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24名內地生假學歷入學澳門高校批捕!20人潛逃…

大家好,我是紐約君。
近期,香港高校假學歷風波持續發酵,影響範圍已蔓延至澳門
澳門司法警察局釋出訊息稱,24名內地學生透過偽造香港文憑試(DSE)成績入讀澳門科技大學案件涉及的學生分別來自河北、深圳、浙江及江西,其中4人被捕,20人聞訊逃離
這場風波,不僅暴露了中介的保錄騙局,還折射出家長的焦慮心態,同時暴露了港澳高校招生體系的漏洞
澳門司警11月18日下午舉行釋出會表示,上月29日本澳某大學代表前來檢舉,報稱早前接獲香港考評局通知,懷疑有學生利用香港的不實學歷申請報讀本澳學士學位課程。
案中發現24名內地學生(13男、11女)已成功入讀大學一年級的不同學科課程,而因為需前往香港透過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並提交相關學歷證明,然而,發現相關申請學歷存在不真實情況,懷疑涉及偽造檔案行為。
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警察局經調查,10月31日在學校宿舍拘捕了4名內地學生,分別18歲、19歲(兩男兩女),來自河北、深圳、浙江及江西。被抓的這4名學生涉偽造檔案,並移交檢察院處理。
其餘20名“造假學生”聞風而遁,在校方報案前早已逃離澳門,澳門司警稱會繼續與香港及內地警方合作追查其餘20人。
澳門司警經查懷疑這些涉案的學生家長,早前透過內地中介以相關假學歷、假成績成功申請升學,並就事件通報內地協助調查。
澳門科技大學官網宣告
目前,澳門10所高校的大部分申請者以香港文憑試作為學歷認證。
9月10日,澳門教青局召開學歷核查交流會,向10所澳門高校介紹學歷檔案查核途徑及資料庫,並鼓勵採用面試或筆試加強審查。
校方向香港考評局核查成績後,發現24人使用虛假資料報讀入學。
香港地區同樣多次曝出類似案件
今年十月,一名24歲內地女子承認為取得香港入境許可證而作出虛假陳述,獲刑17周,並被遣返內地。據悉,被告此前訛稱自己是美國康奈爾大學數學系學士,並以假學歷報讀香港大學金融碩士課程。
另一內地生則因企圖以虛假成績入讀香港教育大學碩士課程,被判監3個月。

香港東區法院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明確表示,對假學歷問題採取

“零容忍”態度

,警方與教育機構正加強合作,守護高等教育的誠信。

據媒體報道,今年5月,香港大學也曾曝出碩士生以假學歷入學的醜聞,預計最終或會涉及80至100名學生
香港中文大學同年招生期間就堵截了十宗疑似造假案例。
這些接連發生的事件揭示了學歷造假背後已形成一條相對成熟的產業鏈 。
近年來,部分中介機構打著“保錄取”的旗號,以偽造學歷檔案牟取暴利。
他們利用學生及家長對高等教育的高期望值,甚至鑽防偽機制的漏洞
申請造假的風仍在繼續,緊隨其後的就是香港中介大本營被曝光
據《香港01》調查記者爆料出一家名為“中港升學中心”的留學中介公司,在學校和警方嚴查學歷造假事件的時候,膽子大到仍繼續提供造假學歷服務。
圖/香港01影片截圖
據說花190萬元人民幣就能“買通”內地國際考試考場,“保送”學生進入港大等名校。
包括換假學歷背景,做成假的海外國際背景,參加假考試,打點好就可以包過的那種,更不用出國去讀書。
還有線上作弊服務,向學生提供答案,口語考試照著念…… 簡直令人咂舌! 

儘管香港考評局已推出防偽水印和成績核證服務,但某些高校對檔案核實不足,仍然給了造假者可乘之機
對於偽造成績的懲戒力度也顯不足。澳門相關法律規定“偽造檔案罪”最高刑期為3年,而香港對類似案件的判刑更為寬鬆,一些案例僅判數月
這種輕微處罰未能有效震懾犯罪行為,反而助長了造假者的僥倖心理
假學歷風波對內地留學生群體的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
在國際教育中,誠信始終是申請者的基本要求,而學歷造假無疑是對這一原則的公然挑戰
這不僅對誠實申請的學生不公平,也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內地留學生的偏見

對學生的建議:誠信與責任同行

堅持透過官方途徑申請
無論申請香港還是澳門高校,請務必選擇學校官網或官方招生途徑,警惕中介的誇大宣傳和“捷徑”承諾。
重視自身學術能力
留學申請是學術能力的體現,而不是透過包裝與偽造獲得的成果。腳踏實地提升能力,才是長遠發展的正確之道。
防範中介虛假宣傳
若需中介服務,應核實其資質並保持警惕,特別是針對“包錄取”或低門檻的宣傳。
信守誠信底線
學歷造假不僅違反道德,更可能導致法律問題。即便僥倖入學,也終將因學術要求跟不上而被淘汰。
感  謝  閱  讀  ⭐️  歡  迎  分  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