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當一個人不尊重你時,不要溝通,也不要憤怒,只需要做這三件事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你永遠無法讓一個不尊重你的人對你彬彬有禮,愛護有加。你放下面子去解釋,去溝通,若對方本就對你有偏見,你的一切辯解只是他眼中的掩飾。若你選擇憤怒地反擊,只會讓矛盾升級,除了惹出麻煩,沒有半點好處。與其與這種人糾纏,不如避開一切喧囂,在自己的世界裡修籬種菊,盡享盛世繁華。
富書作者:亦城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作家莫言說:“不尊重你的人,百分百都是瞧不起你的人,並不是他是個直性子,而是從心底深處不在乎你。當一個人不尊重你的時候,收起你的大方,不要溝通,不要交流,也不要憤怒和難過。”
深以為然。
不尊重你的人,他的內心是瞧不起你的,不認同你的,你的解釋和憤怒在他看來只是一個笑話。
與之糾纏,只會消耗自己的能量,讓自己陷入泥潭。
所以,當遇到不尊重你的人時,我們只需做好以下三件事。

別人怎樣對你,都是你允許的

豆瓣上有個名為“討好型人格治療所”的小組,裡面八萬多個小組成員,都是被“不好意思”害慘了的人。
如果我們不懂得拒絕,沒有底線地接受和退讓,不但換不來和諧的人際關係,反而被人看不起。
成人世界殘酷的相處規則:你越是討好別人,就越會被人看輕。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傷害到你,除非是你自己允許的。
有人喜歡對你評頭論足,言語中透著諷刺與不屑;
有人喜歡揣測你的人脈關係,卻罔顧事實的真相;
有人喜歡給你的人生下定義,貼上刻薄的標籤。
諸如種種,你因為習慣了好脾氣,別人就因為你的好脾氣進而一次次變本加厲地冒犯你。
網友@妮娜 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她在原單位上班時,總能把票據整理得整整齊齊,經常被財務主管當成範本。
當有同事來請教時,她也會不厭其煩地傳授自己的經驗,還會順便幫著整理票據。
時間一久,大家都知道她好說話,領導會多分配任務,同事會時不時請她幫忙整理。
這樣一來,她的時間被無限壓榨,本職工作只能加班加點完成,身體也越來越吃不消。
她本想拒絕,可是又怕得罪同事,就這樣在焦慮和糾結中度日如年。
年末績效考核時,她的排名在全公司倒數第一。
憑她的技能,本可以在公司獲得一席之地,因為自己的懦弱,讓別人得寸進尺,最後跌入深淵。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說:“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
有時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心軟,只能換來別人的肆無忌憚。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你的曲意逢迎,也沒有人喜歡你卑躬屈膝討好別人的樣子。
適度冷漠的拒絕,適度亮出的鋒芒,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溫文爾雅。
真正能為你贏得尊重的,是明確的邊界,和不可逾越的底線。

無視他們的行為

莫言曾在文章中寫道:“有人喜歡你,就會有人不喜歡你,喜歡與不喜歡都是主觀的情緒,絕非人為能夠掌控。”
我們不是人民幣,不可能做到每個人都喜歡。
當有人表現不友好時,無視他們的行為,不是軟弱,不是逃避,而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對方最有力的回擊。
若與之對抗,只會激化矛盾,擴大事態,到最後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莫言小說《晚熟的人》中,表弟秋生就是典型的白眼狼。
秋生好吃懶做,也沒有一技之長,總是拜託莫言幫他找工作。
莫言看在親戚的份上,不忍心他就這樣頹廢,前前後後幫他介紹了好幾份工作。
可他都沒有好好珍惜,不是嫌棄工作辛苦,就是偷奸耍滑,最後被老闆開除。
工作無望的他,又想到了創業,可是口袋空空如也,他又厚著臉皮找莫言借錢。
儘管莫言不看好他創業,但想著能幫一點算一點,就借錢給他,結果錢打了水漂。
屢次失敗的他,想著憑藉莫言的人脈,寫小說也許還有出路。
沒多久,他就完成了作品《黑白驢》,滿心期待地交給莫言。
可小說寫得實在粗糙,根本拿不出手,莫言表示愛莫能助。
不承想,表弟馬上換了一副嘴臉,挑釁道:“莫言你有什麼了不起,寫本小說尾巴翹上天了?我要是趕上好時候,哪輪得到你猖狂。”
莫言明白,與他理論只會自討苦吃;任他叫囂,任他發狂,無視他的行為,就是最好的反擊。
很在理的一句話:“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長短。”
世間紛擾,並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分出個子醜寅卯。
你有你的歪理,我有我的判斷,你自便就行。
有時,放下糾結已久的,忘掉執著痛苦的,豁然發現輕舟已過萬重山。

遠離不尊重你的人

網上看到一個影片,一位女孩生日當天精心打扮,邀請朋友一起慶祝。
大家吃得盡興,聊得歡暢。
然而,當女孩想吹蠟燭之際,幾位朋友一哄而上,將女孩的臉埋進蛋糕裡。
他們完全不顧女孩的尖叫和抗議,事後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一場滿心期待的生日會,就這樣被一群粗魯野蠻的朋友搞砸,好心情頓時煙消雲散。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遮蔽力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能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對。”
因此,當遇到不尊重你的人,遠離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明智的做法。
有一次,莫言請人吃烤鴨。
大家酒足飯飽後,桌上還有很多的大蔥、大醬、薄餅和烤鴨。
一向節儉的莫言覺得浪費了可惜,於是繼續吃了起來。
這時,有人打趣道:“莫言莫不是想吃回那點錢吧,真是精打細算呀。”
莫言很是尷尬,恨不得有條地縫鑽進去。
回到家後,莫言一臉的委屈,並告訴了母親事情的原委。
母親建議他,往後赴宴先喝兩碗稀飯,再吃兩個饅頭。
回到北京後,莫言按照母親的吩咐,赴宴前先墊飽肚子。
在一次宴席上,莫言吃得慢條斯理,結果一人又說:“你看莫言那假模假樣的勁兒,好像他只用門牙吃飯就能吃成賈寶玉似的。”
一陣大笑後,他還諷刺莫言做人不夠本色。
經過此事,莫言不再赴那些人的飯局,果斷地和他們斷絕聯絡。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詆譭你,傷害你,從不在乎你的感受。
無論你熬多久、忍多久,都換不來他們的醒悟。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遠離,然後過好自己的生活。

反擊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入局

《甄嬛傳》中有一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準格爾摩格朝見雍正帝,設下“九連環”之局,想羞辱雍正帝。
這九連環是西域巧匠所制,環環相扣,沒有縫隙,不能正常解開。
果然,滿朝文武束手無策,摩格王想借機發難,朧月小公主靈機一摔,玉環當即散開。
在這世上,有很多像摩格準備的九連環,你因此糾結、內耗,便是中了他們的圈套。
最好的反擊方式就是:不入局。
1、詆譭,不生氣,一笑了之
郭德綱曾說:“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
想詆譭、冤枉你的人,事實的真相他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不管你怎麼證明自己的冤屈,他都會有一萬種方法繼續抹黑你。
若把對方的話放在心上,與之辯駁、自證,最後受傷害的是自己。
不如,把詆譭當作耳旁風,不生氣,一笑了之。
如此,你才不會受傷害。
2、打壓,不內耗,沉默是金
編劇程輝說:“不要試圖讓打壓你的人進入你的生活,這隻會讓你陷入一場必敗的信心遊戲。”
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無端指責別人,挑別人的刺,以此抬高自己,彰顯自己的地位。
時間一長,你可能會受其影響,進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與其被內耗,不如一開始就把他們拒之門外,默默蓄力,強大自己。
相信過不多久,你的銅牆鐵壁讓他無機可乘。
3、無禮,不回應,做好自己
社會學中有個“泡菜效應”,指的是不同種類的菜泡一起久了,就會染上同樣的味道。
人與人相處,也是如此。
被別人嘲諷一句,馬上準備一大堆話回懟,結果讓自己負能量爆棚;
被別人磕碰一下,轉頭便加倍報復回去,結果讓事態發展到不可控。
最後,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遇到無禮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回應,不對抗,做好自己。
很在理的一句話:“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同樣的,你永遠無法讓一個不尊重你的人對你彬彬有禮,愛護有加。
你放下面子去解釋,去溝通,若對方本就對你有偏見,你的一切辯解只是他眼中的掩飾。
若你選擇憤怒地反擊,只會讓矛盾升級,除了惹出麻煩,沒有半點好處。
點亮在看,與其與這種人糾纏,不如避開一切喧囂,在自己的世界裡修籬種菊,盡享盛世繁華。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亦城,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