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翔的美色,和兩次消失

▣ 來源:最人物(ID:iiirenwu)作者:三三
費翔已經64歲了。《封神2》路演時,他偶爾要把手放在耳邊,以便聽清提問。
當他出現,臺下的觀眾仍不住吶喊:“60歲,正是拼搏的年紀!”
他們捨不得這個不曾塌房的初代偶像從視線裡消失,他們之中包含祖孫三代。
上了年紀的外婆曾因忘了偶像費翔的名字徹夜未眠,清早打來電話向女兒求助。00後的孫輩稱費翔為“daddy”,小時候陪父母看《冬天裡的一把火》,長大後這把火終於燒到了自己身上。
可從1987年,費翔第一次出現在春晚舞臺上算起,38年來,費翔滿足了粉絲對偶像的所有期待:顏值、形象、人品、三觀、能力、性情……卻幾乎沒有一次在事關個人前途的大事上,聽從粉絲的挽留。
風華正茂時,他主動且永遠退出了一線明星的位置。葉倩文之後,30年間他再不讓愛人、感情生活在公眾場合曝光,不屑用隱私作噱頭。
舞臺上,他是完美偶像費翔。走下舞臺,他只做無人知曉的普通人。
1
1989年10月22日,費翔在北京工人體育館的演唱會已開到最後一場。
臺下,含蓄的中國歌迷第一次直白地表達對明星的挽留之情,他們哭著打出白色橫幅:“不要走不要走”“不要對你的歌迷說再見”。
那時,他已經在國內12個城市辦了65場演唱會,票價12元,是當時演唱會最高價格,仍場場提前售罄,座無虛席,加場呼聲不斷。這個紀錄甚至今天都沒有打破。
兩年前的1987年,他一身紅衣在春晚舞臺上放了一把火,點燃了大陸民眾。無數人對偶像一詞的初印象,便始於費翔。
風頭無兩時,他藉由演唱會告別國內流行樂壇,決心赴美學習音樂劇,站上百老匯的舞臺。
這個決定看起來匪夷所思,不過,如果做決定的人是費翔,似乎一切又都說得通。
費翔做選擇時,一向叛道離經。
高中畢業後,費翔以優異成績進入斯坦福大學醫學系,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一學期結束,他已經是系裡有名的學霸。
費翔卻下定決心轉去戲劇系。
學醫的時間裡,治病救人並未給他帶來想象中的幸福滿和滿足感,他始終感受不到快樂。姐姐因病離世,更讓他意識到了人生苦短,有限的生命裡,要抓緊時間追求熱愛的一切。
他想起了高中時,作為一個胖子,哪怕每次只是站在舞臺角落,依舊讓他感到滿足。他說服父母,執意轉入戲劇系。
21歲那年,費翔畢業回臺,憑藉驚豔的外形氣質,順利拿到片約,出演張艾嘉單元劇《十一個女人》中的盲人一角。
此後被瓊瑤選中,演了電影后,他又堅持退出演員賽道只唱歌,因為對自己的演技不滿意。20歲出頭的費翔沒有被紛亂的娛樂圈遮住眼,他說:“我還是專心唱歌吧,只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足夠了。”
第二年,費翔推出第一張專輯《流連》,力壓劉文正、鄧麗君等天王天后,拿下金唱片獎,被評為年度十大唱片之首,還入選了“亞洲十大歌星”。
畢業6年後,成為中國臺灣當紅歌手的費翔,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的信。
信件來自他的外婆,那是建國前被迫滯留寶島的費翔母親,近40年來第一次收到她的母親的訊息。
費翔決定放下擁有的一切,隨母親返鄉見外婆。
上世紀八十年代,想從中國臺灣回大陸並不容易,鄧麗君在內的眾多歌星影星想要來大陸發展,卻苦於當局施加的壓力沒有成行。
費翔幾乎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母子兩人從中國臺灣一路到香港、深圳、廣州輾轉在北京胡同裡,見到外婆。
頭髮花白的老人,看著母子兩人失聲痛哭。他把這份親情唱進《故鄉的雲》,在廣東接連發了幾張唱片,換來了在中國臺灣長達14年的封殺。
同一年,費翔寫了封信,託人送往全國臺聯文宣部最終輾轉送到央視導演鄧在軍的手中,信的開頭寫著:“費翔生長在臺灣,並以歌藝在臺灣、香港及東南亞成名,願將在國外所學呈現給祖國同胞,懇請於1987年回國參加春節聯歡會表演節目……”
後來的故事為人所熟知。
在春晚規定每位歌手只能演唱一首歌的1986年,備受感動的導演鄧在軍最終向上級領導求來了讓費翔唱兩首歌的機會,建議費翔加舞蹈,又囑咐他彩排審查時別跳那麼大,一切“本事”留到春晚直播那天。
春晚正式播出前,節目組又一次找到費翔,問擁有美國國籍和中國臺灣護照的他如何向觀眾自我介紹,費翔顯得很驚訝:“當然介紹我是中國臺灣地區歌手啊!因為我是中國人!”

到春晚那天,穿著紅西裝的費翔,點燃了全國的觀眾。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清晰記得那首歌響起的夜晚:
“整個小區都炸了,樓上樓下鄰居都沸騰地在呼喊,小孩們也在炸鍋的亂喊,特別有趣的是,我爸當時同時開著電視機和收音機,故鄉的雲把他聽得如痴如醉,結果後面一把火把他嚇得夠嗆,因為家裡搞得真得像迪廳一樣。”
領導發來指令要求切近景,不要再展示費翔過於熱情的舞姿。負責切換鏡頭的導演覺得美,繼續展示費翔的大長腿,直到處分威脅的到來。
於是,等到《冬天裡的一把火》後半段,費翔稜角分明的臉幾乎佔據了整個畫面,全景舞姿一閃而過。
費翔毋庸置疑的走紅了。魯豫曾問過他:“上完春晚你有沒有感覺到那種變化?”
費翔答道:“第二天上街就知道了。太恐怖了。”
2
春晚結束後,央視收到幾大麻袋的信件,都是年輕姑娘寄給費翔的。費翔的45萬盒個人專輯一夜售空,一帶難求。
他的髮型、穿搭、舞姿成為潮流,“費翔”一詞成為嫁人的標準。有人為了看費翔摔彎小指,到年老時依舊沒說過一句不值得。
有觀眾給中央電視臺寫信,表示費翔的歌聲跨越了兩岸中國人用半個世紀才走完的路,把阻隔在兩岸40年的冰雪都融化了。
費翔成為初代頂流,留在大陸繼續出唱片、開巡演,唱片合約一張接一張,演出接連不斷,一刻不停。
接連不斷的演出,讓費翔絕大部分時間只能住在酒店裡。叫餐時,他會注意換掉外袍,梳理頭髮,以免打碎送餐人員心中那個偶像費翔的形象。
他在錄音室裡可以一遍一遍地練唱,在發唱片之餘苦練聲音技巧,一次緩解專業訓練不足的短板。
可觀眾不太在乎這些。
費翔是最當紅的偶像,許多人對他的期待並不是唱得多好,舞蹈多專業,而只是男神在自己面前唱歌。他們給費翔放水,只要費翔出現,許多人就心滿意足。
注意形象,唱跳俱佳的費翔是春晚民選出來的完美偶像。最不安的是費翔。
他不斷滿足著各方期待:讓歌迷看到聽到他,讓同胞之情藉由自己傳遞,讓唱片公司賺到錢。可他無法自洽,讚美聲鋪天蓋地,他卻聽不到一句批評和中肯建議。壓力和巨大的空虛始終纏繞著他,讓他無法底氣十足地站在舞臺上面對那麼多觀眾。
1989年,28歲的費翔在最當紅時,於北京工人體育館和所有人告別,告別歌迷,告別中國流行樂壇,獨自赴美完成心中的音樂劇夢想,他公然宣稱,目標是登上百老匯的舞臺。
他迫切地把費翔這兩個字擺在旁邊,真正地考驗自己,弄清楚他是誰,他的表演能力有多少,唱功如何。
所有苦惱,他並沒有說給在場的觀眾,只是輕聲安慰他們:
“我能給觀眾的東西已經給得差不多了,應該再學新的東西。”
3
兩年後,歌舞劇《西貢小姐》計劃在美國百老匯上演並組建原班卡司。這是當今社會最具盛名的歌舞劇之一,由英國皇家歌劇院首演。
31歲的費翔拿著簡歷在音樂公司的樓道里排隊,他手裡的號碼牌是340多號。那時導演一天裡要面試的人超過四百個,眼前的隊伍漫長看不到頭,遠方的面時間不停傳來next one(下一個)的冷酷指令。
他終於進入房間,面試官只給了他16個小節的時間。一分鐘後,面試結束。面試官說:“Thank you,next one(謝謝,下一個)。”
當時紐約有八萬多個拿著工會卡的音樂劇演員。費翔的面試進行了7輪,從幾百選一到最後一輪一百選四十,最終拿到了《西貢小姐》的入場券。一個沒有姓名、沒有獨唱、戲份也無關緊要的大兵甲乙,向臺上望去甚至很難找到他的身影。
可是,得知透過的那天,費翔回到家裡,褪去剋制,興奮地在屋裡跳來跳去。那一刻,他確定,費翔真的會唱歌。
1993年,他被音樂劇教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選中,成為其專題作品四大主唱人物之一,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華裔主唱。與他同臺合作的莎拉·布萊曼,多年後在北京奧運會上唱響了《我和你》。
4年後,香港迴歸,費翔受邀回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現場再度唱起《故鄉的雲》。演唱結束,現場觀眾的呼聲又一次留住了他。
費翔將自己分成了兩面。
一面繼續做默默無聞的音樂劇演員費翔。在紐約一件T恤一條牛仔褲當天穿完掛在吹風口,第二天聞一下,沒有異味就繼續穿。
他自若地散步、逗貓,也繼續完成夢想,苦練唱功,全球巡演,與世界接軌。
2001年,費翔還牽線了韋伯先生攜百老匯班底在人民大會堂和上海大劇院的演出。國內觀眾達到上億人,而這是西方主流音樂劇,第一次真正進入中國。
一面繼續做完美偶像費翔。哪怕無人在意,但專業領域已經有人指出,1997年費翔唱《故鄉的雲》時,聲音又穩又正,氣韻已經發生變化。
他依舊敬業。再回國的費翔,沒那麼火了,很多演出在二三線城市和開業典禮上。
他依舊珍惜那些表演機會:“我想唱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但是中國實在太大了,一輩子都走不完……. ”
有次演出前,主辦方沒送來勞務費,眾人猶豫商演是否繼續時,費翔第一個站出來說:“你們演不演我管不了,觀眾都進場了,我不能撂觀眾,我演。”
他為每一次再小不過的舞臺排舞、準備。
再次回到演員賽道,他依舊以完美偶像、演員的標準自我要求,每一個角色要足夠完整、有趣甚至有顛覆性。《白色巨塔》裡,他客串了並不討喜的外科醫生。《畫皮2》上映,許多觀眾走出影院都沒認出天狼巫師的扮演者是費翔。
2018年,費翔在倫敦街頭接到了烏爾善的電話。看完郵箱裡發來的三本劇後,生活軌跡完全被改變。
4
他想演商王殷壽,與導演想給他的角色不謀而合。唯一的問題是需要許多時間,因為三部曲從攝製到後期的宣發,持續至少5年。
剛剛停下6個月的費翔只有三個字的回答,我願意。
“你要我花多少時間,做什麼準備,我都願意。”
接下來的兩年,費翔又一次消失在公眾視野裡。
60歲的費翔從進組封神的第二天開始集訓,訓練內容包括馬術、武術、禮儀、擊鼓。每天像大學讀書時一樣,馬術課結束,立刻換衣服趕場,完成後再次迅速趕場,日復一日從不覺得苦。理由簡單又可敬,年輕人可以這樣練我也可以這樣練。
訓練前,他從未正式騎過馬,但為了配合角色形象,他被分配到最高大漂亮的一匹馬。為了培養感情,費翔每次都會帶幾塊切好的蘋果給大黑馬,哪怕幾周沒有馬戲也按時投餵它。等到拍攝時,他已經可以用腳跟操控馬的方向,一手牽馬,一手在空中高舉,說大段臺詞。
為了更好的塑形,他戒掉了喜歡的餃子、米飯和摩卡,只吃“封神食堂”提供的食物,六個雞蛋,一片面包,一些嚴格稱重的菜,一天一餐,多吃和少吃都不被允許。
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常常在凌晨3點起床,4點鐘健身,6點開始妝造。
他完全投入劇組,不斷反向給導演提意見。
剛進組時,他就嚮導演提議,那場著名的酒池肉林的戲放在最後拍,因為那時塑身一年多,肌肉線條會更明顯。這個建議裡,唯一的受害方是費翔,這意味著哪怕擊鼓之類課學完,他也不能停止培訓,塑身要堅持到劇情殺青的那一天。
他還要求用屏風給自己圍出一個單獨的鍛鍊區域,和所有年輕演員隔開,保持神秘感,劇外也不和劇組眾人互動——因為他是充滿神秘感和威嚴的商王。
“我不希望年輕演員在龍德殿看到殷壽時,腦海裡出現的是費翔在健身中心舉啞鈴的畫面。他們看到我的時候,都是在片場,我已經穿好戲服的樣子”。
費翔從不在乎消失後是否會被遺忘。
曾有人問他,當初離開,是否擔心回來後觀眾不買賬了。
費翔的答案是:“只要沒讓觀眾失望過,我相信只要我再回來,觀眾還是願意,跟我繼續這個緣分”。
5
人們很快再一次地記起了費翔。
《封神》播出後,“我媽小時候的偶像在秀胸肌,我的偶像在監獄踩縫紉機”,讓無數人為費翔踏進影院。
他們的目光再未從商王身上離開。《封神1》結束後,健身節食近3年的費翔被問起如何保持身材時,卻絕口不提有多自律,而是提醒大家,不要受太多別人施加的審美價值,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美,獨特的吸引力,只要健康就好。
對費翔來說,他的自律更多是敬業使然。“維持最好的容貌是藝人的職責和專業”。
年輕的影迷在費翔的新電影裡,看到敬業之外一個再紳士不過的完美偶像。
《窗前明月,咣!》裡,導演希望親密戲更熱烈,費翔的第一反應是安撫女主角,詢問對方的意見,徵得同意後,又獨自對著空氣排練半小時才正式開拍。
幾年前,許知遠問他偶像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出瑪麗蓮夢露是他的偶像,也是促成他在80年代告別國內歌壇,追逐流行樂夢想改變的那個人。當年的夢露放下好萊塢的一切,不顧他人嘲笑,隨李·斯特拉斯伯格學方法派戲劇。
當許知遠調侃著瑪麗蓮夢露嫁給阿瑟米勒時也是為了學戲劇表演時,費翔收斂笑意正經解釋道:我從她身上學到的東西就是,不能停留在別人給你的定位上,即便那很受歡迎。
許知遠繼續調侃,沒想到是夢露。費翔便繼續解釋:李·斯特拉斯伯格說過,所有經過他工作室的演員,最有天賦的兩個便是馬龍白蘭度和夢露。
他尊重共事的同事,尊重許多年裡被人以花瓶和花邊新聞隨意調侃的夢露,也尊重愛人和每一個普通人。
當年魯豫幾次旁敲側擊他的感情生活和理想戀人,他最終給出的答案是,愛一個人,愛上的是對方的缺點,想要幫助她。
封神的路演現場,頭髮花白的阿姨問他:“你怎麼可以去演一個心狠手辣的紂王?”
費翔身形筆直,一步步走近,深邃的灰綠色眸子直直地望入人的心底,“那你能原諒我嗎?能嗎?”
身後是一片響亮地“能”,混雜著無數尖叫。
有關他的路演和電影劇院,總是有不同年齡的女性尖叫著衝費翔而來,拿著花大聲示愛。上了年紀的老人握手後激動地說不洗手了,陪母親來的年輕女孩看到本尊後,理解了母親年輕時的瘋狂。
有女孩花一千塊買偶像的演唱會門票,媽媽完全不能理解。她反問母親:要是一千塊錢能看到費翔你願意嗎?
媽媽立刻回道:這麼便宜為什麼不願意?
可費翔再一次退了一步,沒有趁熱打鐵,再火一把。
他曾說過當他的聲音狀態搖擺,不能讓觀眾聽到記憶中聲音的那天,為了不糟踐好歌,他就會離開歌手這個身份。2018年春節前,費翔辦了最後一場演唱會,真的作別了歌迷。
封神大紅後,他又一次次在鏡頭前重複地說:“我是老了,我62歲了。”
他自知人氣不可能永遠高漲。“天天在受眾眼前,有事沒事就在媒體上放訊息,反而降低觀眾對你的期待值,損害自己的品質。藝人還是應該拿過硬的作品跟觀眾見面,跟觀眾交流。”
還好他沒有馬上退休。年近60的費翔每天都在期待退休後四處旅行,想做什麼就去做的生活。

放鬆的退休生活持續了6個月就隨封神結束。

直到現在,他依舊幾個月和封神導演聯絡一次,詢問上映時間,“如果要上映了,就得控制飲食,把自己弄成很“值錢”的樣子。”
封神三部為我們多留住了費翔5年,如今5年之期快要過去。
我們並不確定在大熒幕上和費翔告別的具體時間,但衷心希望著,在未來,像費翔一樣的媽媽嚴選完美偶像能多來一些,再多一些。
關於作者: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人物(ID:iiirenwu)。有人的地方,就有最人物。轉載請聯絡最人物(ID:iiirenwu)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