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航運|美森對關稅戰以及集運市場的最新觀點

0/ 我是最航運丹尼斯,中美關稅談判的首次高層接觸目前還沒有進一步訊息放出,到時可以看下雙方簡報的版本。 續 最航運 | 馬士基:今年離紅海復航還很遠,但需求更加不確定難以預測!,今天看下美森的觀點。
1/ 問:“Matt,這一季度有很多變動因素。但如果我們關注越南及其周邊地區,你們在那邊進行了擴建。我好奇的是,那邊的運力有多大?我記得你說這個季度啟動了第二條直航服務?考慮到那邊的基礎設施我們不是特別熟悉,如果這兩條直航航線真的擴大了運力,相較於中國出貨量的下降,你們可以從中獲得多少增量?也就是說,從你們目前的佈局來看,是否有能力透過拓展新市場來對沖中國市場的疲軟?
Matt Cox這是個好問題,謝謝你。首先,我想說的是,目前從越南出發的貨量大約佔我們每週貨運量的20%左右,這在最近開通胡志明服務後已經體現出來了。我們確實有能力進一步擴大這個比例——我們的亞洲支線船合作伙伴隨時可以換用更大的船舶來滿足需求,並確保能接駁上海的主幹航線。所以,如果市場有這個趨勢,我們的擴充套件能力是很強的。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點是,越南自身增長非常快,這其實也呼應了我在開場陳述中提到的“China Plus One”戰略——這個戰略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為了降低風險而推行的。越南因此實現了相當大的增長。但與此同時,越南也面臨許多快速增長經濟體常見的問題,比如電力短缺、勞動力短缺(無論是在北部還是南部)。在這次重大關稅變化之前,他們就已經很忙了。所以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產能並非易事。但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們會跟著客戶走。如果客戶把生產轉移到越南,我們也會跟隨過去。所以可能我講得有點多,但我們的確具備擴張的能力。另外一點是,胡志明的新航線也很好地接入了柬埔寨——那邊的製造業近年來增長也非常快。所以我們還是那句話,客戶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
追問:這很有幫助。關於這些透過上海的中轉貨物以及中國集裝箱出口趨勢,能否確認一下,目前季度迄今中國出貨量下滑30%是直接來自中國的?還是說包括了越南增長的一些正面效應?
Matt Cox是的,我覺得從一開始來看——我們能用來推測的資料點其實很少——但實際上,在越南的所有起運港最初我們都看到貨量下降,因為當時大家對關稅是否取消、甚至那些臨時關稅是否會持續都還不確定。所以一開始,我們從所有起運地看到的都是貨量下滑。但接下來幾周,越南的出貨量有所回升,部分原因是我們新增了胡志明航線。現在這些出貨量已經恢復到了討論關稅之前的一般水平。
再追問:明白了。最後一個問題,不好意思我今天關注得比較短期。我知道你們可能不想具體量化歷史價格走勢。但考慮到市場波動很大,而且你們對二季度貨量也披露了更多資訊,能否談談目前運價的變化?你們在市場上看到了哪些運價壓力或調整動作,尤其是應對關稅和貨量下滑方面?
Matt Cox:嗯,我覺得目前情況比較混亂。先講講市場動態,再說說Matson的情況。我們看到國際海運承運人取消了大量航班,以應對貨量減少,同時也是在調整運力來適應當前的需求下降。 有些船公司在努力削減運力的同時也守住了運價;另一些則在非中國起運地提高了運價;也有一些情況下,市場價格下跌了,這些我們可以透過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來觀察。總的來說,現在一切都還在即時變化中,市場仍處於適應新常態的初期階段,所以整體是比較混亂的。 就Matson而言,我們在之前的講話中提到,我們預計第二季度和全年都會出現運價和貨量的雙下降。雖然我們仍然維持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價格優勢,但我們的價格走勢仍會隨市場整體方向而變化。  
2/ 問:考慮到中國出口量大幅下滑,你們是否會像農曆新年期間那樣,考慮臨時取消一些MAX航線的班次?
Matt Cox: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我覺得關鍵要看這段低谷會持續多久。我們一貫的品牌理念是“絕不取消任何一個航次”,因為我們認為再過四到八週,許多客戶囤的貨就會耗盡,屆時他們的貨物還是得動起來。我們瞭解到,現在製造商、進口商和零售商之間正在積極溝通,商討如何分擔新增關稅的成本。客戶都不願意看到貨架空著,只要能避免這種情況,他們就會努力補貨。所以我們預計很多貨會在最後一刻緊急出貨。市場的供需正在動態變化,需求模式也經常波動。而我們的目標就是——在客戶回顧這段混亂時期時,他們會想到Matson一直是“準時到港、從不跳航”的代名詞。當然,如果未來的經濟環境真的惡化到我們必須調整,我們也會進行評估。但至少目前,我們完全沒有這種打算。
追問:明白了,聽起來很合理。雖然時間還很短,但自從上週“免稅門檻(de minimis)豁免”被取消後,你們有沒有看到什麼變化?或者你們預期會出現哪些變化?
Matt Cox:是的,你可能也看到了相關的公告。比如Temu宣佈停止了從中國發出的直郵業務。他們現在的戰略是更像亞馬遜,從“海外直郵”轉為“本地倉發貨”的模式,也就是把貨物提前運到美國,在當地倉庫或配送中心進行派送,而不是空運直達。 因此我們觀察到,Temu轉型後,空運需求有明顯下降。同時我們也看到,這部分電商貨量正在逐步轉向海運。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長期機會,尤其是在跨境電商持續增長的背景下。 所以到目前為止,這就是我們在免稅政策變化後最明顯的觀察結果。
3/問:剛才關於“免稅門檻”(de minimis exemption)的討論很有意思。我有幾個追問。雖然現在還早,但從長期來看,你是否認為這其實是一個機會,能夠更穩定地從空運手中奪取一部分市場份額?你們現在的思路是否是往這個方向考慮的?
Matt Cox:是的,我個人認為,“免稅門檻”這項政策不會在未來與中國的任何談判中被重新恢復。我覺得它不會再回來了。而原本建立在這個政策上的商業模式,也將因此被迫調整。 這項政策的取消,實際上就等於堵上了一個“漏洞”,必然會讓更多的電商貨物轉向海運市場。而在這些電商貨中,有一部分是像我們其他電商客戶一樣,即使需要快速補貨,也仍然會選擇海運。因此,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個機會。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是空運市場會如何重新調整,因為短期內,空運市場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運力過剩,那部分運力也需要重新尋找方向。 所以是的,我認為這次變化是長期性的,對我們這些海運承運人來說,是一個新的機會
追問:明白了。還有一個跟進問題。你們提到,自從4月份宣佈加徵關稅以來,中國出口量下降了大約30%。這才過去4、5周的時間,情況發展得很快。從你們的角度來看,尤其是中國到美國的航線,你們有沒有觀察到什麼新變化?比如說4月初那幾周幾乎停滯了,但最近一兩週有沒有出現什麼轉變?
Matt Cox:是的,我可以做一些大致的評論。但我想強調,這個“30%下降”只是某兩週的平均值,不能機械地套用到全部時段。根據我們的瞭解,目前零售商、進口商和製造商之間正在密集地展開溝通,重新商討價格,討論在新的關稅下,什麼貨可以繼續動、誰承擔成本、成本如何最終傳導到消費者。這些談判正在進行,一旦取得進展,貨就會開始動起來。我們也從行業媒體上注意到,一些大型零售商(比如那些大型連鎖店)此前是完全暫停出貨的,現在也開始恢復發貨,指示貨物重新上路。所以我認為貨物終究還是得動的——貨架上得有貨可賣。我們認為,只有當關稅政策塵埃落定、達到某種“穩定狀態”之後,市場才會真正恢復正常。但在此之前,還是有貨在動,而且動得越來越多。
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即將進入傳統的旺季。舉個例子,比如泳衣製造商,泳衣銷售季節很短,如果在這段時間內不盡快發貨,整個銷售季就錯過了。還有像返校季(back-to-school)這些季節性的需求,貨品都是提前幾個月就下單的,不可能因為短期波動就徹底取消。第二,零售商與其他參與方必須快速達成妥協,達不成也要邊談邊走。所以說,儘管整體貨量還沒完全恢復,但我們確實看到貨物在慢慢恢復運輸。我們希望關稅政策能儘早明朗,這樣貨運市場才能迴歸常態。
4/問:感謝你們,也感謝你們對當前情況坦率的回應。首先,能否談談你們是否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影響?我知道你們提到了越南的“集貨區”(catchment basin)以及接收貨量的計劃,也說不會取消航次(blank sailings)。但在成本方面,是否還有其他可控的措施或可調節的槓桿來抵消目前的影響?
Matt Cox:是的。我們考慮的問題是:這場變化會持續多久,以及一旦恢復會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做了美國每家公司都在做的事——審查資本支出,看看哪些可以推遲;實施招聘凍結;削減開支水平。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來應對當前情況。我們希望美國經濟可以避免衰退。如果最終面臨衰退,我們還會考慮其他成本方面的應對措施。我們也有多年經驗,知道該怎麼做。 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做一些“顯而易見”的調整,同時保留恢復業務的靈活性。你還記得在疫情期間,當市場恢復正常時,活動會迅速反彈,我們希望屆時能迅速恢復運力以把握機會。變化持續時間越長,反彈就可能越強烈。我們不希望因為裁撤過快而在恢復時措手不及。我認為我們在疫情期間沒有取消航次,這一點贏得了客戶的信任。長期來看,這種信任是有價值的。 因此,我們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不會做出永久性決定。每家公司都在做靈活調整,我們也在做大量計劃、戰略和情景分析。一旦需要做出明確的應對措施,我們也不會猶豫。
追問:好,我大概知道答案了。不過還是想問一下——你提到4月份的運量同比下降了30%。能否從你們的海運業務來看,這對經營利潤意味著什麼?
Joel Wine:我是Joel,這個我來回答。我們不會給出具體數字。你提到的30%下降是同比資料,是4月的資料。 最好的方式是:看看我們去年第二季度的財報資料,假設今年4月同比下降30%,然後根據你對本季度餘下時間中國業務的預期做出估算,同時疊加其他因素的影響。這樣你就可以大致計算出合併經營利潤的影響了。這是最合理的思考路徑。
Matt Cox:我補充一點——我們目前還不確定這個30%的下降會不會逐步恢復。也不清楚中美是否會暫停徵收關稅,或者是否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回撤。這些變化都可能在本季度內發生,從而影響結果。 所以說,目前大家的“水晶球”都是模糊的。但如Joel所說,用代數的方法去理解和預估,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再追問:明白了。那我最後再多問一個小問題。你們之前提到中國出口量中有20%是來自越南的貨物,那有沒有考慮從越南直接發船?
Matt Cox:有的,Ben。我們認為,目前和區域內可靠的支線船公司(feeder partners)合作,能讓我們從海防(Hai Phong)和胡志明(Ho Chi Minh)透過中轉在上海出發,以最快速度將貨物送到美國西海岸。 雖然我們當然有能力自己部署船隻直接從越南出發,但我們目前的支線安排已經能“魚與熊掌兼得”:既能保留海防和胡志明的最快連通性,又能維持與長期合作港口的緊密關係。這些合作港口為我們提供了極佳的服務。換個方式說,目前越南的大型港口擁堵嚴重,而我們在那裡的關係沒有那麼牢固。如果我們派自己的船直接過去,可能還不如現有支線服務那樣高效穩定。因此,我們選擇繼續透過支線方式來操作。
5/ 邀請參與最航運的一起捐,為鄉村孩子籌集愛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授漁計劃鄉村助學》 一起積累福報。 最航運文章讚賞自2025年3月12日植樹節開始轉為公益捐助後即將突破累積1萬小小的里程碑,謝謝大家支援,廣結善緣,利他共好。每個人做一點點,世界就會改變很多。

今天到此明天再見最航運,讓一部分人先看到行業未來!我的微信 forclear歡迎航運物流產業鏈的公司廣告合作,也歡迎諮詢個人業務包括深造學習、健康保障、養老年金方案等的私人定製。此外,有興趣加入最航運知識星球的可透過以下海報連結,非終身學習長期主義者慎入,選擇終身版或年費版加入,然後,加我微信 forclear,即可順帶加入微信學習交流群作為額外的互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