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直八
最近,北京海淀殺出一個未來獨角獸。靈心巧手於2025年4月完成超億元種子輪融資,創下靈巧手行業迄今金額最大的種子輪融資紀錄。本輪融資由紅杉種子基金和萬凱新材聯合領投,力合資本、力合金融、華倉資本、鞍羽資本等機構跟投。
它的業務聚焦於:“靈巧手+雲端智腦”的具身智慧平臺,其自研的Linker Hand系列靈巧手工業版自由度達25-30,科研版高達42(全球最高),遠超特斯拉擎天柱(22自由度)和英國Shadow Hand(24自由度)。
旗下產品Linker Hand系列月銷量超千臺,佔據全球高自由度靈巧手市場80%份額,客戶包括劍橋、斯坦福、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以及醫療、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公司創始人兼CEO周永擁有十年網際網路與機器人複合經驗,核心團隊來自達闥機器人、九號等企業及清華、北大等高校,研發團隊規模數百人。
靈心巧手所處的賽道是:機器人末端執行器——靈巧手行業。本文嘗試拆解該產業鏈,並探索背後的隱藏機會。
–01 –


靈巧手產業鏈的全景結構可以拆解為上中下游:
1、上游。聚焦核心零部件(如空心杯電機、諧波減速器)與關鍵技術研發(運動控制演算法),代表企業包括鳴志電器(電機)、綠的諧波(減速器)等,技術指標如減速比50-160、六維力感測器精度±0.5%FS,體現高精密要求。
2、中游。以整機整合與高自由度設計為核心,如靈心巧手42自由度Linker Hand,透過軟硬一體化整合自研部件,模組化設計提升靈活性。
3、下游。覆蓋科研、工業、醫療等多元場景,工業領域(美的、富士康)強調0.1mm精密抓取,醫療領域(強腦科技)融合腦機介面技術,顯示應用場景的專業化與高價值。
–02 –

2-1 什麼是靈巧手

圖注:靈巧手的主要零部件
靈巧手是機器人的末端執行器,模仿人手的結構和功能,具有多個可獨立控制的關節,能實現高自由度運動。
2-2 靈巧手的分類

在靈巧手的驅動方式中,電機驅動(尤其空心杯電機)因多方面優勢而佔據主導地位。空心杯電機技術成熟,經過長期發展與最佳化,其生產工藝穩定,可靠性高。
2-3 賽道規模及增速

2-4 賽道所處發展階段
國內機器人靈巧手處於市場引入期。一方面,已有因時機器人、傲意科技等企業推出商業化產品,實現早期商業化。但整體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客戶對產品認知度不高,教育成本較高。從關鍵指標看,雖有一定專利產出,但尚未達到高速成長期的爆發式增長,也未形成成熟的行業標準和高集中度的競爭格局。企業的戰略重點應是快速試錯迭代產品,做好種子使用者運營,提升產品效能和市場認知度。
2-5 賽道關鍵驅動因素
2-4-1技術推動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演算法最佳化;感測器技術進步,如觸覺、力覺感測器發展,使其感知更靈敏精準;電機等驅動技術成熟,像空心杯電機,為靈巧手提供穩定動力。
2-4-2政策推動
各國紛紛出臺支援機器人產業政策,如中國《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
2-4-3需求推動
製造業面臨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上升問題,亟需機器人靈巧手完成精密裝配、搬運等任務,提升生產效率與質量;醫療領域,在手術輔助、康復護理方面,對靈巧手需求強烈,以實現精準操作、貼心服務。
–03 –

3-1上游子模組
上游產業鏈包括原材料供應商,提供金屬、塑膠等基礎材料;零部件製造商,生產電機、感測器、傳動裝置等關鍵零部件;以及技術研發機構,為靈巧手的設計與製造提供核心技術支援。
3-2目前的主攻任務

3-3 上游話語權強弱

3-4 代表玩家

–04 –

中游產業鏈
4-1 中游子模組
中游主要有兩類公司。一是整機與方案整合商,像藍思科技,為多家人形機器人企業提供靈巧手等結構件與整機組裝服務;二是靈巧手研發製造商,如因時機器人、靈心巧手、傲意科技等,推出多款不同自由度、效能的靈巧手產品。
4-2 主攻任務
整機與方案整合商,主攻整合技術最佳化匹配度、拓展場景,難點是攻克不同部件相容難題;靈巧手研發製造商,致力於提升產品效能、降本增效,難點在於平衡高精度與低成本,突破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瓶頸。
4-3 中游話語權強弱

圖注:資料綜合自產業鏈調研及企業財報披露
靈巧手中游產業鏈地位目前偏弱勢。毛利率方面,雖靈巧手研發製造企業毛利率尚可,但整機與方案整合商拉低整體水平。集中度上,企業分散,未形成強寡頭格局,缺乏規模優勢話語權。
–05 –

下游產業鏈
5-1 下游子模組
中游是靈巧手公司,下游則主要是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如優必選、達闥機器人、小米、智元機器人等;還有系統整合商和應用企業,如將機器人用於工業製造的工廠、提供物流倉儲服務。
5-2 主攻任務
下游產業鏈主攻任務是將靈巧手融入實際應用場景,提升生產效率與服務質量。難點在於要解決靈巧手與現有裝置系統的適配問題,降低應用成本,還要培養專業人才以熟練操作和維護靈巧手裝置。
5-3 下游話語權強弱
從毛利率看,若靈巧手下游公司毛利率低於中游上游,附加值優勢弱;集中度上,若下游品牌分散、中游上游集中多寡頭,下游話語權弱;技術壁壘方面,若下游專利密度、研發投入強度不如中游上游。
–06 –

6-1人形機器人量產
2025 年被視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如特斯拉計劃 2026 年生產萬臺 Optimus。每臺人形機器人需配置靈巧手,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機器人靈巧手市場規模將突破 141 萬隻 / 30 億美元,為靈巧手行業帶來巨大需求。
6-2技術創新突破
驅動、傳動、感測系統協同發展,電機驅動成為主流,傳動系統剛柔並濟,感測系統多模態整合。如宇樹科技Unitree Dex5 靈巧手具備單手 20 自由度,有 94 個靈敏觸點,技術的進步將提升靈巧手效能,拓展應用場景。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圖片源自AI圖片。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