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DeepSeek暴擊美股,讓整個矽谷坐立不安

“東方神秘力量”暴擊矽谷,帶飛國內AI概念股。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月27日報道,今日,“國產AI之光”DeepSeek把美股“打爆”了。
DeepSeek這些天儼然一副“殺瘋了”的架勢,今日再創歷史時刻:力壓ChatGPT,登頂美區App Store免費榜,在國內App Store免費榜同樣位居第一。
美區App Store免費榜Top100中,DeepSeek和ChatGPT躋身前三,谷歌Gemini排第33名,其他明星AI聊天機器人App則了無蹤影。在TikTok被迫下架的空檔期,DeepSeek再度霸榜美國應用商店,展現出中國應用程式驚人的出海影響力。
市場迅速做出反應,剛被美國3.6萬億元“星際之門”AI巨型專案重振的納斯達克100指數迷你期貨,哐哐下跌超過300點。
這是中國AI帶給美國的最新暴擊。
在國內,DeepSeek也“刷屏”股市,AI智慧體、AI語料等概念股領漲。相關炒作亦是聞風而動,與DeepSeek關聯的股東、合作伙伴被相繼挖出,名單涉及浙江東方、華金資本等股權關聯方,浪潮資訊、中科曙光、潤澤科技、航錦科技等算力基礎設施供應商,拓爾思、科大訊飛、金山辦公等垂直領域合作方,南威軟體、並行科技等技術合作方,每日互動、卓創資訊等資料與生態合作方……
《黑神話:悟空》製作人馮驥專門發了篇小作文,盛讚DeepSeek“可能是個國運級別的科技成果”、“會讓你對當前最先進的AI祛魅”,讓知識和資訊平權“又往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他總結了DeepSeek做到的六大突破:強大便宜開源免費聯網本土
這個橫空出世的“神秘東方力量”,正憑藉這些突破在矽谷引起連連巨震,令許多頂尖AI競爭對手手忙腳亂。
就在兩天前,美國財經媒體CNBC針對DeepSeek製作了一期長達40分鐘的專題影片報道,標題為《中國新型AI模型DeepSeek如何威脅美國主導地位》。目前這個影片觀看量已經超過200萬。
評論有上萬條。其中一則高贊評論稱受夠了“威脅論”,任何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進步都是美國的“威脅”;另一則評論拿DeepSeek與OpenAI作對比,說DeepSeek開放開源,OpenAI卻封閉且保密,頗具諷刺意味。
應對來勢洶洶的DeepSeek,OpenAI CEO Sam Altman發文預告ChatGPT免費套餐將可用o3-mini。Meta被曝緊急成立4個作戰小分隊,層層拆解DeepSeek模型的技術秘訣。OpenAI等其他頂級AI公司的研究人員也一直在仔細研究DeepSeek模型如何做到更便宜高效。
DeepSeek成立於2023年5月,背靠國內對沖基金巨頭,因開源和低價而聞名,素有“AI界拼多多”“國產AI價格屠夫”之稱。
就在一週前,DeepSeek推出效能媲美OpenAI o1模型的推理模型R1,成本僅用了o1的一小部分,而且開源,API付費價格遠低於o1,App和網頁版均支援免費使用,還支援聯網搜尋。

  • 開源意味著只要你的電腦配置充足,你就可以用Ollama等應用把最大版本的R1模型下載到電腦本地,充分保護隱私和資料安全。

  • 你也可以把DeepSeek R1 1.5B版本部署到手機,讓它在手機本地的Web瀏覽器上流暢執行。

  • 免費使用意味著在聯網狀態下,你不用花錢,就能享受ChatGPT付費使用者每月花20美元、200美元才能使用的高階模型。

這讓大眾看到了真正的AI自由。
短短幾天之內,DeepSeek已經成為矽谷討論最多的公司,被視作“威脅美國AI巨頭”的存在。一些外媒將DeepSeek R1的問世比作“中國的ChatGPT時刻”,稱其“打破了美國在AI領域無敵的論調”,令整個矽谷嗡嗡作響。
矽谷頂級風投a16z的創始人Marc Andreeseen發文評論說,DeepSeek是“我見過的最令人驚歎、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作為開源,是給世界的一份意義深遠的禮物”。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客座教授吳恩達在第55屆世界經濟論壇上說對DeepSeek的進展印象深刻,微軟董事長兼CEO薩提亞·納德拉表態“必須非常非常認真地對待中國的這些進展”。
許多網友誇讚DeepSeek成為“新晉開源AI之王”,其影響就像安卓之於移動生態。英偉達高階研究經理兼GEAR Lab聯合創始人Jim Fan發文稱讚:“一家非美國公司正在讓OpenAI的最初使命繼續存在——真正開放、前沿的研究,賦能所有人。”Meta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說,DeepSeek的成功表明開源模型正在超越專有模型,開源將使每個人都從中受益。
在國內,DeepSeek R1的文筆已經風靡社交平臺。它能夠模仿不同語言風格,洋洋灑灑輸出各種奇妙的金句,寫出文采斐然的精彩文章,不過仍不能解決嚴重的幻覺問題。讓DeepSeek R1一句話辣評競品,它也能給出非常有梗的毒舌點評:
AI社群的活力被持續激發。軟體作曲家Riley Brown分享自己使用DeepSeek推理模型,在短短1小時內,建立了AI搜尋引擎Perplexity AI的克隆版。他說自己沒寫一行程式碼。
來自AI實驗室EXO Labs的Alex Cheema分享說,他把7臺M4 Pro Mac mini和一臺M4 Max MacBook Pro相連來執行DeepSeek R1,總記憶體496GB,利用EXO Labs的分散式推理和4bit量化來實現“在家AGI”。
Y Combinator執行長Garry Tan今日發文分享他的使用體驗:“經過幾次查詢後,DeepSeek搜尋感覺更加可靠,因為看到推理過程(乃至它對自己知道什麼和可能不知道什麼有多麼認真)會大大增加使用者的信任。”
此前一則在矽谷匿名八卦分享平臺Blind上釋出的訊息廣微流傳,稱Meta因DeepSeek的成功而陷入危機。另據The Information今日援引Meta員工訊息,Meta AI基礎設施主管Mathew Oldham等高管擔心Meta的下一代Llama旗艦模型的表現不會像DeepSeek那麼出色。
據說Meta生成式AI團隊和基礎設施團隊已經啟動4個作戰小分隊來剖析DeepSeek工作原理:

  • 小分隊1和2試圖搞清楚DeepSeek是如何降低訓練和執行成本的;

  • 小分隊3負責研究DeepSeek可能使用了哪些資料來訓練模型;

  • 小分隊4正在考慮基於DeepSeek模型的屬性重組Meta模型的新技術。

Meta計劃將從中吸取的經驗用於改進Llama。下一個版本的Llama可能將在本季度釋出,將包括多款模型。
“我們在開發過程中定期評估所有競爭模型,自從(公司的)生成式AI(團隊)成立以來,我們就一直這樣做。”Meta發言人Jon Carvill在一份宣告中說,“Llama一直是建立開源AI模型生態系統的基礎,我們對即將釋出的Llama 4擴充套件這一領先地位感到非常興奮。”
一些AI公司已經考慮轉向DeepSeek。
Together AI是一家幫助開發者執行和調整開放權重模型的AI公司。其聯合創始人兼CEO Vipul Ved Prakash說,過去兩週,他們每天都將DeepSeek模型的執行能力提高1倍,以滿足客戶需求;許多客戶已經從Anthropic的Claude 3.5 Sonnet轉向DeepSeek模型,用於AI程式設計。
企業級AI代理開發商SuperFocus的聯合創始人Steve Hsu一直在使用上個月釋出的DeepSeek v3模型,認為它的效能與為SuperFocus大部分生成式AI功能提供支援的OpenAI旗艦模型GPT-4相似甚至更好。他說SuperFocus可能會在未來幾週轉向DeepSeek,因為DeepSeek可以免費下載、在自家伺服器上儲存和執行,並將增加銷售產品的利潤率。
“DeepSeek效應”令美股陷入動盪,更給美國AI公司們帶來了空前緊迫感。
中國AI公司證明了用有限的計算資源,足以做出頂尖水平的模型。OpenAI估值已經高達1570億美元,如果不能確保在AI前沿賽道遙遙領先,又不能展現出顯著的投資回報率,如何證明其高估值和高開銷的合理性?
AI經濟效益懸而未決,而美國正計劃大舉砸錢投入AI基礎設施。就在上週,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宣佈OpenAI、甲骨文、軟銀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星際之門專案”,未來四年斥資5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建設新的AI資料中心。(特朗普宣佈AI巨型專案:3.6萬億!
今年早些時候,微軟宣佈將投入800億美元用於AI資料中心建設。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也在上週發文,稱今年將是“AI決定性的一年”,Llama 4將成為領先的SOTA模型,Meta正在建設一個2GW+資料中心,將擁有超過130萬塊GPU,計劃今年將600億~650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
記者Holger Zschaepitz評價DeepSeek可能是對美國股市的最大威脅,因為該模型引發了對數千億美元資本支出的效用的質疑。Garry Tan則認為DeepSeek的成功對美國競爭對手有好處:“如果訓練模型變得更便宜、更快、更容易,那麼對推理(實際使用AI)的需求將增長和加速得更快,這確保了計算的供應將被使用。”
在今年7月接受《暗湧》採訪時,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曾談道,DeepSeek押注了三個方向:一是數學和程式碼,二是多模態,三是自然語言本身。他認為過去三十多年IT浪潮裡,中國基本沒有參與到真正的技術創新裡,隨著經濟發展,中國也要逐步成為貢獻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車。
股市的激烈波動或許短暫,通往AGI的發展路徑也尚不明晰。但顯而易見,DeepSeek R1正在改寫AI遊戲規則。它所代表的中國AI開源力量扇動翅膀,已經在全球科技產業颳起影響深遠的颶風。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