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蒙攜手開發者走向未來。


生成式AI帶來的科技革命,能夠與電力帶來的工業革命相提並論。隨著2025開年DeepSeek爆火全球,20天內達成2000萬DAU,其增長態勢一度超越當初驚豔世界的ChatGPT,也標誌著全民參與的AI時代已經到來。
這一“現象級”的突破,讓更多國人見識到AI的力量。也倒逼企業深度思考,AI還會給千行百業帶來怎樣的變革之風,如何成為“乘風”的那批玩家,以及怎樣把人工智慧無形的潛力,轉化為真實、有形且富有影響力的成果。
置身於智慧時代巨流之上的企業們,正嘗試在瞬息萬變的發展中,構築屬於自己牢不可破的“護城河”。幾十年間,無數中國企業在自己所處的賽道堅持數年底層創新的技術變革,並且不遺餘力地投入AI 2.0的時代浪潮中。
他們在尋找的答案,正是通往下個時代的入場券。


當潮水湧動,擁抱“原生”智慧

所有的行業必須擁抱AI。這個看似武斷的觀點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AI引發的生產力革命,正在重塑技術生態的底層邏輯。具體而言,隨著生成式AI加速滲透消費場景,使用者對智慧服務的預期已發生變化:即時響應、場景化互動、零門檻操作成為新剛需。
然而,在當前的市場中,絕大多數的AI產品還停留在部署而非深度應用。許多企業僅僅是接入了某個大模型應用,但並未從底層實現系統性的AI技術變革。
特別是各類大模型的泛化能力,與垂直場景的精細化需求之間的割裂,導致開發者面臨技術迭代速度與開發週期的天然衝突、資源投入與產出預期的動態平衡等雙重矛盾。
由於傳統技術架構不足以高效提升使用者體驗,行業必須透過底層技術重構實現彎道超車。在AI從“工具”升級為“基礎設施”的過程中,作業系統成為連線算力、資料與場景的核心載體。
技術底座的選擇,已然成為企業構建下一代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決策。在敏銳觀察到這一點後,原生鴻蒙早已佈局打造其原生AI能力,將自己塑造為行業可乘的東風。透過完成從工具到智慧協調者的轉變,鴻蒙正幫助更多開發者順潮水而動,搭上新時代的快車。


當“東風”吹來,應用行業如何變
面向開發者,原生鴻蒙不僅提供產品設計、開發、測試、上架、分發等整個生命週期的服務與支援,更有底層互聯、流暢、安全等系統性能優勢。更關鍵的是,在端側智慧這一點上,鴻蒙系統的AI能力將得以支援使用者體驗的創新性最佳化。
針對高頻需求,鴻蒙系統構築了超過15個系統級的AI能力,覆蓋影像、語音、智慧推薦等領域。開發者再無需從零開始搭建複雜的AI模型和演算法,只需透過低至“一行程式碼”呼叫系統級原生AI能力,就能實現所想的功能。

盤古大模型將在鴻蒙系統架構下深入各個子模組,充分發揮其端側AI能力,而系統本身流暢、安全、互聯等特性,也進一步與AI形成良好互動,讓開發者得以全方位提升應用效能及使用者體驗。
同時,意圖框架能夠將應用中的業務功能智慧分發至手機的各大系統入口,包括小藝對話、小藝搜尋和小藝建議等。透過這一特性,使用者不僅可以主動搜尋和呼叫所需服務,還能享受到系統智慧推薦的個性化建議。
近日,鴻蒙原生應用開發與DeepSeek開啟了深度合作。對於開發者而言,這意味著在開發鴻蒙原生應用時,可以藉助DeepSeek實現即時的程式碼輔助、邏輯擴充套件和問題解答,大幅提升開發效率和程式碼質量。
同時,透過DevEco Studio,開發者能夠輕鬆完成DeepSeek的輕量化部署,將複雜的AI模型最佳化後部署到端側裝置,滿足資源受限場景的需求。此外,DeepSeek強大的推理和邏輯能力,還能幫助開發者處理複雜的演算法和系統架構設計,進一步提升開發的智慧化水平。

這些獨屬鴻蒙的AI能力,讓許多應用先一步享受到AI 2.0帶來的技術紅利。其中就包括快遞中國快遞物流資訊雲服務領導品牌——快遞100。
快遞100透過呼叫鴻蒙端側AI能力以及多項創新能力,用小藝智慧體對話取代了多級選單,使用者透過自然語言指令即可完成地址識別、物品分類等複雜操作,快速寄出包裹。
同時,端側AI還實現跨應用資訊流打通,在其他應用頁面,使用者僅需動用指關節“圈一圈”快遞單號,就能快捷查詢對應的物流資訊。除此之外,服務卡片形式讓使用者可以一觸直達應用,一鍵登入等功能的更新,也改變了過去使用者繁瑣的錄入環節。
在原生鴻蒙出現後,開發者與作業系統間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開發者帶著場景洞察入場,鴻蒙提供從技術到商業的全棧支撐,共同切割AI 2.0時代的萬億級市場蛋糕。
這不僅讓開發者實現了角色升維,完成了從“技術實現者”到“場景架構師”的轉變。鴻蒙也不再是“工具提供者”,而是成了“生態共建者”,雙方合力打造契合時代需求的應用體驗,共同贏下這片代表未來的市場。

不爭利、不設限、不停步,鴻蒙攜手開發者走向未來
不僅僅與頭部應用攜手擴張生態,更用心扶持中小開發者及“小而美”應用。鴻蒙對於各類開發者的關照,正打造出一個豐富龐大的智慧世界。
過去,安卓生態主導的“應用商店中心化”模式,曾讓開發者陷入“買量-變現-再買量”的惡性迴圈。頭部應用憑藉資本優勢壟斷流量入口,而中小開發者即便手握創新,也難逃被淹沒的命運。
鴻蒙的破局,始於對生態規則的重新定義。首先是入口革命,透過負一屏、小藝建議等場景化入口,服務無需依賴應用商店排名,而是基於使用者即時意圖精準觸達。
同時,元服務架構讓“小而美”應用無需下載即可執行,開發者不再被安裝量捆綁,轉而聚焦服務本身的價值密度。這種“服務即入口”的邏輯,正在將生態競爭從流量爭奪拉回創新本質。
隨著端側AI效能的極大提升,使用者對智慧化、輕量級、安全性的需求也將水漲船高。這甚至意味著,未來應用市場可能不需要APP的形態,圍繞元服務、ChatUI等特性打造的更高效便捷的服務形式,將可能是未來應用形態的主流。
從提供應用市場,變為在使用者與應用之間建立“需求-服務”的智慧匹配渠道,鴻蒙以開放、平等的生態規則,不斷啟用開發者長尾創新的動能。
消費內容社群App“什麼值得買”,就是首批鴻蒙生態夥伴。其在2024年就成立了獨立的鴻蒙產研團隊,半年內就實現了2.0版本的上架。隨著生成式大模型技術逐漸成熟,企業自主研發了一款名為AI小值的“智慧體購物助手”,能夠為消費者解決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決策難題。
在接入鴻蒙系統後,小值與華為“小藝AI助手”實現了無縫對接。其中,什麼值得買透過將集團多年沉澱的消費資料與內容接入小藝,同時引入鴻蒙系統的意圖框架,使得小藝能夠直接準確識別使用者的消費意圖,提供精準的消費決策建議。包括全網比價、商品推薦、商品對比、評價總結等多種功能,有效幫助使用者提升消費決策的效率和質量。
鴻蒙帶來的“原生流暢”優勢同樣明顯。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透過利用鴻蒙系統提供的效能最佳化方案和工具,什麼值得買的應用的啟動速度從2秒縮短至不到1秒,feed流列表滑動速度提升了1.3倍,記憶體佔用也減少了50%左右。
此外,不同於iOS的封閉性與安卓的碎片化,多端開發、裝置協同、應用接續將不再成為開發者與使用者的困惑,而是由原生鴻蒙基於一個系統與統一生態提供一致、高效的體驗。
例如,基於原生鴻蒙的全場景能力,多終端適配方面的投入,女性健康類應用美柚只花了兩個多月就接入了鴻蒙生態。從專業培訓到現場協作解決問題,再到優先響應工單請求和提供測試資源,華為團隊始終與美柚並肩作戰。有關負責人坦言,“華為的支援讓我們在開發過程中少走了很多彎路,節省了大量時間。”
此外,透過華為一站式分散式應用開發平臺——DevEco Studio,美柚的開發過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未來,美柚將結合端側AI的即時分析,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健康建議,實現“裝置-資料-服務”的閉環,而這也是鴻蒙全場景能力的具象體現。
當開發資源不再決定創新上限,中小團隊可透過“輕量化創新”切割細分市場,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二八定律”開始失效。鴻蒙系統萬物智聯能力、盤古大模型能力、多端一體化能力等獨特的原生能力,讓千行百業的應用得以實現一場底層重構,完成高效重建的全方位升級與打磨。

上線一年以來,原生鴻蒙走好了繁榮的第一步,建立了紮實的發展基礎。截至目前,它不僅落實了微信、支付寶、淘寶、抖音、小紅書、微博等2萬個使用者量大、影響面廣的頭部原生應用和元服務,更逐步覆蓋了辦公、財務、稅務、醫療、交通等領域更多小眾、低頻但剛需的應用。
如今,鴻蒙繼續樹立起新的宏大目標。今年1月,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在全員信中提到,2025年鴻蒙生態要加強投入,10萬個應用是生態成熟標誌,這是未來半年到一年時間的關鍵目標。

面向未來,憑藉10億終端裝置市場存量,全生命週期應用開發服務,以及原生智慧、安全、互聯、流暢和精緻等強大特性,原生鴻蒙勢必有機會打造出一個使用者體驗持續更優、企業市場持續擴大的應用生態。
至此,一場數字文明的演進拉開序幕。本質上,它需要開發者與平臺深度聯合,才能完成技術與生態的雙重躍遷。
就像餘承東所寫:“我們用10年時間幹成了歐美同行30年才做成的事。”這是屬於國產作業系統構建下的應用生態,真正叩問創新本質的變革機會——對於那些兼具夢想與擔當的開發者們,眼下正是他們踏上這段新徵程的黃金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