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一早盤,英偉達 ( NVDA ) 股價下跌逾 16%,導致晶片股和大盤遭遇拋售,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英偉達股票跌至紀錄高位。

而讓英偉達跌下神壇的,正是DeepSeek。
幾周前,中國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 DeepSeek 釋出了其開源人工智慧模型 DeepSeek-R1,引起了科技界的極大關注。

1月27日清晨,DeepSeek 應用登上了蘋果中國地區和美國地區應用商店免費 APP 下載榜的首位,在美國區更是超越了 ChatGPT,成為下載榜冠軍。

根據該實驗室撰寫的一篇論文,DeepSeek-R1 模型在多個基準測試中的表現優於 OpenAI 的 o1 和 Meta 的 Llama AI 模型等尖端模型。
考慮到該模型也是開源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並且與競爭對手相比,所需的計算能力要少得多。
其基礎模型的計算能力僅花費了 560 萬美元,而美國公司在人工智慧技術上花費了數億或數十億美元。
另外也有人持懷疑態度,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師們對DeepSeek的開發成本是否低於600萬美元表示懷疑,他們質疑這個數字是否忽略了之前研究和實驗的其他成本。

這在週一給市場,尤其是科技領域帶來了雪崩式的衝擊。
週一早盤,美國科技股遭遇重創。人工智慧晶片領先供應商英偉達股價在過去兩年中每年上漲一倍以上,但今天下跌了 12%。
谷歌母公司 Meta和 Alphabet、英偉達的競爭對手 Marvell、博通、美光和臺積電也均大幅下跌。
甲骨文、NuScale 和其他資料中心公司股價均大幅下跌。
Constellation Energy和Vistra這兩家與人工智慧電力建設相關的最知名衍生品公司,股價分別暴跌逾12%和19%。

國際市場也受到了影響。總部位於荷蘭的晶片公司ASML和ASM International在歐洲股市均大幅下挫。亞洲股市方面,包括Advantest和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在內的日本晶片相關股票普遍走低。
據Forbes報道,DeepSeek 重組了 AI 模型的基礎,強調軟體驅動的資源最佳化,而不是硬體依賴。
DeepSeek 的高效資源利用方法,可能促使人們重新審視依賴大規模計算資源投入的傳統 AI 策略。
在當前的 AI 熱潮中,Nvidia 是這一傳統方法的最大受益者,其 GPU 被廣泛認為是訓練和部署 AI 模型的首選工具。
過去兩年間,各大公司紛紛投入巨資構建 AI 模型,推動 Nvidia 在 2024 財年的收入增長超過 125%,達到 610 億美元,淨利潤率接近 50%。

如果業界開始從 DeepSeek 在其開源模型中使用的方法中汲取靈感,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對 AI 計算能力的需求降溫。
據鳳凰網報道,DeepSeek 的創始人梁文鋒擁有浙江大學資訊與通訊工程碩士學位,他領導的團隊以重視人才而著稱。
業內多位人士指出,DeepSeek 的獨特競爭力來源於其高度集中的優秀人才,且這些人才大多深耕中國本土市場。
儘管團隊規模較小,只有不到 140 人,但其核心成員幾乎全部來自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高校,鮮有海外背景。

令人矚目的是,團隊中許多成員仍是博士在讀,整體工作年限普遍較短,卻展現出強大的研發實力。
你認為DeepSeek會刺破美股AI行業的巨大泡沫嗎?歡迎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今日推薦
內容來源abcnews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