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訪華了,其團隊異常豪華,攘括軍、政、經、商的最高階官員和要員。
5月16日,普京訪華,隨行人員有俄羅斯國防部長安德烈·別洛烏索夫、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謝爾蓋·紹伊古和總統助理尤里·烏沙科夫。
另外,普京還率領一個大型貿易代表團,成員包括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和俄羅斯央行行長埃爾薇拉·納比烏林娜。代表團其他成員還有俄羅斯儲蓄銀行執行長格爾曼·格列夫、商界人士奧列格·傑裡帕斯卡、俄羅斯外貿銀行行長安德烈·科斯京、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諾瓦泰克公司董事長列昂尼德·米赫爾松。

可以說,普京的這次訪問所動用的高級別官員數量在世界外交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除了留了幾個重要官員“看家”外,能來的高階官員幾乎都來了。
普京為何要帶著如此多的高階官員訪問中國?
我相信幾乎所有人都能說出來其用意:現在俄羅斯和西方几乎徹底割裂了,整個西方都在制裁俄羅斯,而且歐美還在逼迫世界上的其它國家跟隨著它們制裁俄羅斯,所以俄羅斯面臨的壓力異常大。中國是“不聽從”、不懼怕西方壓力的大國,而且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鄰居”,只要中國不站在俄羅斯的對立面,那麼俄羅斯就不會被歐美壓垮。
中國需要龐大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氣等),俄羅斯有;中國需要龐大的糧食,俄羅斯有……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羅斯的這些商品很難賣出去,而這些恰恰都是中國所需要的。
俄羅斯需要各種生產生活必需的商品,而中國全部都有,小到一雙襪子,大到汽車、大型客機等,中國全部都有,而且只要錢到位,我們幾乎可以不限量的提供。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說誰更加需要誰?
沒有中國的支援,俄羅斯就算不崩潰,也會異常難受。但是,沒有俄羅斯,中國也不過就是少賺些錢而已。
很顯然,俄羅斯更加需要中國,而不是我們離不開俄羅斯!
既然俄羅斯更加需要我們,那麼毫無疑問,在中俄合作的過程中,我們肯定是處於極為有利的位置的——既然我們處於有利位置,那麼我們就可以“獅子大開口”,可以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或附加條件。
感情歸感情,生意歸生意!
正是因為俄羅斯更加需要中國,而且是全方位的需要中國的支援,所以雙方的《聯合宣告》涵蓋的方面非常多,全文達到了12000多字。
我也看了《宣告》的全部內容,其中有兩個方面引起了我的重點關注:
——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機制框架下成立中俄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開展北極開發和利用互利合作,保護北極地區生態系統,推動將北極航道打造成為重要的國際運輸走廊,鼓勵兩國企業在提升北極航道運量和建設北極航道物流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合作。深化極地船舶技術和建造合作。
——積極支援地方合作和邊境合作,擴大兩國地方間全面交流。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優惠制度框架下按照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加強投資合作,開展工業、高科技產業合作生產。遵循睦鄰友好、尊重國家主權的原則共同開發黑瞎子島(大烏蘇里島)。加快協商《中俄船隻在黑瞎子島(塔拉巴羅夫島和博利紹伊烏蘇里斯基島)地區周圍水域航行的政府間協定(草案)》文字。雙方將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就中國船隻經圖們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開展建設性對話。

下面我們就重點說說這兩個方面。
我們先說說“北極航道”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現在全球氣候在不斷地變暖,北極的冰雪覆蓋範圍正變得越來越小,北極成為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正在成為現實。
根據NOAA科學報告顯示,北極地區地面平均氣溫不斷上升,其速度至少是全球氣溫上升速度的兩倍,甚至可能更快。

目前,北極的冰蓋範圍在不斷地變小。根據研究北極氣象的學者Jennifer預測,到了2040年前的某個夏天,北冰洋上的冰層可能完全消失,這要比10多年前預測的倒計時,提前了整整60年!

事實上,不用等北極冰蓋完全消失,現在就已經具備了開發北極航道的條件了——在破冰船的協助下、在天氣較熱的夏季,北極航道就具備通航條件。
北極航道具有非常強的商業價值和政治意義。
北極航道的路程大概是15000公里,與蘇伊士運河路線相比,少了5000公里,能節約15天左右的時間——走北極航道要35天左右,走蘇伊士運河要50天左右。
路程少,意味著消耗的燃料更少;節約時間,時間就等於金錢。
很顯然,北極航道具有非常大的經濟價值。

既然如此,北極航道為何遲遲無法開通?難道僅僅只是因為北極冰蓋的問題?
當然沒有那麼簡單。
主要原因還是:北極航道涉及國家比較少,沒有足夠多的港口進行各種物資補給。
大家看下面的圖:圖中的藍點就是港口分佈圖。

從這個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走北極航線,那麼一路之上幾乎沒有任何港口可以補給燃料、食物,更不可能半道停下歇腳。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一些散裝船走北極航道,即使從經濟利益角度計算,也不划算。
一輛公交車,如果只有起點或終點,你覺得它能盈利嗎?公交車之所以能盈利就是因為它在起點和終點之間還有很多站點,而每個站點都可以上下人。
同樣的道理,一艘從中國出發、目的地是荷蘭的貨船,它可以在越南下一部分貨,然後上一部分貨;到印度再下一部分貨,再上一部分貨……但是,如果你走北極航道,雖然路程短了、時間短了,但是運輸的貨物總量也少了很多,不划算。
那麼是不是說北極航道就沒有意義了呢?
當然不是!
從起點到終點,你可以坐公交到達,但是你也可以坐長途客車。
有些大宗商品是不需要沿途上貨或卸貨的,它只有起點和終點。
比如,俄羅斯通向中國的石油運輸船、糧食運輸船。這樣的貨船走北極航道無疑是更划算的。
以前北極航道為何不能大規模地啟用?其根本原因就是中俄之間的貿易量沒有那麼大。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中國商務部資料顯示,2023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2401億美元。提前達到20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而在2019年,兩國貿易額為1110億美元。俄羅斯副總理安德烈2023年曾表示,到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達3000億美元。

如此大的貿易額,而且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就讓北極航線的價效比得到巨大的提高。
除了經濟意義外,還有非常大的政治意義。
大家也知道,現在美國為了對付我們,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大家想想,一個小小的胡塞武裝就能讓歐美國家的一些貨船不敢走蘇伊士運河,不得不繞道南非好望角……你覺得美國有沒有能力像胡塞武裝那樣切斷海上運輸通道呢?如果那樣,我們怎麼辦?

美國在中東地區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只要給一些恐怖組織或海盜一些相對比較先進的武器,然後逼迫一些國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完全有能力中斷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聯絡或讓中歐貿易成本急劇增加。
以前就傳出過新聞:索馬利亞的一些海盜是受到美國的指使的。

所以,北極航道不僅僅有經濟價值,還有非常強的安全價值。
現在反俄羅斯的國家非常多,而俄羅斯的貨船需要經過那些國家的海域,有些國家也可能會針對去往俄羅斯的貨船發動襲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北極航道就更有戰略意義
了。
這件事,俄羅斯肯定是有求於中國的。
為什麼這麼說?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開通北極航道就需要中俄之間必須簽訂鉅額貿易量的長期協議。
這個不難理解。中國需要大量糧食,但是賣糧食的國家很多,我們沒有必要都從俄羅斯進口。現在俄羅斯需要中國,所以它可以大量低價出售中國糧食,我們也願意買。但是,將來俄烏戰爭結束了,俄羅斯不願低價賣我們糧食怎麼辦?還有,俄羅斯把港口等各種配套都建設好了,結果中國不買它的糧食了,港口不就廢棄了?
所以,無論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都需要和對方簽訂長期協議,而且貿易量必須要大,如此才有開通北極航線的意義。
很顯然,中國對俄羅斯是有優勢的,俄羅斯的商品只能賣給中國,而中國則不一定需要購買俄羅斯的商品。所以,這個長期協議一定對中國有利。
第二,俄羅斯需要中國協助建設港口,中國必須要佔有一些港口的運營權。
中國是這個世界上港口最多的國家,港口建設能力和運營能力是非常強的,俄羅斯想要建設大型港口,只有中國能幫助它——中國的建設成本肯定是最低的,運營能力肯定是最好的。

中國獲得北極航道港口的運營權或部分股權有什麼意義呢?
除了為我們自己爭取到利益外,還可以在一些關鍵時刻“勒索”一些東亞、東南亞國家。
假設中東地區打起來了,海上運輸通道被切斷了,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通往歐洲的海上路徑被切斷了,是不是要走北極航道?到時,我們可以跟著俄羅斯“獅子大開口”,從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毫無疑問,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中俄必將加快北極航道的建設,而我們必會獲得遠比以前更加優越的條件。
下面我們說第二個問題:圖們江的問題。
在中俄《聯合宣告》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雙方將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就中國船隻經圖們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開展建設性對話。
這個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它直接關係到東北出海口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下中國的全景地圖,大家注意我們劃紅圈的地方:

我們把紅圈部分放大:

大家發現問題沒有?
紅圈部分,我們的領土竟然是一條線!
領土不是封閉的嗎?怎麼可能會是一條線?
這條線其實就是圖們江的一部分。

中國的領土上有這麼一條線是什麼意思?
意味著:中國擁有圖們江的使用權。
這條線是如何來的呢?
1858年清政府被迫和俄國簽訂喪權辱國的《中俄璦琿條約》,將吉林省與日本海之間的15公里領土割讓給了俄羅斯,從而使中國失去了通往日本海的海岸線,無法利用圖們江進入日本海。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濱海地區近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被沙皇俄國佔領,1886年中俄在勘測日本海沿岸最後一段邊界時,中方據理力爭,把界碑從距圖們江口46裡外移至30裡,並取得沿圖們江俄羅斯一側出海的權利。

現在的問題是什麼?
這條江涉及到三個國家,中國、俄羅斯和朝鮮。
我們不談感情,就從利益角度上來分析:假設你是俄羅斯人,你會願意讓這條江給中國使用嗎?
肯定不樂意啊,誰希望自己的鄰居強大啊?
所以,中國雖然擁有這條江一半的使用權,但實際上,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利用——這背後自然就有俄羅斯的“黑手”。
當然了,除了政治因素外,還有現實問題。
圖們江入海口的水深只有3.5米,而大型貨輪需要至少10米的水深才能航行。此外,圖們江下游的俄朝鐵路大橋也不夠高,僅有7米高,這意味著只能通行300噸以下的小船,而不能通行商業執行的船隻。

現在中俄在《聯合宣告》裡面提到這個問題了,那就說明:要麼是中國逼迫俄羅斯同意,要麼是俄羅斯主動向中國示好,不再阻止中國使用這條江了。
沒有了俄羅斯的阻礙,以中國的實力,分分鐘建設一條又高又大的大橋,很快就能將圖們江加深到10米以上,那時,東北的貨物就可以透過這條江運輸到世界各地,世界的商品也可以透過水路進入東北!
很顯然,這對東北是一個大利好。
《中俄聯合宣告》長達12000字,涉及方方面面,我們僅僅從這兩條上就可以看到中國獲得的巨大利益,而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這一次,中國獲得的利益遠比大家在新聞裡看到的要更大。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以前,我們要看俄羅斯的臉色,現在得俄羅斯看我們的臉色了!
—–全文到此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原創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