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開除150名申請造假學生!中國留學生又被連坐了???

本文來源:Panopath留學過來人
一直以來,申請季都是雷點多發期,什麼ED毀約、申請造假、慘遭舉報等現象層出不窮。
不過一般這種事是以美國高校為主要角色,結果,帝國理工學院也開始搞事了!
近日,小紅書有博主爆料,帝國理工學院正在進行一次大規模QC反查,主要針對學生申請時提交的申請材料真實性進行二次確認,聽說在這次反查中,將有150個學生會因為申請資料造假,而被開除?!
不僅如此,今年美本申請季,也有訊息爆出一位申請NYU的中國留學生被校方查出來高中成績單造假。
中國留學生誠信再次大危機!真不知道後續申請季的學生,要付出多少努力,得捲成什麼樣,才能順利申請到自己的夢校…

帝國理工學院

將開除150名申請造假學生
拒爆料,帝國理工學院將因為QC反查申請資料造假,而計劃開除150名研究生。

圖源: 小紅書
據悉,這次帝國理工反查的主導部門並不是學校招生辦,而是另外一個部門。
校方十分重視這次QC反查,不惜下血本專門聘請第三方QC反查機構對本校研究生進行抽查,核實學生在申請季提交各類申請材料的真實性。
但即便是抽查,還是出現了很多drama到讓人不敢相信的申請故事:
  • 一個已經倒閉了很多年的高中,突然培養出了一個考入帝國理工的學生;
  • 一個從來沒有留學經歷的學生,竟然有著墨爾本大學最高榮譽畢業的背景等…
面臨開除決定的很多學生和家長都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有些學生和家長都不清楚在申請季中介到底幫忙提交了什麼材料,單純把自己/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有雙非背景)能考上歸功於中介所謂的“大牛教授推薦信”。
圖源: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一時間,不知道是應該說這群學生和家長過於天真、太過信任中介機構,還是要diss這群黑中介,為了賺錢什麼故事都敢編出來…
不止是帝國理工,LSE、UCL、KCL、曼大等10所英國大學,也傳出訊息要開始QC反查行動。
被查出來申請背景造假後,很多大學都是直接作出開除決定,或者進行學術不端聽證會,但大機率最終還是開除的結局,且已繳納的幾十萬學費,也不會退還,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英國這邊查學術誠信查得幹勁十足,美國那邊也沒落下。最近還爆出,就在今年美本申請季,有一位中國申請者在申請NYU時,其所提交的申請材料也是造假的。

申請材料造假

NYU申請者說不出所以然
前些天,又有一個申請季大瓜爆出,有訊息稱,在今年申請NYU的中國申請者中,有一個被校方查出高中成績單造假。
據悉,這位學生原本是在紐約讀書,但希望透過國內申請渠道進行申請,於是找了上海某國際高中給自己開具國內的高中成績單,後續在申請時,直接提交了這份國內高中的成績單。
圖源: Meet NYU
NYU招生官進行材料稽核時,對這份成績單十分質疑,詢問這位學生“為何人在紐約,但成績單卻是上海學校的成績單”。這位學生支支吾吾無法解釋…
目前NYU官方還沒有明確訊息放出,該訊息具體是真是假還無法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往年申請季中國留學生的學術不誠信行為絕對不是孤例。
在之前的申請季中,被爆出中國留學生ED反悔、代考等事,並不在少數。
比如,在2023 Fall申請季中,一位中國申請者順利申請到了賓大的ED Offer以及MIT的EA Offer。
所有留學生都知道一旦接受了ED Offer就不能隨意毀約。但這位同學在賓大和MIT的選擇上,還是選擇了MIT,以“家庭財務情況困難”為由拒絕了賓大的ED Offer,為了讓“謊言”看起來更真實,還決定Gap一年後,再就讀MIT。
圖源: MIT News
隨後有網友爆出,這位同學家裡優渥,且在Gap期間和自己的母親一直在出國旅遊…

中國留學生誠信大危機

▎背後的原因很複雜…
屢次爆出的中國留學生學術不誠信行為,讓不少人都開始思考,這些人搭上自己未來的學術生涯,也要造假申請,到底是圖什麼?
中國留學生群體頻出申請造假事件的背後,其實不單單是某一方的原因。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也很大。
當下社會的大部分人依舊還是“唯名校論”,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很多學生和家長,只有讀了好大學,未來才能有出路。
自身背景不夠,但還是想上名校怎麼辦?自然會去往旁門左道的方式去靠。
圖源: ENW 個人及家庭的影響
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部分學生只看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為了讀名校,存在僥倖心理;而有些家長則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過度焦慮,認為只要能進入名校,一切都值得,放縱孩子申請造假。
當然,這其中,黑中介的逐利行為也不可或缺。
部分黑中介為了追求利益,誇張自身實力,承諾“保錄取”,為了達成家長目標,偽造申請材料、提供虛假推薦信等,形成不良產業鏈;還有些學生和家長或許原本並沒有想要申請造假,只是因為資訊差,過於相信中介,所以被誤導,間接被扣上了學術不端的帽子。
但不論申請造假的出發點和過程如何,結果肯定是嚴重的,不僅學生本人會遭遇開除,已繳納的學費也無法追回,還會影響到日後的中國申請者,令海外大學對中國申請者產生學術不誠信的刻板印象。
海外大學為了確保招生質量、維護學生聲譽,自然會對屢犯學術不端的中國申請者群體更加嚴格。不僅對申請材料謹慎核實,還會增加篩調、面試環節等,來評估申請者是否存在造假行為。
圖源: Inside Higher Ed
部分大學還會針對中國申請者提出更高的學術成績、語言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門檻,以篩選出真正優秀的中國申請者,令一些原本可以順利上岸的同學,無緣夢校。
因此,造假不僅是對誠信的拷問,也是對公平的拷問…希望每位同學都可以守護好自己的學術誠信,這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更是為了中國申請者這個群體。
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區評論!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刪除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