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款「效能堪比遊戲本」的平板電腦

如果有人要買高效能筆記本,那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遊戲本,因為它效能強悍,不僅能打遊戲,辦公、程式設計、剪影片都可以。
但是今天這款ROG 幻X很不一樣,它僅僅是一臺13.4英寸的平板電腦,卻搭載了一顆16核心32執行緒的超大處理器。
更誇張的是晶片內部的Radeon 8060s集顯,擁有40CU規格,效能堪比RTX 4060獨立顯示卡。

這款平板電腦的配置高到離譜,它的實測表現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ROG 幻X 2025
左滑看介面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機身底部
它的配置如下: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
Radeon 8060S 整合顯示卡
64GB LPDDR5x 8000MT/s 記憶體
1TB 固態硬碟
13.4英寸 2560×1600解析度 100%DCI P3色域 180Hz重新整理率 IPS觸控屏
電池容量 70Wh
帶鍵盤 厚度 18.7~20.3mm
          重量 1.62kg
不帶鍵盤 厚度13.3~15.1mm
             重量 1.23kg
介面卡重量 553g
參考售價14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核心效能強,在Win平板裡較為少見
2,支援分配大容量視訊記憶體,滿足AI應用需求
3,機身做工精緻
缺點!
1,顯示卡驅動有待完善
2,介面卡相比上代體積變大
3,手動模式噪音相比上代增大
【升級建議】
這檯筆記本電腦拆機比較困難,卸下背面和側面的固定螺絲後,小心拆下屏幕後即可看到內部結構。
四通道64GB LPDDR5x 8000MT/s記憶體能滿足絕大部分用途的需求,記憶體為板載不可更換,機器還支援手動分配核顯視訊記憶體的功能,最大可分配48GB。
固態硬碟容量1TB,型號 鎧俠BG6,支援PCIe
4.0×4和NVMe,硬碟為2230規格,機器僅有一個2242規格的M.2插槽,支援快拆。
【購買建議】
1,對記憶體容量和頻寬的要求都特別高
2,對機身做工有很高的要求
3,擁有畫棟飛甍的居住條件
ROG 幻X 2025是幻X系列時隔兩年的新品,從原本的CPU+獨立GPU變成了一整顆SoC,且規格很高。
螢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145.4%sRGB,色域覆蓋98.9%sRGB。以Display P3為參考,平均ΔE 0.91,最大ΔE 3.44。實測螢幕最大亮度542nits。
介面方面,機身左側有兩個USB4(支援DP 2.1和PD100W輸入)、一個HDMI
2.1介面、一個TF讀卡器以及方形電源介面;
機身右側有一個USB-A 10Gbps介面和3.5mm音訊介面。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9.4dB,強冷為60.0dB。(環境噪音為25.5dB)
續航方面,日常應用模擬指令碼的測試成績為6小時58分。
ROG 幻X 2025的首發價是16999元,國補後到手價14999元,此外還有更低配的型號。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效能很強的平板筆記本,對電腦的要求很複雜,不僅要便攜、效能,甚至牽扯到本地跑一些大模型,那麼這臺電腦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更在意移動辦公+遊戲,那麼還是ROG 幻14 Air這種獨顯全能本更適合你。
【散熱分析】
上圖是ROG 幻X 2025的拆機實拍圖,雙風扇加全域均熱板的組合。
其中左風扇內側有開口,與右側風扇形成了內吹風道。這是自從內吹散熱設計成為主流以來我們第一次見到的“變體內吹”設計。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GZ302EA.300
滿載狀態,開啟增強模式,單烤Stress FPU,CPU溫度穩定在79.1℃,功耗60W,頻率2.5~2.6GHz左右;
開啟手動模式拉滿轉速和功耗設定,CPU溫度上升到86.4℃,功耗80W。
此時的風扇噪音非常誇張,達到了恐怖的60.0dB,而核心溫度還有餘量。
於是我們嘗試手動調整風扇轉速再次進行測試:
CPU溫度穩定在90.9℃,功耗依舊維持80W。
而此時的風扇噪音下降到了54.9dB,比剛才合理很多。
單烤Furmark,顯示卡溫度78.6℃,功耗60W,頻率1569MHz。
左滑看烤機A面溫度
機身A面溫度
螢幕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最高溫49.8℃出現在左側出風口附近,螢幕上最高溫度為47.2℃。A面最高溫度47.7℃,中部溫度42.4℃。
由於沒有競品,所以ROG 幻X 2025的散熱很難判斷好壞,但可以確定的是,Ryzen AI MAX+ 395處理器並沒有被它“餵飽”,身為一臺雙風扇平板,核心80W已經很極限了。
【SoC效能分析】
ROG 幻X 2025搭載了AMD最新的AI MAX+ 300系列處理器,代號Strix Halo(簡稱STXH),與其說是AI 300系列(Strix Point 簡稱STX)的升級版,它更像是Ryzen 7000HX系列(Dragon Range 簡稱DGR)的升級版:

STXH的核心架構從Zen4升級到了Zen5,沒有采用“大小核”,而是與DGR一樣的雙CCD純大核配置(最多16核),區別在於同時搭載了超大規格的核顯,是真正的“大核配大顯”。
目前來看,這類晶片一般會用在定位高階且有一定圖形效能需求的產品上。而與DGR定位完全相同的迭代產品即Ryzen 9000HX系列,代號Fire Range,也會在後續上市。

回到這顆Ryzen AI MAX+ 395處理器,它有16核心32執行緒,和現有的Dragon
Range旗艦晶片R9 7945HX核心數相同。
每個CCD有32MB三級快取,共64MB,二級快取共16MB。
核心架構為Zen5,採用TSMC 4nm工藝製程。其最大的特點莫過於這個核顯,Radeon 8060s,採用了RDNA 3.5架構,高達40CU,甚至還配備了256bit等效四通道的記憶體。
規格就介紹到這裡,接下來我們透過能效曲線來看看這顆CPU的跑分表現:
從圖中可以看到,Ryzen AI MAX+ 395的CPU效能很強,在60~70W時和7945HX接近,其他功耗段都要強於7945HX,作為一顆16核ZEN5的處理器,無論是規格還是跑分都是目前最高的CPU。
但在低功耗段下,相比AI 9 HX370,由於Zen5c小核的存在,還是略遜一籌。
再來看看單核,Ryzen AI MAX+ 395採用Zen5架構,頻率也和HX370的大核一致均為5.1GHz,所以其單核表現持平。
而與採用Zen4架構的7945HX相比,提升幅度也不明顯,這也許和R9 7945HX較高的頻率有一定關係。
相比頻率更高Intel陣營則是還有一定的差距。
集顯效能方面,Radeon 8060s的曲線有點奇怪,拐點數量很多,可能和核心功耗分配策略有關。
大體上來看,8060s在65W以下都和RTX 4060表現接近,65~80W有小幅領先,80W之後領先幅度增大。
根據我們的測試,這個核顯在100W下都沒法跑滿核心頻率,如果真的要發揮出這顆集顯的全部實力,可能需要120W甚至更高的功耗。
注意:首發測試的是工程機,再加上BIOS版本較老,能效曲線可能會跟正式版有一點差異。
【豬王的良心結語】

綜合來看,ROG 幻X 2025的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配備了最新的高能效SoC和大容量電池,使得幻X 2025的續航終於到了能用的水平,6小時58分鐘的筆吧續航成績可以支撐大半天的辦公+輕度使用。

其次,它取消了實用性較低的XG Mobile顯示卡擴充套件介面,額外增加了獨立的電源口、HDMI、Type-C介面,擴充套件性不輸正經輕薄本。

但這些最佳化之處並沒有掩蓋ROG 幻X 2025的缺點,雖然它的CPU效能很強,可集顯終究無法爆殺獨顯,圖形效能提升幅度有限。

這顆晶片真正有意思的還是統一記憶體,可以本地部署執行更復雜的AI大模型。
此外,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ROG 幻X 2025一旦帶上鍵盤,重量就高達1.62kg,要知道幻14 Air也才1.48kg

這款平板實際上並不輕巧。

所以綜上所述,從“大玩具”、“藝術品”的角度思考,那ROG 幻X 2025實在太有意思、太好玩、太新奇了。
但是從實際角度出發,我認為還是傳統形態的筆記本更適合大多數人,而幻X 2025嘛…只有具備“獨特品味”的人才能真正玩透它。
認真的,並不是在陰陽怪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