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加拿大,父母是否擁有房產,成了中產家庭跨越階層“門票”,這可能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是否買得起房和是否能入場中產階級。
《財經郵報》今天的一篇文章指出,隨著加拿大聯邦大選進入倒計時,住房可負擔性持續惡化已成為加拿大選民的核心關切。當前的政治決策不僅將影響選民自身財務狀況,更將深刻左右其子女未來購房能力。

而加拿大統計局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房產不僅關乎這一代人的資產積累,還深刻影響下一代能否“跨越階層”。資料顯示,租房家庭子女的置業前景與有房家庭子女存在明顯差別。
父母有房 vs 父母租房,孩子未來大不同
過去十年,加拿大房價飆升,年輕人買房越來越依賴“父母支援”——無論是贈與首付款、還是遺產繼承。來自租房家庭的年輕人,得到的幫助遠遠不如那些父母有房的家庭。
統計局資料顯示:
-
2023年,擁有房產的加拿大人獲得的遺產金額是租房者的近3倍
-
有房家庭的中位繼承金額超過$85,000
-
而租房家庭只有不到$30,000
-
40%以上的購房者靠遺產或父母資助買房
-
而租房者中僅不到10%獲得類似幫助
更早一份報告指出:90年代出生的孩子中,如果父母有房,其擁有房產的可能性是“無房家庭”孩子的兩倍。
換句話說,買房是加拿大中產家庭階層流動的“門票”。
誰能買得起房,不再只是個人奮鬥,而是代際財富的延續。

“租房也能致富”?太理想化了
近年來,也有人提倡“精緻租房生活”——比如不用修房、租金便宜、剩下的錢可以投資賺得更多。聽上去很有道理,但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並非如此。
2023年,加拿大家庭財富中,42%來自房產,對於年輕家庭而言,這一比例更接近50%。
而租房者的財富積累明顯緩慢。2019年到2023年期間:
-
35歲以下有房家庭淨值中位數四年增長315%!翻了三倍多(2019年142,000加元 → 2023年457,000加元)
-
35歲以下無自有住房年輕家庭淨值中位數僅增長26,700加元(2019年17,300加元 → 2023年44,000加元)
更有意思的是,連一部分“租房但淨資產高”的人,手上其實也有房產投資——只是沒有自住而已。2023年淨值超150,000加元的租房者中,100%擁有非主要居所類房產投資。

沒房產的父母,可能製造“新中產困境”
客觀資料正在揭示:沒房的父母留給孩子的錢更少,結果就像滾雪球一樣,讓中產家庭的孩子更難跳出這個圈子,難幫孩子“開啟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租房族的孩子面臨的,是工資增長停滯、房價高企、入場門檻不斷抬高的現實,光靠自己根本買不起房。這意味著就算這些孩子拼命工作、認真生活,也難以跨過“買房”這道檻。
大選:住房政策關乎中產的未來
加拿大的住房問題已成為壓倒性的民生焦點。
眼下三大聯邦政黨都承諾加快住房建設,並推出各種首次購房者激勵措施。這些舉措應重點支援難以獲得家族資助的辛勤年輕家庭,打破住房權屬導致的財富代際壁壘。
對於年輕家庭,尤其是那些“買房完全靠自己”的人來說,這些政策如果真的落地,可能是他們與房市之間最重要的一次“靠近”。
所以,為了自己為了孩子的未來,大家手裡這一票請慎重!
新聞素材來源:https://financialpost.com/real-estate/homeownership-key-building-wealth-canada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