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臺後,歐洲能否獨立支撐烏克蘭?


明天就是美國大選投票日,決定未來四年世界走向的一票就要投下。
最後這一週,提早投票群體哈里斯佔優,川普概念股下跌,某些民調顯示哈里斯比數接近甚至反超,選情重新接近。
也好,保持懸念是任何故事的生命力所在,但對於熊叔而言,懸念已經結束了,我保持兩週前發出的判斷,床贏。
很多人都擔心床上臺會引發太平洋的波瀾,大可不必。真正要擔心的反而是一向是美國老牌盟友的歐洲,川普上臺勢必會引起美歐關係的震盪。
為什麼這麼說?什麼關係是最能被折騰的呢?不是劍拔弩張的關係,也不是脆弱平衡的關係,而是最親密的關係。
反正折騰一下也不會破裂,卻能給選民交代,如果你是川普,你會怎麼做?折騰歐洲,折騰烏克蘭,能省一點是一點。
歐洲與烏克蘭也不傻,他們非常清楚川普的做派,都在積極地為他入主白宮做準備。
那麼問題來了,做最壞的打算,歐洲能夠獨立支撐烏克蘭戰爭嗎?
01
歐洲終於迎來了放開手腳的“破壞者”
芬蘭圖爾庫高等研究院美國專家奧斯卡·溫伯格提出一個觀點:“2016年時,川普並沒有真正做好贏得大選的準備,因此他不得不大量依賴黨內建制派人物展現‘實力’,當時有許多前將軍加入內閣,但這些人不像他那樣願意在規範上妥協。他們可以說是‘房間裡的成年人’,並阻止了他想要進行的一些最具破壞性的變革。”
翻譯一下,就是那時候的川普身邊圍繞著一大批共和黨建制派,他們協助政治初哥的川普掌握權力,但會捆住川普的手腳,讓他無法為所欲為。
“但現在他已經有四年甚至八年的準備時間,計劃讓保守派和效忠派入主政府,並解僱那些政治理念不合的公務員。所以,之前的護欄——安全帶和安全氣囊——都消失了。”
回到今時今日,川普已經成為共和黨的王,個人影響力幾乎取代了黨派影響力,完全可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負——讓歐洲付錢。
德國曾對川普在2016年的勝選措手不及,並公開承認他們幾乎不知道川普會做什麼。然後,德國開始了動盪的四年。
川普曾一度對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說:“你欠我一萬億美元”。這把默克爾嚇壞了。
川普的歸來最讓歐洲擔心的來自經濟和軍事兩方面,首先是高昂的關稅。
美國是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建立了龐大的貿易關係,為大西洋兩岸160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貿易和投資總額達到數萬億美元。
川普計劃對跨境關稅額外徵10%-20%,這將導致貿易成本增加,並可能導致歐元走弱。歐洲改革中心助理主任扎克·邁耶斯對《財富》雜誌表示:“關稅將嚴重抑制歐盟的經濟增長。”
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對來自歐洲的鋼鐵和鋁進口徵收關稅,殷鑑不遠。研究表明,更多的關稅可能會損害德國等經濟體,德國一直在苦苦掙扎,嚴重依賴美國出口,升關稅導致GDP 萎縮0.23%。
據德國經濟研究所(IW)估計,川普多次提出的20%的關稅可能會使德國的GDP減少多達1.5%,這對2024年將連續第二年萎縮的德國經濟來說會是一個沉重打擊。
德國官員堅稱這次做了更多準備工作,並特別提到了對共和黨人進行溝通。出現在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德國政界人士非常多,德方官員們一直在與共和黨參議員、州長和外交政策專家會面,強調德國作為重要貿易伙伴的作用,並強調德國目前已達到北約的國防支出目標。
慕尼黑安全會議高階研究員舒特說,“包括德國人在內的所有歐洲人最近都爭相”會見川普的潛在官員。但“個人關係的影響力有限”。
柏林的專家和一些歐洲官員認為,德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提出雄心勃勃的政策,從而抵禦一旦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外交政策可能出現的結構性轉變。
首當其衝的是國防開支:舒爾茨政府只為德國2026前達到北約2%的開支目標做了預算,而在經濟掙扎和財政緊縮的情況下,德國如何繼續為國防建設提供資金,仍是一個大問題。
如果川普當選,柏林可能沒有更多時間做好準備。在野的中右翼基民盟外交政策發言人哈特表示,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他最激進的提議都是總統任期的最後幾個月提出的,而且在他卸任前也沒有完全完成。
哈特預測說,這一次,德國將在一開始就面臨“嚴峻的挑戰”,因為這位前總統已做好準備,可以從第一天起就一馬當先。
27 個歐盟國家的大使組成的小組於上週會見了歐盟的高階官員,其中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幕僚長比約恩·塞伯特,以及委員會多個部門的代表,討論從貿易到能源等各種話題。
據報道,歐盟已成立快速反應部隊,為應對選舉後果做好準備,該部隊俗稱“川普特別工作組”。
川普曾警告說,他不會為“不守規矩”的北約盟友提供保護,這些盟友的國防開支不到GDP 的2%。他還威脅要對所有進口產品徵收10%到20%的關稅,以將製造業崗位帶回美國。
但也不是所有歐洲人都感到擔心,反而有些人歡迎川普為歐洲帶來新的刺激。
一位歐盟高階外交官表示:“川普的迴歸將是一個有益的衝擊,將使歐盟能夠向前邁進,就像這場大流行或烏克蘭戰爭後的能源危機一樣。”
多名歐盟外交官和歐盟官員私下表達了這種觀點,但這種觀點並非源於對共和黨候選人或其政策主張的喜愛。
他們還認為,如果川普當選總統,歐盟將面臨極大的敵意,歐盟將別無選擇,只能增加國防開支、加強科技部門並明確對華政策。
前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在上個月發表的一份重要的報告中警告稱,歐洲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他認為,為了避免進一步落後於美國和中國,歐盟需要統一市場並大規模投資工業產能。
狼來了喊了10年,但協調歐盟市場(特別是金融部門)的改革卻從未取得很大進展。
所以,那些官員才認為,川普再次連任可能成為催化劑,迫使那些不情願的國家最終接受對其銀行和股票市場的共同監督。
多位歐盟官員表示,總體而言,布魯塞爾這次準備得更充分。所謂準備,其實很簡單,就是歐洲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目標,比如烏克蘭。
02
歐洲能不能單獨支撐烏克蘭
俄烏戰爭就是一場持久戰,雙方比拼的無非是綜合實力,很多人喜歡拿歐美盟友的GDP總和與俄羅斯相比。這麼比沒有意思,戰爭不是計算紙面實力,而是計算雙方願意投入到戰爭中的資源。
歐洲的政治支援不可或缺,他們也贊助了大量武器和經濟援助,但華盛頓在近三年的戰爭中捐贈的軍事援助超過640億美元,超過所有其他盟友提供軍事援助的總和。
所以,一旦美國哪怕是縮小援助規模,對烏克蘭都是災難性的。
選前,匈牙利總理維克托·奧爾班週日表示,如果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歐洲將需要重新考慮對烏克蘭的支援,因為歐洲大陸“將無法獨自承擔戰爭的負擔”。
那麼情況真是這樣嗎?要探討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一件事能否成功,要看可能性與可行性。
前者包含了歐洲的意願和實力,意願是沒有問題的,整體上是團結的。
2021年,俄羅斯減少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當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時,很明顯他們計劃擠壓供應,以迫使歐洲放棄烏克蘭。
普京認為,如果天然氣供應不足,歐洲國家被迫在能源價格飆升和支援烏克蘭之間做出選擇,布魯塞爾將迫使烏克蘭求和。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歐盟各國齊心協力,採取緊急節能措施,包括降低公共建築的溫度,並在午夜後關閉埃菲爾鐵塔的燈光。這些措施幫助超額完成了15%的節能目標。
此外,歐洲國家迅速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迅速建設液化天然氣終端,完成管道專案,並將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削減至之前水平的三分之一以下。這些措施導致莫斯科的如意算盤破產。
意願有了,但可行性呢,歐洲真正要投入到軍事援助,又有這個能力嗎?分析人士估計,2023 年,俄羅斯至少將國內生產總值的6.4%用於國防,而北約國家的平均水平為2.1%。
如果以這個比例計算,俄羅斯GDP大約2萬億,那就是1200億美元;歐洲國防軍費去年增加了20%達到2893億歐元,相比起來只有兩倍多的優勢。但各國自身軍隊和裝備還要維持更新,所以可以投入烏克蘭的經費其實有限。
再看具體裝備彈藥援助上,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歐盟向烏克蘭提供了35.5萬枚炮彈。截至2024年3月,已提供50萬枚,目前尚不清楚何時能達到100萬個目標。
另一邊,基輔自2023年3月以來已從歐盟購買了34萬枚炮彈,這與歐盟同期提供的炮彈數量大致相同。
捷克挑頭進行的炮彈計劃,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完全實現,捷克總理宣佈,確定可以供應的總共150萬枚炮彈中,只有50萬枚可以簽訂合同,這意味著他們仍在為其餘的彈藥籌集資金。
俄羅斯烏拉爾坦克製造廠
但整體上,歐盟的貢獻仍然持續不斷,按照最保守的計算,在戰爭的頭兩年,歐盟及其成員國貢獻了896億歐元,並承諾未來交付819億歐元(這包括了經濟、軍事援助)。
美國交付了671億歐元,到年底可能會兌現2024年4月透過的 608 億歐元一攬子計劃。
從實際數量上說,歐盟的援助還是比美國要更多一些。
但如果要面對美國單方斷援的情況,歐洲肯定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
去年,歐盟制定了首個《歐洲國防工業戰略》,盤點了國防工業的現狀,並對未來發展提出了願景。
歐盟動用了15億歐元,資助15個歐盟成員國的專案,旨在消除供應鏈瓶頸。然而,除了炮彈之外,旨在擴大泛歐洲生產規模的大宗訂單尚未下達。
最大的問題是,新戰略需要大量資金來解決國防工業的缺陷。區區15億歐元遠遠低於預期金額。有人警告稱,歐盟戰略儘管精心設計,但如果無法獲得長期資金,就會失敗。
相比之下,俄羅斯僅對喀山火藥廠就撥款8億美元用於提高產量。
歐盟國防工業資金不足並不是唯一的問題。2023年,歐盟國防開支達到創紀錄的2800億歐元。然而,情報、監視和偵察等某些能力仍然依賴美國,歐盟不太可能在中期內解決這一問題。
解決之路,是在烏克蘭本地投資建廠,就地生產。歐洲的萊茵金屬公司和KNDS,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都在烏克蘭建立彈藥廠,這有助於在未來緩解烏克蘭的但要需求。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澤倫斯基在2024年1月的一次採訪中表示,“沒有美國,歐洲無法單獨支援烏克蘭”。
這在目前是無法迴避的現實,所以川普一旦上臺,並且決定以援助逼迫烏克蘭低頭,這種可能性不僅存在,而且很可能迫使烏克蘭低頭。
但川普會不會真的那麼幹呢?如果以他大佬級的豪言壯語看,似乎懂王發話,四境臣服,普京也不過是聽招呼的小弟而已。
但在這個問題上,川普可能真的高估了自己的能量。
END
PS:很多川粉秉承川普的說法,憑什麼支援烏克蘭,你們搞得清楚一件事嗎,美國支援烏克蘭是基於布達佩斯備忘錄,為了讓烏克蘭解除核彈,美國給與烏克蘭安全保障。
這是國際條約義務!不是生意,也不是警察行動。熊叔在這個問題上說了很多遍了,請川粉搞清楚再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