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李嘉誠,突發!賣43個港口給美國財團,套現1377億,他嗅到了新危險?

在投資界的星河中,有一顆恆星以其不變的輝煌引領著無數追星者,他就是李嘉誠,曾多年位居亞洲首富。
數十年來,他的名字已成為一種現象,一種無需多言便能引起市場共鳴的傳奇。
近日,這位已經快要100歲的商業巨匠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1
李嘉誠一口氣賣掉43個港口
3月4日深夜,一則重磅訊息從香港交易所傳來: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00001.HK)釋出公告,宣佈與由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計劃出售其全球港口業務的核心資產。
這筆交易不僅涉及巴拿馬港口公司90%的股權,更是一場價值高達1657億元人民幣的全球港口資產大騰挪。
根據公告內容,長和擬將持有的和記港口控股(HPHS)及和記港口集團控股(HPGHL)股權全數出售給該財團。
這兩家公司合計控制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其資產遍佈亞洲、歐洲和美洲的23個國家,涵蓋43個港口、199個泊位以及配套的智慧碼頭管理系統和全球物流網路等核心資源。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交易中涉及的巴拿馬港口公司90%股權,直接關係到巴拿馬運河的兩個重要港口——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的運營權。
而這筆交易的總企業價值已確定為2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57億元),雙方已就收益分配、基本條款和關鍵條款達成原則性共識,最終檔案預計將在2025年4月2日或之前簽署。
據報道,在調整少數股東權益及和記港口集團償還股東貸款後,此次交易將為集團帶來超過1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77億)的現金收入。
2
巴拿馬運河港口有多重要
據悉,長和運營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分別位於巴拿馬運河的兩端。自1997年以來,長和旗下企業一直掌控這兩個港口,並在2021年成功續約,運營權延長至2047年。
那麼,巴拿馬運河到底有多重要呢?這個問題,想必咱學過地理的都略知一二。
巴拿馬運河,這條橫貫中美洲地峽的“黃金水道”,是全球航運版圖中不可或缺的戰略要道。自1914年通航以來,它便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無可替代的航運價值,連線大西洋與太平洋。
每年,超過1.4萬艘船舶透過這條水道,承載著全球約6%的貿易貨物,從能源資源到消費品,幾乎涵蓋了所有重要商品類別。
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最新報告,2024財年共有9944艘深吃水船舶透過這條水道。2024財年,運河的總收入高達49.86億美元,淨收入更是達到34.53億美元。
3
李嘉誠為何選擇在此時賣出大量港口?
那麼,李嘉誠為何選擇在此時賣出大量港口?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
前段時間,特朗普曾公開施壓巴拿馬政府,要求其交出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甚至揚言不排除透過“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實現這一目標。

券商中國

此外,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發表演講時高調宣佈,他正準備簽署一項行政令,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和航運業。這一計劃不僅是為了提升美國的工業實力,更是試圖在全球航運領域重新奪回主導權。
特朗普政府的目標很明確:透過政策扶持和資金注入,讓美國造船業和航運業重新崛起,從而減少對外國航運服務的依賴,甚至在全球貿易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最重要的是,美國的關稅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場貿易風暴席捲全球,波及包括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在內的多個主要經濟體。特朗普政府高舉“美國優先”的大旗,透過加徵關稅、設定貿易壁壘等手段,試圖重塑全球貿易規則。
所以,李嘉誠此番出售巴拿馬港口資產的背後,一定是深思熟慮了的。
首先,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然而,巴拿馬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顯然難以長期堅守對運河的完全控制權。李嘉誠手中的運營權雖然是巴拿馬政府授予的,但在美國的強勢干預下,這份權利將來可能隨時被收回。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嘉誠選擇將巴拿馬港口資產出售,貝萊德集團開出的高價不僅讓這筆交易成為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還為李嘉誠注入了大量現金流。
可以說,透過一次性甩賣全球43個港口資產,李嘉誠完成了一次大規模的資產撤退,如果這時候不出手,後面就更被動。
4
李嘉誠的傳奇人生
說到李嘉誠他的故事,從白手起家到登頂亞洲首富,充滿了逆襲、智慧和大膽決策,堪稱一部“致富秘籍”的活教材。
事實上,李嘉誠的起點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有點“慘”。他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小時候家境貧寒,之後全家逃到香港。父親早逝,年僅15歲的李嘉誠不得不輟學打工,扛起養家餬口的重擔,他幹過鐘錶店學徒,也跑過塑膠廠推銷員。
而李嘉誠的第一桶金來自塑膠花。沒錯,就是那種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塑膠花。20世紀50年代,他敏銳地察覺到塑膠製品的市場潛力,於是創辦了長江實業,專門生產塑膠花。
憑藉過硬的質量和精準的市場定位,他的塑膠花迅速佔領市場,甚至遠銷歐美。就這樣,李嘉誠從“塑膠花大王”一躍成為香港商界的新星。
如果說塑膠花是李嘉誠的起點,那麼房地產就是他的“封神之路”。20世紀60年代,香港社會動盪,樓市低迷,許多人紛紛拋售房產。但李嘉誠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膽抄底,低價購入大量土地和物業。
等到經濟復甦,房價暴漲,他手中的資產瞬間翻了幾十倍。這一波操作,不僅讓他賺得盆滿缽滿,還奠定了其“地產大亨”的地位。
而李嘉誠的野心並不侷限於香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開始了全球範圍的商業佈局。從英國的港口、電網,到加拿大的能源公司,再到澳大利亞的基建專案,他的商業帝國遍佈全球。
有人戲稱他是“買下了半個英國”,這話雖然誇張,但也足以說明他的商業版圖之廣。
寫在最後
回顧李嘉誠的商業生涯,就像一場精彩的棋局,他嗅覺靈敏,懂得佈局,更懂得何時收子。
正如那句老話所說:“聰明的人不是拿一手好牌,而是知道什麼時候離開牌局。
宣告:本公眾號文章中的資源源自網路,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你是否還在為職業瓶頸焦慮?
是否想透過個人品牌實現財富自由?
加入我們的課程,
我們將帶你從0到1,打造屬於你的行業影響力!

——End——


文:吃飯大王
英倫大叔(ID:UK07788915668)
轉載請聯絡公眾號後臺
 圖片及新聞資訊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英倫大叔”,獲取最新最快的英國資訊。
往期精彩回顧:
英倫大叔,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公眾號
致力於傳遞最新最快的英國新聞與政策解讀,
為海外華人提供簽證、教育、創業類相關資訊
歡迎關注英倫大叔,及旗下各平臺賬戶
管理員,一個爭取中年不油膩的大叔,長居倫敦
英國金融監管局FCA註冊金融專家

英國內政部移民事務署註冊專家


英國彼得森律師行合夥人
英國移民,英國簽證,英國投資,
歡迎新增管理員大叔的微信:
敬請 ·關注 · 訂閱
英倫大叔頻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