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週報63》:A股能否突破3500?為何要發放生育補貼?

會員可免費收看資料週報(文末掃碼下單)

資料週報63(2025年3月10日-16日)
1.中國科技八巨頭VS美國七姐妹
2.是否應該擔心美債違約?
3.特朗普會有意製造衰退嗎?
4.A股再次突破年內新高,3500點還遠嗎?
5.如何看待生育補貼?
6.政府錢花不出去才是當前最大難題
7.美國債務創新高,未來付息超13萬億
8.2月社融:政府新增債券大漲
9.日本2025年工資漲幅再次超過5%
正文
1.中國科技八巨頭VS美國七姐妹
股票的估值除了最常用的PE(市盈率)還有一個不僅考慮了公司的盈利能力,還納入了盈利增長的比重的PEG(市盈增長率)指標。
相比PE存在無法跨行業比較、有可能陷入“價值陷阱”等缺點,PEG可以更加全面與合理的衡量公司估值高低。
根據Refinitiv的資料,在美股本輪下跌後,截至3月11日,中國科技八巨頭的PEG整體已經領先於美股七姐妹。百度PEG3.54位列第一,網易與蘋果、特斯拉維持在2.6,京東、阿里與微軟、Meta維持在2附近,英偉達倒數第一,不僅低於中芯國際的0.93,甚至低於美團。
在大年初一的公眾號文章中,我提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被低估。但是,也不能輕易下中國資產重估的結論。我在近期的文章中也指出,中國資產重估需要兩個條件:一是AI應用;二是中國大型企業成為全球化企業。
2.是否應該擔心美債違約?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財經話題的社友,你可能對“美債違約”這個話題並不陌生。每隔一段時間,這個話題就會在簡體網際網路上掀起熱議,尤其是在特朗普的一些操作之後,相關討論又會增加。那麼,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擔心美債違約?
不必過度擔心,因為美債違約是一件極難發生的事情。
首先,特朗普試圖改變美國過度依賴借債投資的模式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非常穩健的時候,聯邦財政部需要退出擴張政策,需要壓縮赤字和縮表,降低債務規模與風險。
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美債存在違約風險。債務不能只看規模,還需要看償付能力,最關鍵的是看價格,也就是國債利率以及匯率。債務是一個相對概念,全球主要國家政府都在大規模借錢,哪個國家的債務受全球投資者信任?目前來看,美債依然是各國央行、國家主權基金、各國養老基金、大型金融機構和高淨值家庭最青睞的穩健型金融資產,10年期美債依然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
最後,關於每隔一段時間的“美國債務上限”,這個問題是美國兩黨政治博弈的籌碼,只是一場時隔幾年表演一次的政治秀,從來沒有導致真正的債務危機。這點我也寫過相關的文章,有需要閱讀的社友可以掃描上方的二維碼諮詢客服獲取。
3.特朗普會有意製造衰退嗎?
特朗普上臺後,經濟舉措令市場不安。此前他重視經濟、美股,當選後投資者對其信心滿滿。但近期的特朗普一反常態,表示不關注股市,幕僚也願承受經濟短期陣痛,疊加近期美國服務業PMI初值萎縮,製造業增速放緩,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亞特蘭大聯儲預測一季度GDP環比折年率或為-2.4%。
新任財長一句“排毒期”讓市場陷入恐慌。並且,市場開始流行一種觀點:特朗普有意製造衰退,壓低通脹減輕貧富差距從而重塑美國經濟、迫使美聯儲降低利率,控制政府債務 。
人的動機不容易證實,特朗普肯定不希望經濟真實衰退,但確實想改變美國過度依賴公共債務的經濟模式。假如一旦經濟真的衰退,最受影響的其實還是那些中低收入的群體,而這些人大部分又是川普的基本盤。此外,經濟衰退,財政收入也會進一步減少,這與控制赤字、控制債務的目的顯然背道而馳。更可能的情況是,特朗普的不確定性,市場並未完全適應,導致投資更為謹慎,同時製造了衰退預期。
而本週經濟衰退預期增加,包括美股下跌,又是特朗普願意看到的,原因是它能夠向美聯儲傳遞實際壓力。今年,美聯儲還將重啟降息,這裡維持我之前的預測,全年降息3次、75BP。
4.A股再次突破年內新高,3500點還遠嗎?
週五,在消費與金融板塊的帶動下,上證指數突破3400點創出年內新高。明天,國新辦將召開新聞釋出會,介紹提振消費相關情況。
與之前的預期一致:在春節期間或兩會前,A股行情將再起,上證將衝擊3500。
那這輪行情能否突破3500?
……
剩餘週報內容(7組2400字)
掃碼看全文,儲存高畫質圖片
購買會員免費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