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CTV國際時訊5月10日報道,連日來,美國多個港口貨運量大幅下降,停泊的貨船減少。5月8日在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這意味著美國損失的錢少了。他還認為不做生意的話情況會更好。所以,放緩是好事,不是壞事。
美國太平洋商船協會主席邁克•雅各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對外貿易支援了美國製造業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業務需求和工作崗位。每實現100萬美元的進口,就會為美國經濟總量貢獻200萬美元,並支撐12個美國國內就業崗位。


特朗普談關稅:
最低基線是10%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宣佈與倫敦達成“歷史性”的妥協,特朗普表示“非常高興”宣佈這一協議。
據參考訊息5月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8日報道,與英國達成協議後,美國表示對世界徵收10%關稅是新底線。
另據券商中國,特朗普週五表示,他將“始終”對貿易伙伴徵收至少10%的關稅,但隨即又迅速補充稱“不排除例外情況”。“你始終會有一個基線。”特朗普當天在白宮對媒體表示。“當然,也可能有例外。有時候,某些國家為我們做了特別的事情,那就另當別論。但基本上,最低基線是10%,有些關稅會遠高於這個水平,達到40%、50%或者60%。”
週四美英公佈框架協議後,美國仍維持對英國商品10%的基線稅率。對此,美國政府官員堅稱,特朗普將繼續在所有進口商品上設立至少10%的關稅,以應對貿易逆差並推動美國製造業發展。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9日早些時候也表示:“特朗普決心繼續執行10%的關稅基線。我剛剛與他交流過。”
據參考訊息報道,如果一年前被告知美國將對其最老牌、最堅定的盟友徵收10%的關稅,你會以為兩國之間出現了嚴重問題。但現在,兩個國家都稱讚這是一個好結果——股市似乎也做出同樣反應——這表明情況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
美國現在是一個高關稅且奉行保護主義的國家。對貿易協定的評判不是看貿易壁壘降低多少,而是看上升多少。曾在拜登總統任內擔任貿易談判代表的埃弗科國際戰略和投資集團分析師薩拉·比安基8日在致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10%的基準線將保持下去——如果英國都沒有將其降至零,那麼任何國家都不太可能做到。”

美國保稅倉庫諮詢量暴增
美國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一個月來,重創美國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嚴重擾亂全球正常的經貿秩序。美國商界警告,如果特朗普政府不趕緊調整關稅政策,美國可能出現“破產潮”。
據美媒報道,特朗普急劇變化的關稅政策意外“帶火”了美國的保稅倉庫。業內人士介紹,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實施一個月來,有關保稅倉庫的諮詢量從通常每月一到兩個電話,猛增到一百多個。


加州州長:當前關稅政策“可能
令美國喪失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日前在社交媒體釋出的影片中抨擊美國聯邦政府,他表示,美政府當前關稅政策“可能令美國喪失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
紐森日前向全美髮布一則時長30秒的影片。影片中,他批評美政府關稅政策導致美國進口受阻,直接影響普通人日常生活。“幾個月後,人們會缺學校書包、缺聖誕玩具。關稅將令美國家庭雪上加霜。”
紐森表示,作為美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州,加州在全球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正是因為加州致力於“減少貿易壁壘和為美國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但當前關稅政策正在損害這一切,導致物價上漲、港口停滯。
本屆美國聯邦政府就任後,紐森多次就關稅政策批評聯邦政府,坦言加州深受關稅之害。加州也是美國首個針對聯邦政府關稅問題提起訴訟的州。

“這太瘋狂了”
加民眾入境美國被額外檢查
據央視新聞5月10日援引加拿大媒體報道,連日來,在美加邊境地區,許多加拿大過境民眾會受到美國海關人員的額外檢查。總檯記者在加拿大與美國邊境看到,過境車輛排起了長隊。很多民眾表示,過境時間比以往更長。
據加拿大媒體報道,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聲稱,在美加邊境地區對過境的加拿大人員進行額外檢查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受此影響,過境等候時間大幅延長。

許多民眾表示,美國此舉難以置信,並稱額外檢查嚴重耽誤了他們的行程。

過境人員:這太瘋狂了。我認為美國海關人員真的開始盤問入境的人了,因為我的導航顯示,今天排隊過境大約要一個小時。
許多過境民眾還表示,受近期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影響,各種成本上漲,加拿大民眾的生活、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過境人員:我在科技行業工作,我們現在只能向客戶保證一週的價格,因為價格取決於其他成本的上漲。

過境人員:現在在加拿大境內乘飛機去美國東海岸或其他地方旅行太貴了,特別是現在的生活成本和所有花費都上漲了。

特朗普提議對百萬富翁加稅
據中國新聞網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8日報道,在拒絕徵收“百萬富翁稅”僅15天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在重新考慮一項新的稅收結構方案,將年收入超過250萬美元人群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37%恢復到39.6%。
報道提到,特朗普在是否對富人加稅問題上態度反覆。如果國會批准此次提議,意味著美國頂層稅率又回到了特朗普2017年減稅之前的水平。
編輯|程鵬 杜波
校對|趙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參考訊息、券商中國、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