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腦智慧、自修復導線、食管鱗癌進化、有序介孔纖維、全金屬奈米囊泡|NSR本週上線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2024年4月19日-2024年4月25日,有5篇NSR文章上線:
  • 2 篇 Research Article
  • 1 篇 Editorial
  • 2 篇 Research Highlight
RESEARCH HIGHLIGHT
A nerve-like self-healable conductive wire
借鑑神經纖維構建自修復導
通訊作者:Benjamin C. K. Tee(新加坡國立大學)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39
本文推介了上海交通大學孫浩課題組近期NSR文章“基於力電耦合效應的高動態穩定性自修復導線”(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39)。作者認為,該工作受神經纖維中有髓軸突的結構和功能所啟發,基於力電耦合效應設計並構築了具有優異動態穩定性的自修復導線,顯著改善了多種形變條件下導線的電學穩定性,顯著提高了可穿戴器件的監測精度和連續性。作者同時指出兼具高強度、可拉伸和高導電的自修復導線,有望實現可穿戴醫療、智慧機器人和植入式電子裝置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EDITORIAL
Human brain computing and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人類大腦計算與類腦智慧
作者:馮建峰(復旦大學)、Viktor Jirsa(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盧文聯(復旦大學)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44
本文是NSR“人類大腦計算與類腦智慧”專題的特邀編者按。人腦與智慧是複雜的跨學科前沿問題。本文從人腦神經網路模型、神經形態計算、人腦模型的臨床應用、大腦計算基本原理等幾個角度出發,概述相關領域的研究要點,並簡介專題內文章。除特邀編者按外,本專題含3篇Perspective、2篇Review、3篇Research Article、1篇Interview。
RESEARCH HIGHLIGHT
Oriented mesoporous nanofibers show nature's wisdom
有序介孔纖維展示出自然的智慧
通訊作者:鄧勇輝(復旦大學)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52
本文推介了東華大學羅維課題組近期NSR文章“ Ordered mesoporous nanofibers mimicking vascular bundles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https://doi.org/10.1093/nsr/nwae081)。作者認為,該工作透過利用超分子膠束在紡絲過程中的自組裝與動態拉伸調控介孔的結構與長程取向,對於介孔材料合成方法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獲得的有序介孔纖維,形成了類似自然界中竹子內部有序孔維管束的仿生結構,使得離子傳質係數有了一個數量級以上的提升,證明了有序介孔可有效解決電化學能源器件的傳質問題。

RESEARCH ARTICLE
Immune-tumor interaction dictates spatially directed evolu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免疫與腫瘤互作驅動的食管鱗癌空間定向進化
通訊作者:詹啟敏(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深圳灣實驗室腫瘤研究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崔永萍(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深圳灣實驗室腫瘤研究所/山西醫科大學),胡政(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劉芝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50
本研究對來自中國太行山區的103名食管鱗癌患者的507個空間多位點樣本進行了多組學測序,包括全外顯子組、轉錄組以及甲基化晶片測序。基於該資料系統構建了食管鱗癌的多組學異質性圖譜,深入分析了驅動突變基因、克隆進化模式以及免疫微環境異質性等特徵,提出了食管鱗癌的空間定向進化模式,並揭示飲酒對腫瘤微環境異質性和克隆進化的影響,為了解中國人群食管鱗癌的腫瘤演化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RESEARCH ARTICLE
An all-metallic nanovesicle for hydrogen oxidation
一種用於氫氣氧化的全金屬奈米囊泡
通訊作者:黃小青(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邵琪(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
https://doi.org/10.1093/nsr/nwae153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仿生策略製備金屬囊泡(利用表面應力促使超薄金屬奈米片自驅動捲曲形成多層金屬囊泡)。這種具有囊泡結構的催化劑在燃料電池中展現出了優異的氫氣氧化效能。本研究為超薄奈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思路。

點選“閱讀原文”閱讀原文。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絡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