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廣州小夥,打造黑科技降溫材料,狂攬20國訂單,2年營收暴增100倍

融資輪次:A輪
產品/服務:無電降溫解決方案
創始人:朱毅豪
出生年份:1994年
教育背景:本科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碩博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
作者黎曉梅
編輯劉恆濤
過去十年,是地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十年,全球地表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2度。在我國南方地區,夏季房屋外表面綜合溫度可達60度以上。高溫季節空調的使用,增加了電力消耗。2024年夏天,上海連續多日接近40度的高溫,部分家庭8月電費甚至達到同期的四倍。
針對這些痛點,2022年創立的創冷科技,推出了包括塗層、薄膜、牆磚、紡織品等系列產品,這些產品透過創冷科技獨家的無電製冷技術,可達到散熱製冷效果,以綠色、低成本的方式降低用電支出、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創冷科技的產品,表面最高降溫達42度,節能達40%,預計3年內可實現成本回收。目前,創冷科技的產品已經覆蓋了38萬平方米,惠及數萬居民。

撒哈拉沙漠銀蟻的啟示

創冷科技創始人兼CEO朱毅豪1994年出生在廣州。童年時期,他和外婆住在老街區八樓,房子沒有電梯,狹小悶熱。那時,朱毅豪就暗下決心,以後要改善老建築居住環境。
2016年,朱毅豪從華南理工畢業,到香港讀研。朱毅豪留意到香港城市大學在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當時,港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曹之胤教授(現為學院副院長)正在探索如何透過輻射製冷材料讓建築物降溫。這正好切中了朱毅豪想要降低酷熱天氣對市民影響的願望。
朱毅豪放棄了到歐美進修的打算,成為了曹之胤教授的第一個博士生,開始鑽研“輻射製冷材料研究及應用”。
過去,降低建築溫度的方法包括執行空調、屋頂塗白、使用反射塗層、增加自然通風、在屋頂栽綠植等。但這些方法或成本較高,或降溫效果不明顯,或應用場景有限。曹之胤教授團隊的一則發現,讓綠色低成本的降溫有了新的方向。
早些年,曹之胤教授團隊注意到了一種特殊的昆蟲:撒哈拉沙漠銀蟻。這是世界上最耐熱的昆蟲之一,能在表面溫度高達70度的沙漠中生存。
他們發現,撒哈拉沙漠銀蟻之所以能在極高溫環境中生存,依靠的是其表面覆蓋的一層銀色毛髮。這些毛髮橫截面呈三角形,類似稜鏡,能夠反射可見光和近紅外線。這種構造,可以減少熱量吸收,還可以將熱量散發到太空中,有效降溫。
受此啟發,曹之胤教授團隊研發出了一種特殊的奈米顆粒材料。這種材料在20度以上環境中即可發揮作用,最高帶來40多度的降溫效果,並且天氣越熱降溫越明顯。該材料可以新增到塗料、薄膜、瓷磚、紡織品中,製成無電製冷產品,以便在屋頂、裝置、窗戶、外牆、衣物等物體表面應用。
無電製冷塗層
2021年,香港城市大學推出了一項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的“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對創業專案給予資金、人才、資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援。這給了朱毅豪極大鼓舞,“與其讓技術躺在論文庫裡,不如轉化為實際產品,讓社會大眾使用。專案也能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迭代完善。”
參賽後,朱毅豪的無電製冷材料專案連續獲得了該計劃的種子基金、天使投資基金支援,成功實現了研究成果落地,並在香港成立了創冷科技。
剛開始,創冷科技很難招到對口人才,公司只有朱毅豪、曹之胤教授師生,朱毅豪只能經常往返港城大的人才活動,拉起了一支“學生軍”。
現在,創冷科技員工約80餘人,其中30%左右是工程人員。預計今年會將團隊規模擴充套件到100人左右。創冷科技在香港、深圳、廣州三地,分別設定了創新中心、運營樞紐、生產基地,實現了研發與生產一體化閉環。

3年節碳量抵35萬棵樹

創冷科技打破市場的首款產品,是無電製冷塗層。
一般來說,傳統反射隔熱材料可以阻隔外部熱量傳入,但難以排解內部熱量,只能做到不加熱,卻不會降溫。與傳統隔熱塗層技術相比,創冷科技的無電製冷塗層太陽光反射率、中紅外輻射率均高達95%,突破了傳統隔熱技術的瓶頸,這意味著更少的熱量吸收,和更強的散熱能力。
也就是說,創冷科技的無電製冷產品,不僅能反射太陽光,還能將內部熱量輻射出去,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
早期,這些塗層原料以貴金屬為主,價格昂貴,巴掌大的樣品成本就超1.8萬元,效能與使用壽命還不能兼顧。後來,研發團隊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及奈米顆粒代替了貴金屬,在效能不變的前提下,將產品壽命從1個月提升到了10年,產品成本也大幅降低。
朱毅豪認為,獨家的無電製冷技術,是創冷科技立足市場的壁壘。創冷科技的產品成本低且耐用,使用壽命在5-10年,投資回報週期在1-3年。“我們的應用成本僅為其他同類材料的1/5,但反射率和輻射率行業領先。客戶2-3年省下的電費,就能覆蓋材料和施工成本。”
另外,創冷科技的塗層適應性很強,可以用在建築物表面、裝置櫃、變壓器、儲罐、管道、充電站、冷鏈集中箱、倉庫、光伏背板上,助力建築降溫以及工業節能。
為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創冷科技還對產品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中東地區風沙大,溫差明顯,就對塗層進行了抗開裂、抗風沙調整。東南亞地區雨水豐富,塗層易浸泡脫落,創冷科技就提升了塗層的防水效能。
2022年6月,創冷科技和恆隆地產合作,對旺角家樂坊商場機房進行改造。
創冷科技塗層在家樂坊商場的應用
旺角家樂坊商場是香港人流量最大的地標建築之一。為了保障商場執行,商場機房的空調系統全年無休,持續執行下機房區域能耗高、支出大。創冷科技在機房上方天台塗覆了無電製冷塗層,顯著緩解了空調系統的能耗壓力,最高可實現42%的節能效果,每平方米塗層每年預計可節省數百度電。
家樂坊專案讓創冷科技迅速打開了知名度。2023年春節期間,迪拜最大房地產商邀請創冷科技參加地產科技比賽。在200多家科技企業中,初出茅廬的創冷科技拔得頭籌,獲得了在迪拜購物中心應用的機會。使用無電製冷塗層後,迪拜購物中心表面最高降溫17.5度,能耗減少20%。
創冷科技塗層在迪拜購物中心的應用
成立3年,創冷科技已經完成200多個專案,覆蓋了全球20多個國家地區的建築、電力通訊、化工、新能源、物流、儲糧、光伏等行業客戶,塗覆面積超38萬平方米,節省能源超600萬kWh,累計減碳超500KG,相當於種植了近35萬棵樹。

進入成長飛輪

有房地產客戶曾問朱毅豪:夏天工人容易中暑,能不能把材料刷在工人衣服上?
這個問題給朱毅豪帶來了啟發,創冷科技於是投入研究,研發出了一種無電製冷的紡織材料。朱毅豪透露,將在今年夏天推出無電製冷紡織材料樣品,之後該材料計劃銷往面料品牌方,應用在戶外運動服裝系列。
同時,創冷科技正在建設完善無電製冷產品生態體系,加速推進製冷車漆、瓷磚及多元產品的商業化程序,把無電製冷產品推及到生活各領域。
無電製冷膜
在商業進展之外,創冷科技團隊致力將技術推向基層,讓更多居民受益。
在中國香港,因為土地資源緊缺,很多人居住在將一個大房間分割成的劏房裡。
炎夏,劏房酷熱難耐,長時間啟動空調,也成為一項不小的家庭支出。朱毅豪聯合了香港的基金會、深水埗社群組織等機構,免費給老舊居民樓塗覆無電製冷塗料,幫助居民降低室內溫度。
在為深水埗社群改造期間,朱毅豪瞭解到,一家四口住在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劏房裡,孩子熱到產生情緒病,不願上學。而創冷科技的產品減輕了電費負擔、降低了室內溫度,讓他們的生活環境更舒適。
聯想到自己的童年經歷,朱毅對此感觸頗深,團隊決定繼續擴大公益專案規模。如今,這類公益專案,創冷科技已推廣到了大灣區、四川、新疆、湖北等國內省份和地區,以及馬來西亞等國家,塗覆面積超6000平方米,惠及數萬居民。朱毅豪表示,團隊目標是在未來10年內,聯合更多生態夥伴,力爭將無電製冷技術惠及更多居民。

朱毅豪對無電製冷產品進行檢測
朱毅豪判斷,全球氣溫仍在曲折上升中,無電製冷材料市場的規模只會越來越大。
貝哲斯諮詢調研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隔熱材料市場容量達4745.91億人民幣,預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7883.2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8.94%。在傳統隔熱材料市場中,無電製冷材料還有很大的替代空間。
“我們在不斷拓展新產品,在新的領域投入使用。每個新產品從落地應用到爆發,需要3-5年。憑藉豐富的產品線,未來5-10年中,都將是我們的快速成長期。”朱毅豪說道。
從 2022 年至 2024 年,創冷科技的營收每年均以近10倍的速度增長。創冷科技創始人朱毅豪預計,2025 年公司營收將繼續翻倍增長,實現新的突破。

未來幾年,創冷科技會聚焦無人機、新能源等先進製造裝置。“我們正在與不同的生態夥伴研究,如何將材料應用到不同工業領域的先進裝置中,包括AI硬體、機器人應用等相結合,探索更創新的結合。”朱毅豪認為,隨著新一代先進製造裝置的應用,創冷科技的發展會再上一層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