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M都10萬保金獎了,還有沒有必要參加?

生物最近幾年成為申請美國大學最熱門的專業之一,那麼有關生物的競賽就也隨之熱起來,其中就有最熱門的iGEM競賽。
最近就有家長問SAT君:“iGEM都10萬保金獎了,還有沒有必要參加?”

其實有這種困惑的家長並不少,甚至有個別國際部把iGEM當成學生規劃的主要活動,舉全校之力來選拔,被選上的就覺得名校offer勝券在握了,落選的家長好像孩子已經前途無望。其實這種行為嚴重偏離了“個性化”規劃的本質,家長不必為此焦慮。今天SAT君就給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觀點。

先說下SAT君的觀點:SAT君並不推薦美本的學生盲目參加iGEM競賽,原因如下:
1、iGEM是組隊賽,

很難在組隊賽中體現出個人表現和特點,體現學術水平不如IBO、USABO這麼直觀。如果是“蹭”競賽,可以參加,真正衝前10名校的學生慎重。

2、比較佔用時間。iGEM需要6-12個月的準備和參賽時間,週期較長,而對於高中生來說,最缺的就是時間,花費這麼多精力來做一個活動,顯然價效比不高。
3、費用比較高。參賽需要試驗材料費、報名費、課外輔導費(沒有找輔導老師,高中生幾乎不可能獲獎),以及出行費用等,整個競賽下來,無論有沒有獲獎,10萬人民幣兜不住。
4、競爭難度高

。這項比賽主要參賽者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高中生是少量,競爭比較激烈,市面上的競賽輔導最終大部分都是“代勞”,單純比拼學生自身實力,獲獎可能性非常渺茫。

為一個不確定能否拿到的獎項,花費時間、金錢,是一個有點冒險的投資。
這也是“保獎”為什麼這麼有市場的原因,因為確實難獲獎,很多家長就開始走“捷徑”了。事實上,因為“保獎”被騙的學生也更多,家長這個截圖曝光是少數,大部分被騙的學生是不會“自爆”的。
如果真想體現自己的學術實力,比較推薦參加IBO、USABO、中國生物聯賽等競賽;或者,找一位導師,在實驗室開展小型生物學研究;與大學教授合作,完成暑期研究專案;設計與生物相關的公益專案,如社群衛生宣傳、生態保護等。 
當然,如果你把參加iGEM競賽當成一次歷練,一次科研經歷,沒有那麼高的預期,也是可以參與的。接下來SAT君就把iGEM的關鍵資訊給大家分享一下。
iGEM競賽詳細介紹
iGEM(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是一項全球性的合成生物學競賽,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在2004年發起。它最初是一個本科生的研究專案,後來發展成為覆蓋高中生、本科生、研究生和行業從業者的國際賽事,全球輻射範圍較廣、參與規格較高的STEM與商科的綜合性活動。至今為止,iGEM挑戰已經持續了20年,來自全球66個國家,共計4300+專案、75000+學生參與到這個高含金量的國際挑戰中。
參賽團隊透過設計、構建並測試生物工程專案,解決實際問題,並在每年秋天的Giant Jamboree(年度全球總決賽)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競賽內容與要求
1、團隊組
每個團隊通常由10-15人組成,包含多學科背景的成員,如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數學等。高中團隊需要一名教師或導師指導。
2、課題選擇
   團隊需要選定一個具體的合成生物學專案,例如:  
   – 環境保護(分解塑膠、治理汙染)  
   – 醫療健康(開發新型藥物或診斷工具)  
   – 農業(提高作物產量或抗病能力)  
3、專案內容
   – 設計並構建合成生物學元件(如基因線路)。  
   – 在實驗室中驗證並最佳化設計。  
   – 提交 **wiki 頁面** 展示研究過程和成果。  
   – 準備論文和答辯展示。  
4、核心評分標準
   – 創新性:專案是否獨特、有創造性。  
   – 實驗設計:實驗是否嚴謹、有效。  
   – 社會影響:專案是否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或對社會有積極貢獻。  
   – 團隊合作:團隊是否高效協作、分工明確。
iGEM競賽的價值
1、學術價值
   – 讓學生深入接觸合成生物學的前沿研究,學習基因工程和實驗技能。  
   – 培養科研思維能力,如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分析資料等。  
   – 提交的專案、論文和展示,能成為未來大學申請中的亮點,尤其是申請生命科學、生物工程、醫學相關專業的學生。
2、個人成長
   – 提升溝通、領導、時間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  
   – 結交志同道合的國際學生,拓展視野。  
   – 面對複雜的專案挑戰,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3、大學申請
iGEM作為一項國際高水平競賽,其含金量較高。對於計劃申請以下領域的學生尤其有幫助:  
   – 生物學、生物工程、化學工程  
   – 醫學(包括醫學院預科)  
   – 環境科學、公共健康  
4、潛在的研究成果
一些優秀的iGEM專案已經轉化為實際應用,甚至發展成初創公司。如果團隊表現突出,有機會獲得學術界或工業界的關注。
實在想參加IGEM競賽的同學,你認真思考下自己是否符合下面幾個條件:
   – 對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有濃厚興趣。  
   – 有意未來申請生命科學、生物工程或相關專業。  
   – 學校或周圍有合適的實驗室資源,能夠支援合成生物學實驗。  
   – 有團隊協作精神,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報名流程
1、團隊組建
   – iGEM要求團隊形式參賽,可以是高中團隊、本科團隊或研究生團隊。
   – 高中團隊需要由學校或組織支援,聘請專業導師(如教師或研究人員)進行指導。
   – 團隊規模通常為10-15人,成員需要具備多學科背景(如生物、化學、計算機、工程)。
2、實驗室支援
   – 團隊必須能使用標準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進行基因工程相關實驗。
   – 如果學校無法提供實驗室,可以與當地大學或科研機構合作。
3、報名費用
   – iGEM參賽費用較高,具體包括:
     – 團隊註冊費(通常為5000-5500美元)。
     – 實驗材料費用。
     – 參加全球總決賽(Giant Jamboree)的差旅費。
參賽時間線
一般是每年11月-1月籌備,規劃;
次年1-4月組隊,報名,繳費;
(2025年早鳥報名是2月15日)
次年2月-5月,確定選題、設計實驗;
次年5月-8月,開展實驗、撰寫報告;
次年9月-10月,上傳Wiki、準備答辯材料;
次年10月-11月, 參加波士頓總決賽,進行展示與答辯。
以上就是IGEM競賽簡單介紹,僅供各位同學、家長們參考。

如果您想和SAT君討論規劃


請掃碼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