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申請造假”事件是真是假?

【寫在開頭】最近微信推薦機制調整了,可能有些朋友會收不到我們的推送,請大家關注留學字典加上星標,以免錯過更多精彩內容!
最近一段時間爆發的“普林斯頓早申造假”的那個大瓜,大家都吃過了嗎?
意不意外,今天又傳出來被網友們“點名”申請造假的機構釋出了官方闢謠……
美本是中國學生的申請熱門,別說AP、IB課程的學生,A-Level學生也有不少申請美本的。
美本申請群體量大,這可能也是“普林斯頓早申造假”這個大瓜爆火的原因所在……
 01 普林斯頓早申造假事件火遍全網,真or假? 
字典君在Reddit論壇上扒到了所謂“普林斯頓早申造假”事件原貼,目前這個帖子已經被刪除,無法回覆新評論。
(reddit原貼)
初步瞭解了下,原貼大概意思就是:
“一個背景很一般的學生能被包裝成天才,考上普林斯頓”,博主在文末糾結是否應該用他收集到證據舉報……
據發帖人陳述:
發帖人不是利益方,與被曝光的學生沒有任何競爭關係,只是覺得不公平。質問“一個垃圾背景的學生能被包裝成天才,考上普林斯頓這樣的名校???”
“……他們的中介編造了論文和故事,偽造了活動背景,甚至用人工智慧進行面試……為在瞭解到這些欺詐行為後,我對大學招生非常失望。我是否應該用我收集的所有證據舉報這些人?”
之後這個帖子在咱們中國社交媒體上爆火。甚至有網友直接“點名”這是某機構幫助造假……
今天,又傳出來該機構官方闢謠新聞,闢謠內容直指“A-Level考試作弊被潑髒水”和“普林斯頓早申請造假”事件
但是網友們好像並不買賬,要求當事方明確公佈自己的申請文書,要求普林斯頓徹查該事件……
可能有學生會問了:這件事情是真的嗎?
Reddit上帖子確實是存在的,但是就字典個人來說,資訊獲取途徑有限,到現在也無法確認這件事情是真是假
而且網路上的紛紛擾擾,是真是假又有誰知道呢?
 02 真假未知,負面影響客觀存在! 
其實近幾年關於中國申請者申請造假、AI抄襲、背景履歷被質疑並舉報等事件數見不鮮。申請方向也不僅侷限於美本……
去年美本早申請結束後,中國網路媒體上就曾經傳出:美本早申請中,MIT唯二中國錄取者中的一位(傳來自於北師大附中的L同學)的offer被舉報
L媽媽發了條朋友圈祝賀,其中一些獲獎經歷在網上被瘋傳,遭到質疑。網傳其材料“造假”,被同校家長集體舉報,要求MIT撤回錄取offer。質疑內容包括兩個關鍵點:1)質疑身份問題,認為L有美國綠卡身份做了申請加持,並非憑藉硬核實力被錄取;2)質疑資訊學成績和履歷含金量並不過硬。
MIT如何回應沒有下文……
今年關於申請造假的新聞更多,比如:
5月港校爆出假學歷風波,有指最終個案多達上百宗,隨後當地各間院校都嚴查學歷
“11月18日,澳門警司拘4名涉嫌偽造DSE成績的內地學生。”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學生開始敏感於社交媒體上這類“中國學生申請造假”事件,認為這是對中國學生群體的“輿論圍剿”。
對中國學生群體進行“輿論圍剿”確實可能是事情的一面。畢竟,申請造假這類事件不管真假與否,對於中國留學生群體而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客觀存在的
前兩天,MIT教授在AI頂會 NeurIPS(神經資訊處理系統大會)會議上演講人工智慧作弊時,以“一位被頂尖大學開除的中國學生的辯解”為例說明,引發在場一名中國留學生不滿發言,批評她拿中國學生當例子涉及種族歧視。
最讓人擔憂的是,今年美本早申請,中國大陸學校爆冷。今年早申放榜,哈佛大學大陸地區學生顆粒無收,約翰霍普金斯、布朗大學早申接連offer爆冷。埃默裡大學錄取人數近乎減半,不少offer都來自外籍學生以及海外高中
在很多分析美本早申原因的貼子下,出現zui多一條就是:美本高校對於中國學生存在“信任危機”。
圍繞中國大陸國際高中學生的考試作弊與申請造假問題,已經成為國際招生圈公開的“秘密”,頻繁爆出的SAT考試頻繁作弊、AP/AMC競賽提前洩題、南京某高中的“撕毀ED協議”事件等無不對後續申請美本的中國學生造成了諸多負面影響!
 03 美本申,怎樣的材料屬於造假? 
其實,也不僅僅是中國的申請者,美國本土的大學申請造假事件只多不少
比如今年上半年美國New York Post報道:紐約某私立美高家長開虛假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診斷,來給孩子獲取額外的標化考試時間,以求孩子在SAT考試中獲得比其他孩子更高的分數,增加進入名校的砝碼
再比如,2019年震驚全美的美國高校入學欺詐案,包括美國知名演員在內的學生家長行賄給女兒SAT成績造假
那麼,怎樣才算是申請材料造假呢?
彙總下來,美本申請材料造假主要表現在:
① 偽造高分GPA&標化成績單;
② 自我報告成績與實際不符;
③ 誇大志願活動時長;
④ 捏造工作經歷/實習經歷;
⑤ 杜撰一段課外活動及獲獎經歷;
⑥ 仿寫名校教授推薦信;
⑦ 花高價買名人的推薦信。
⑧ 文書故事不真實;
⑨ 捏造獎項或經歷;
⑩ 讓別人替寫或用AI寫文書;
⑪ 抄襲別人的申請文書。
⑫ 偽裝自己的種族或民族;
⑬ 偽裝運動員、第一代大學生;
⑭ 偽裝LGBTQ群體、宗教信仰等
偽造申請資料,不僅是學術失信行為,而且風險很大。大家不要嘗試!
並不是所有申請者都能夠瞞天過海。偽造申請資料處處露馬腳。比如有些人的申請文書寫的文采飛揚,但是託福/SAT寫作很糟糕;有人的GPA很低,但是SAT/ACT標化分數奇高;競賽表現不連貫,AMC分數很高,但是AIME成績墊底;申請資料面面俱到,一到面試就“現原形”……
而且,偽造申請資料被查出後,申請者面臨著嚴重的後果!輕則撤銷offer+開除學籍+撤銷學位,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被驅逐出境
前不久,一位華盛頓州的高中生被斯坦福大學撤回了offer,原因是她誇大了自己的課外活動時間。因為“誠信問題”,學校撤銷了已經給出的offer……
美國一些大學也開始調整招生政策,增加申請資料審查機制
布朗大學增加了申請誠信審查要求。要求學生保證自己在錄取過程中所提交的一切材料都是真實的,不弄虛作假。如果被發現資訊是虛假的,可能會遭受懲罰或是紀律處分,包括取消錄取、開除、撤銷課程學分、成績以及學位
耶魯大學官網明確說明:如果你的申請材料中,任何一部分被證明不是真實的,都會被撤回錄取
加州系學校也強調會重點審查文書的真實性,透過防剽竊軟體對所有申請者的文書進行查重,判斷是否存在“抄襲行為”。
美本學校還可能會隨機抽查部分申請者,透過郵寄信件、電子郵件和簡訊等形式,告知他們被選中驗證
在此背景下,偽造申請材料無異於“貼臉開大”,風險非常大!
投機取巧可行不通,我們老老實實備考,透過自己的努力,拿出一份真實可信的申請材料,以絕對實力拿到offer!
美本申請——學術評估,可是重中之重!
學術才是“地基”!活動是“錦上添花”!即使你沒有什麼活動經歷,但依然有學校因為你出眾的學術能力而發offer,但如果你的成績一無是處,擁有一百個活動也沒用!
《留學字典》原創文章精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