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性生活了……」情侶們都怎麼了?

圖片: 黃仔 | 撰稿: 阿月 | 責編: 阿月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Hello大家早上好,我是心情沉重的阿月。
前些天參加了一場老友聚會,因為太久沒見大家聊了很多彼此的近況,卻在無意間聽一個朋友說,她和老公已經快6年沒有過性生活了……驚訝之餘不禁感嘆:這到底是什麼現代柏拉圖之戀?!
的確,網上有不少段子都把伴侶戲稱為「室友」「隊友」「那個男的」,或許在一起時間久了伴侶或夫妻都逃不過處成大兄弟的定律。
前不久很火的一部韓劇《好久沒做》,和劇名一樣,講述的是一對很久沒有性生活的夫妻,透過各種方式想要尋回昔日激情的故事。
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丈夫去洗澡,妻子在客廳看電視,當性慾來臨,兩個人想的不是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性愛,而是各自開始自慰……

▲圖片來源:網路
雖然取向沒有問題、能力沒有問題,似乎也依然愛著彼此,但卻心照不宣地迴避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性生活,成為了很多伴侶不能公開的秘密
伴侶們不能公開的秘密
知乎上有很多關於「無性婚姻」的問題:無性婚姻的女人最後都怎麼樣了?無性婚姻該結束嗎?無性婚姻能維持多久?
作者抱怨對另一半的無奈和煎熬,評論區裡也都是自嘲和逞強……
▲圖片來源:知乎
通常來說,如果夫妻之間每年發生性關係少於10次,就可以被認定為無性婚姻。無性婚姻也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普遍,只是它像隱匿在身體裡的一根刺,無法向外人展示卻又沒辦法忽視。
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性學專家潘綏銘在一項對已婚男女的調查中表示:在中國,每月連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佔28.7%。
Lesondetre 株式會社(東京都新宿區)於2023年10月對4000名20~50歲的已婚男女進行了關於性生活的實際情況調查。
調查詢問了20多歲到50多歲的已婚人士與配偶有無性生活,其中回答完全無性生活的比例高達43.9% 。令人驚訝的是,當調查人員將年齡縮小到20~40歲時,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2022年,美國33.1%的嬰兒潮一代已婚人口處於無性婚姻中,相比之下,已婚的Z世代處於無性婚姻中的比例只有2.3% 。
日劇《即使你不和我做》講的也是一對無性婚姻夫妻,兩人感情好到結婚5年,還是會一起淋雨賞櫻花,但如今已經經歷了2年無性生活。妻子主動暗示,丈夫卻總是迴避,直到有一天妻子發現,丈夫寧願大半夜偷偷起來看片,也不願意和自己親熱……
▲圖片來源:《即使你不和我做》
雖然性不是必要的,但它對於有需求的人來說,確實是一段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透過性愛表達愛意,增進情感聯絡,增加幸福感;當然,如果夫妻雙方對性生活沒有需求,並且能夠接受無性婚姻,也不失為一段和諧的關係。
可是,一開始相愛、激情四射的兩個人,是如何走向無性婚姻的呢?
性是在什麼情況下消失的?
  • 感情問題
只有預期之外和尚未得到的東西才會激發多巴胺、催產素、內啡肽的分泌,而感情中,當激情退去迴歸平淡,浪漫愛情幻想更多由柴米油鹽佔據,輕聲細語、耳鬢廝磨逐漸變成了飯誰做、碗誰洗、孩子誰帶等現實問題……
落差感與日常瑣碎的消磨,難免會產生矛盾、爭吵,讓感情逐漸冷淡,甚至有出軌跡象……
  • 生活壓力
這一點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深有體會,在公司當牛做馬,整天對齊顆粒度,跟不同的同事開800個會,還要焦慮自己不被最佳化,累得只剩口氣了,哪還有精力和時間做那檔子事?
長期的壓力會讓糖皮質類固醇升高,性激素水平下降,壓抑和性有關的行為,在壓力大的時候,皮質醇水平比感到放鬆的時候大約高9倍。BBC曾經調查2000多名英國人的性生活,結果顯示壓力成為了危害現代人性生活質量的頭號殺手。
除了壓力降低性慾的生理原因外,壓力還會讓你感到疲憊、抑鬱和焦慮,以至於根本沒有性慾。
▲圖片來源:Giphy
  • 恥於談性
在傳統觀念裡,似乎性就該由男性發起和主導,女性主動就是放蕩;再加上大多數人認為性是比較私密的話題,不該拿出來探討,也不知道怎麼和伴侶溝通。
Justin Lehmiller在《告訴我你想要什麼》(Tell Me What You Want)一書中,對4175名美國人進行了調查,他要求參與者報告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主動發起性行為的頻率,以及單獨報告他們幻想主動發起性行為的頻率。
結果發現,異性戀女性在現實生活中主動發起性行為的頻率要低於異性戀男性。具體來說,在異性戀女性中,28%的人表示她們經常或總是性的發起者,相比之下,50%的異性戀男性表示她們經常或總是性的發起者
然而,幻想主動發起性行為時,說自己通常或總是性的發起者的女性數量增加了25%。
也就是說,女性並不排斥主動發起性行為,但在現實中,還是會受到傳統性別角色的影響
  • 健康問題
一個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對性慾和親密行為有重大影響,尤其是性功能障礙。
調查顯示:大約43%的女性和31%的男性會受到性功能障礙影響。發生性功能障礙時,可能會表現為:
慾望障礙: 缺乏性慾或對性的興趣;
性喚起障礙: 在性活動中身體無法被喚起或興奮;
性高潮障礙: 延遲或缺乏性高潮;
疼痛障礙: 性交疼痛。
雖然研究表明性功能障礙是很常見的,也是可以治療的,但人們似乎並不願意面對這個問題……但還是建議如果這些問題持續超過幾個月,或者給你或你的伴侶造成困擾,最好去醫院進行評估與治療。
PS.有時候情緒問題、壓力較大也可能會造成性功能障礙,偶爾發生不用太過擔心,如果頻繁發生就要引起重視了。
▲圖片來源:Giphy
  • 性慾錯位
從人的需求曲線或者能力曲線來看,女性在20歲到40歲左右是基本穩定的狀態,有些人可能會受到孕期、生產的影響,在需求上有下降,但過了這個階段還是會維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
男性在30歲之後開始出現明顯下滑。下滑主要體現在能力、需求、意願上,包括慾望的強烈程度等等。
如此一來,在整個人生軌跡上,伴侶雙方就很可能出現不同程度上的需求不匹配。
根據北美性醫學協會(SMSNA)的研究,性慾不匹配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不匹配的性慾會導致性慾高的伴侶感到被拒絕,性慾低的伴侶感到內疚或煩惱。
如何在長期關係中保持穩定的性慾水平?
既然無性婚姻(伴侶關係)令人如此痛苦,那是否有辦法讓性慾保持在穩定水平或者匹配的水平?這裡有一些建議可以參考:
  • 營造舒適的距離感
大家都聽過「距離產生美」這句話,感情需要親密無間,但慾望需要給彼此私人空間。試著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地方,比如社交、工作、健身等,營造適度的距離感和神秘感,「再次愛上彼此」這件事,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圖片來源:Giphy
  • 溝通一致的性觀念
和伴侶談論性有助於雙方更深的瞭解,還能改善性生活質量,有研究顯示性交流可以提高關係滿意度、增加女性性高潮的頻率。試著去詢問對方喜歡什麼,什麼時候、是否想發生關係,並鼓勵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找出慾望水平的差異並一起去解決,才能讓關係更和諧。
這裡要說,溝通的過程可能並不全是順暢的,或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傾聽、尊重和理解。
當然,有些人並不擅長或羞於當面溝通,也可以透過文字去表達自己。
  • 有計劃地策劃性行為/約會 
有計劃地安排性生活或是約會也有一定的幫助,雖然這聽起來並不性感,因為很多人認為性行為應該是自發的。
但是有計劃的性行為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你有時間準備更浪漫的環境,燭光晚餐或是鮮花,更好地調節雙方的心情,排除其他日程的影響等等。
▲圖片來源:Giphy
  • 重塑愛的新鮮感
根據人類學家海倫·費希爾的說法,激情之愛只會持續12~18個月。隨著激情退去、感情逐漸變得平淡,需要考慮重塑愛的新鮮感。
比如,培養新的共同愛好、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創造驚喜,畢竟預期之外的獎勵可以刺激多巴胺的釋放~還可以多多擁抱、親吻。
之前有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感情出現問題,丈夫提出離婚,妻子提議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丈夫每天上班前要給妻子、孩子告別吻,一開始丈夫還很不情願,但時間長了,丈夫越來越享受這個過程,兩個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愛和慾望消失了,而是我們沉浸在生活的瑣碎裡,忘記了感情也需要經營、另一半也需要被看見。不過要確定一點,對方是否還和我們站在一邊,願意一起去解決這個問題!
  • 及時尋求心理幫助
如果以上辦法都不能解決,生活、情緒受到影響,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等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帶上伴侶一起。
講了這麼多,並不是鼓勵大家一定要多多doi、想盡一切辦法把頻率提上來,而是多關注自己的感受,如果雙方對性就是沒有太多的需求,也可以享受當下,不必一味追求性慾或過高的性生活頻率。
性並不是與伴侶接觸的唯一方式,牽手、擁抱、接吻都是很好的親密方式。

另外,除了身體接觸,情感上的親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想問問大家:你能接受你愛的人同樣愛你,但不能有身體上的接觸嗎?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