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宣佈地方發展計劃首年任務圓滿完成

作者 / 林海東
2月13日,朝中社發表長篇報道,稱朝鮮“地方發展20×10政策”第一年任務圓滿完成。同日,《勞動新聞》也用頭版整版篇幅發表了朝中社的這篇報道。由此,朝鮮對內對外同時宣佈了這一訊息,以示此事的千真萬確。
“地方發展20×10政策”是什麼?簡單講,這是朝鮮2024年開始實施的一項重大十年計劃,政策的內容是每年選擇20個市、郡建設地方工業工廠,用10年時間完成這一目標,從而實現改善地方民生、實現中央經濟與地方經濟平衡發展的政策目標,進而實現地方中興、舉國蝶變的國家發展目標。金正恩把“地方中興”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上升到地方不中興、國家沒希望的認識高度。相關內容我們已經陸續說了一年多,有興趣瞭解的朋友可以在本號內考古。
朝中社的報道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一講金正恩發起制定“20×10”政策的初衷,回顧該政策一年來完善的過程,以及金正恩“20×10元年”施予地方發展的各種“深恩關懷”。
2024.2,成川郡地方工業工廠奠基
2024.12,成川郡地方工業工廠竣工
二講人民軍建設部隊在“20×10元年”中的貢獻,主要說的是專為“20×10”建設任務而組建的人民軍124團。
2024.2,金正恩為124團授旗,並鼓勵三軍官兵
三講各相關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對“20×10”專案工程的各種支援與保證,涉及部門單位廣泛,可謂以舉國之力確保2024年的20個地方工業工廠竣工投產。
朝中社的報道,篇幅很長,閱讀是個比較枯燥的活兒,但作為“20×10元年”的總結性報道,其脈絡是清楚的,也披露了一些此前沒有公開的細節,是“20×10政策”的重要文獻。
從2024年1月15日金正恩在施政演說中提及“地方發展20×10政策”起,我們就一直關注這一政策的實施動向,並做出一些預判。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朝中社2·13長篇報道,從朝鮮官方角度印證了我們此前對“20×10”政策的判斷和預判基本正確。
2025.2,金亨稷郡地方工業工廠竣工投產,至此,2024年全部“20×10”建設專案全部完成。其實,選擇金亨稷郡作為收官,也是“有意義”的,因為這裡是以元帥曾祖名字命名的郡
2024年的“20×10”專案工程建設從平安南道成川郡起步,竣工也從這裡開始,最終結束於兩江道金亨稷郡。實際竣工的工程是21個,即20個市郡的地方工業工廠建設加上1個新浦市淺海養殖事業所,這個結構是“地方工業工廠建設與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經濟並舉”的政策結構;而因地制宜發展”是在“20×10政策”推行半年後新增進來的,朝鮮官方將其視為“20×10政策”的轉折點和里程碑,但在我看來,這實際上是政策不斷完善的過程,就像2024年底八屆十一中全會追加“地方醫院、綜合服務中心、糧食管理所”三個建設專案,使該政策完善定型一樣。
在地方發展進入第二年的時候,“20×10”實際已經無法概括這項雄心勃勃的地方中興計劃了。從目前的情況看,“20×10”已經從2024年初的相對簡單,變得越來越複雜,一些與地方發展的相關專案最終會納入這個大框架。同時,隨著專案增加,專業性和執行難度提高,頭緒也更加紛亂,此前以勞動黨中央組織指導部為主導、依靠“20×10”非常設中央推進委員會具體負責實施的管理模式和權力,目前已經出現向內閣主導方向轉化的趨勢;2025年度首個地方工業工廠建設專案——南浦市龍岡郡地方工業工廠和醫院開工奠基典禮由內閣總理樸泰成為主操持進行,即為這種趨勢的明顯案例,也是我們後續需要重點關注的轉變。
從目前的總體情況看,除了地方工業工廠建設之外,納入“20×10”專案範疇的還包括地方醫院、地方綜合服務中心、地方糧食管理所、各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建設專案等;某些重點工程專案,比如新義州市450公頃大規模溫室農場等都可能被劃歸在“20×10”的範疇內。而這種範疇的擴大,不將其交給內閣,不納入國家經濟統一管理、專業管理,恐怕會出問題,縱使白頭山天降偉人恐怕也不能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且行且看吧。近日有朋友問2024年“20×10”建設的20個市郡都有哪些,我們按專案竣工投產時間為序做了一個簡單排列,共21個市郡,如下——
1、平安南道成川郡
2、咸鏡南道新浦市(淺海養殖事業所)
3、黃海南道載寧郡
4、平安南道肅川郡
5、黃海北道銀波郡
6、咸鏡北道鏡城郡
7、黃海南道銀泉郡
8、黃海北道燕灘郡
9、咸鏡南道鹹州郡
10、南浦市溫泉郡
11、平安北道球場郡
12、慈江道雩時郡
13、江原道高山郡
14、平安北道龜城市
15、咸鏡北道漁郎郡
16、開城市長豐郡
17、咸鏡南道金野郡
18、慈江道東新郡
19、平安北道雲山郡
20、江原道伊川郡
21、兩江道金亨稷郡
老實講,2024年度的“20×10”的地方排列相對簡單,到明年此時的丹東草莓季,這種排列可能要變得比較複雜,括號的說明恐怕也要多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