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號:三聯生活實驗室(ID:LIFELAB2020)作者:田梅梅


對體制內打工人來說,如何平衡正式與鬆弛,一直是一門穿搭學問。
“穿單位發的行政夾克容易太過嚴肅,被人覺得年紀輕輕穿得太著急;穿時下網際網路流行的巴恩風,又怕因為過於鬆弛而失去穩重。”
一批體制內打工人尋尋覓覓後發現,簡單幹練的戶外穿搭,才是最適合體制內的新式商務風。
最開始發現這一解法的,是體制內小有積蓄的中年人,“大家從普通的始祖鳥,捲到幾千上萬的商務始祖鳥、軍用始祖鳥,硬是把衝鋒衣穿成了高奢行政夾克。”
而另一批不想把穿搭玩成穿搭競賽的體制內打工人,紛紛盯上了材料款式相似、但價效比更高的可隆。

圖源:耿耿沒有餘淮呀~
可隆,原本是韓國戶外頭部品牌,2006年進入中國後一直沒有水花,直到近幾年被安踏收購經營後才翻紅。在戶外愛好者眼裡,可隆是戶外鄙視鏈上層的小眾紅人,而外行人中其實沒幾個人能叫對它的名字。
有人叫它兩棵樹,有人喊它小樹杈,直到始祖鳥爆火之後,它被不少體制內打工人當成了宛宛類卿,江湖人稱“鳥替”。

圖源:MAX 老爹
在北方的一些二三線城市中,相傳“一個飯局十個有八個都穿著可隆”。有的線下門店還排起了長隊,甚至像奢侈品店一樣拉起了限制進出的條幅。“奧特萊斯和專櫃一樣不打折,一些平替始祖鳥gamma的熱門款經常斷貨。”
有人把始祖鳥、可隆、迪桑特並稱為體制內三寶,“一隻鳥,兩棵樹,三條路”。但對於穿可隆的人而言,這三個牌子幾乎不會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始祖鳥已經成了領導制服,並分化出科級藍、處級灰、廳級黑三大派系;迪桑特已經被大學生穿成了第二個北面,走在街上都能玩消消樂。”
“而可隆沒有始祖鳥那麼張揚,也不會像迪桑特一樣容易撞衫。關鍵是並排的兩棵小樹上足足印著6個向上的箭頭,相當於把'節節高升'死死焊在了身上,是事業順風順水的護身符。”

圖源:jagen
體制內新人穿上可隆之後,彷彿給自己蒙上了一層高智感濾鏡,“穿飽和度極高的北面,難免給人一種領導喝茶你喝奶茶的錯覺。但可隆因為大部分都是莫蘭迪色系,穿上之後身上有種冷靜的剋制,彷彿高幹文主角從此有了臉。”
1
體制內打工人,
為啥迷上了可隆?
對初入體制內的新人來說,兩三千一件的可隆堪比大半個月工資,實在有點奢侈。但在國企工作的曉文說:“買可隆不光是買了件衣服,而是給上班配了一件全場景道具。”
“跟著領導去外面出差,領導穿鳥你穿駱駝,會顯得太稚嫩,一不留神容易被認成是領導家裡還在上大學的的侄兒。但領導穿鳥你穿可隆,畫風就和諧多了,身上少了很多學生的青澀,乍一看還以為是年輕領導班子的預備役。”

圖源:愛分享穿搭の Kevin
比起其它運動品牌前胸後背的大logo,可隆的標更小,穿上不會像一塊行走的廣告牌。
雖然一些深藍、深灰的衣服上印的黑色logo不太顯眼,“但因為大多是金屬3D列印的,午休下樓遛彎太陽一照,同事就能透過兩棵反光的小樹,識別你低調有品位的人設。”
剛入職的體制內打工人,經常在基層到處跑,穿可隆文能在辦公室寫材料,武能去街道辦撿垃圾。“用的什麼戶外材料咱不懂,反正出外勤一整天也不會覺得身上繃得難受。”
體制內穿搭最要緊的就是精氣神,可隆的衣服因為沒什麼多餘的設計,很容易把人襯得闆闆正正,“軟殼焊在身上特別藏肉,不管肚子上原本有幾個褶,拉鍊一拉,都跟被切割過得鋼板一樣平平整整。”

圖源:jagen
“以前穿貴的衣服,去食堂吃飯崩個湯點子,經常急得滋兒哇亂叫。而可隆大部分衣服不沾水不沾灰,擦兩下就完事,整個人無意間透露出了一種不為兩三千塊錢而驚慌的淡定。”
一些有事業心的年輕人,把可隆當成了自己的事業戰袍,“不知道是不是向上的logo有積極心理暗示,每次彙報的時候穿上它,就感覺自己今天氣場全開了。”
以至於有人說穿可隆,相當於給身上掛了個情緒電閘,外人看上去你隨身攜帶一種就事論事的幹練。但只有你自己心裡清楚,“不過是把6個向上的箭頭穿在了身上,假裝自己披上了一層防禦外掛。”

圖源:wx
久而久之,穿可隆的體制內打工人身上容易流露出一種與世無爭的淡人氣息。
“功名利祿不爭不鬥,家長裡短懶得摻和。工作上excel、ppt手到擒來,陪領匯出差談事也在所不辭。酒局勉強也能出席,但不會過分社會,如果遇到勸酒只會淡淡地說一句:'不好意思,今天感冒吃頭孢了。'”
2
多少體制內打工人,
把可隆穿成了職場保護色
當年輕的體制內打工人把可隆當成精神防護甲的時候,大家發現身邊的中年同事,早已提前一步入坑了。
中年王哥之前也跟風買過鳥,後來發現不管衣服效能多牛,“每天的用處不過是在單位坐個8小時,再去肯德基買個5塊錢咖啡罷了。”
對小有積蓄的中年男人來說,兩三千一件的可隆不算便宜,但也不至於消費不起,對比一下甚至還挺有價效比。
“它的價格不到始祖鳥的四分之一,卻很捨得堆料,相傳防護、打底層用的面料和鳥不相上下。穿上不會因被老婆嫌棄太敗家,也不會在穿鳥的兄弟面前丟面子,是中年男人的折中安全牌。”

圖源:愛分享穿搭の Kevin
人到中年後,審美很容易分化成兩派,一派穿上了印滿野獸的KENZO,每天開著路虎吉普做生意;一派穿上了運動和戶外品牌,追求養養花釣釣魚,開啟精神避世。
“但運動戶外也有講究,穿北面、耐克,難免會被人覺得是老小子在裝嫩。而可隆的配色飽和度更低,特別適合中年淡人,穿上靜謐藍、湖岸灰,別人不會覺得你鬍子拉渣經常跑酒局,只會覺得你不愛混圈子,平時在家和單位兩點一線,有空還會去學校門口接閨女放學。”
一些把可隆穿成了行政工服的中年人,雖然會被人覺得低調有品位,但乍一看不會讓人覺得“豪橫有排面”。
不過體制內中年人淡人劉叔說:“到這個歲數已經過了打腫臉氪金充面子的年紀。日子過得好不好自己心裡清楚,談事穿著不邋遢,釣魚時能擋點小雨,順便還能兜住我發福的將軍肚,就足夠了。”

圖源:耿耿沒有餘淮呀~
3
體制內打工人的安全感,
是可隆給的?
人淡如菊的中年人穿上可隆,相當於一腳踏進了舒適圈,“這個牌子沒有大眾到被穿成大學生校服的程度,也沒有火到像鳥一樣,會被別人上下打量一下你穿的是真是假。”
“在單位年輕的同事穿霧霾粉、天空藍,做體制內的青蔥小樹,我穿深空黑做單位的堅實大樹,我們小樹大樹連成片,有種大隱隱於市的安全感。”
自從可隆火了之後,身價漲了好幾倍。以至於有人把可隆當成了理財產品,“早年間幾百塊的GTX衝鋒衣,如今被安踏收購之後搖身一變直接兩千起,比黃金漲得還快。”

圖源:梨香🍐
體制內年輕人一開始覺得買虧了,後來盤算了一番,“衣服設計得都特別極簡,出的新款除了面料,感覺和老款也看不出什麼區別,買一件感覺能從20歲穿到40歲,怎麼著都回本了。”
有人覺得體制內中年人穿可隆,是跟年輕人一樣,求一個箭頭向上仕途吉利。
對此中年王哥解釋道:“我們中年人求事業,求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求一個從年初到年尾平穩滑落。一年到頭把工作安排好了,年終評優請老婆孩子吃頓好的,順風順水小富即安,比什麼都強。”
ENDING:
可隆在體制內火了之後,總有人覺得打工人被幾個小箭頭拿捏消費太過智商稅。
不過體制內打工人曉文說:“誰都知道靠一件衣服逆轉職場運勢根本不可能,但上班有時候圖的就是一個自己哄自己。”
“有人給自己買奶茶,有人給自己買人體工學椅,而我給自己買件衣服當防禦外掛。說不定穿久了,還能流露出一種'這個班也不是非上不可'的鬆弛感,變相去班味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聯生活實驗室(ID:LIFELAB2020),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