得精緻,但心裡可能也會暗自嗤笑,覺得這樣的人很容易被消費主義拿捏。
但如果你曬的全是馬拉松獎牌,性質就不一樣了。“人們會預設。你已經邁入了無欲則剛的人生階段。身外之物早已無法撼動你,只有不斷打破生理極限、靠意志跑完42公里,最後肉體成聖,才是你追求的正道。”

圖源:洛小神紅茶
馬拉松旅遊,是屬於中產的live house。大家聚集在一起跑步時,會產生一種和去live house蹦迪時相似的效果,感覺融入了一場只屬於當下的集體狂歡。
“一個人去海邊爬山看海,你可能會覺得孤獨。但一群人一起出發,賽道慢跑,不知不覺就會忘卻自我。先是身體和大部隊統一了步幅節奏,慢慢地精神也進入一種只關注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心流狀態,這何嘗不是一種運動冥想。”
跑的人多了,跑馬還漸漸成為大家心裡最純粹的一種旅遊方式。

廣西馬拉松的起點,就是旅遊景點黃姚古鎮/圖源:kk還在路上
平時懶得安排的旅行,大多不過是先定一個評分不錯的酒店,在裡面美美享用了自助早餐後就回到床上睡回籠覺,醒來又去行政酒廊喝喝下午茶。等到天黑,才會以覓食為動力,勉強出門散步一圈。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原地睡大覺。
但大家去跑馬拉松旅行時,便會在裁判的哨令下,沉浸式的穿越公路,觀賞地標風光。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吃喝玩樂的打卡清單上。
愛上馬拉松旅遊後,
中產全都老實了
去跑馬的人都明白,馬拉松旅遊本質上是一種極其省時省力的旅行方式。只要能邁開腿,剩下一切,比如你住在哪家賽事酒店、吃什麼補給、甚至賽後泡腳按摩,賽事組委都會為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在圈外人眼裡,只會覺得你一定是很有錢又有閒,才會單純為了跑步,專程飛到另一個城市。這樣一想,馬拉松旅遊何嘗不是一種價效比最高的炫耀性消費。”
當然,也不是每個跑過馬拉松旅遊的中產,最後都能笑著凱旋歸來。對於那些平時久坐辦公室、運動量寥寥的人來說,馬拉松更像是一場被包裝成旅行的加強版軍訓。
有人原本是抱著跑一次能瘦好幾斤的心態去的,沒想到跑完後不僅沒瘦,反倒因為肌肉發炎水腫,體重還漲了兩斤。
“第二天渾身痠疼不說,還得拖著沉重的雙腿去接孩子。那一刻真後悔,週末為啥要去跑馬拉松,而不是去洗浴中心鬆快鬆快。”
ENDING
有人拆解了中產消費的底層邏輯,發現他們無論上趕著吃上百元一份的貴价輕食,還是咬牙堅持普拉提課上那幾組開筋之痛,或是把硬到能磨出水泡的勃肯鞋當作通勤剛需,背後都是一種“要對自己狠一點”的執念。
而馬拉松旅遊的投入,也從來都不小。算上報名費、往返交通、酒店住宿,再加上裝備升級、補劑護具,一場跑下來動輒上萬。但每個花了真金白銀的人,不管內心多麼掙扎,至少嘴上都不會說自己吃虧了。
“當別人問他們為啥要花這麼多錢跑步,還可能會換來一身傷時,其實他們自己也未必能講出個所以然。但恰恰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讓他們的生活方式,自帶了一種無法被看透的神秘感。
因此哪怕他們在心裡為此流了多少淚,最後也會勸慰自己:自己流的汗與淚,最終都成了精神護城河裡的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