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今日新聞速覽
Wednesday
31歲中國女遊客春節期間泰國普吉島浮潛出意外。

特朗普手上有大片瘀傷的照片引發質疑。

倫敦三條地鐵線路有望實現無人駕駛。

希思羅機場正與航空公司商談航站樓改造事宜。
PART.2
今日新聞解讀
1.中國女遊客出意外
春節假期,不少人選擇出國旅行放鬆身心,其中東南亞國家尤為熱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因溫暖的氣候、豐富的美食、迷人的海灘和便捷的簽證政策,吸引了大批遊客。
相比國內熱門景點的擁擠,東南亞的度假勝地提供了更悠閒的氛圍,價效比也相對較高。因此,許多家庭和年輕人將東南亞作為春節出遊的首選,享受陽光與海風,開啟一場難忘的新年旅行。

據《紅星新聞》報道,春節期間,一名31歲的中國女遊客在泰國普吉島浮潛時發生意外。
這名女遊客的姐姐鍾女士接受了媒體的採訪,據報道,一家人一起去旅遊。妹妹被救上岸後,泰國當地救援人員立即展開急救,隨後,她被轉移至船上並送往普吉島的醫院。

然而,當鍾女士提出隨船同行時,卻遭到拒絕,直到當天下午2點半才趕到醫院。
令人心痛的是,鍾女士最終等來了妹妹“腦死亡”的訊息。此後,她嘗試轉院,甚至查詢將妹妹送回國內治療的方案及費用。然而,在經歷了16天的煎熬後,2月22日下午,妹妹仍不幸離世。
在這條新聞下,不少網友也發表了評論,提醒大家出遊一定注意安全。

事實上,去年春節期間也發生了類似的悲劇,印尼發生多起涉中國遊客交通及溺水事故。
此外,2023年4月,一名59歲的中國男性遊客在巴厘島海灘遊玩時不慎被水流拖拽到深水處,雖然很快有人伸出援手將其救回岸上並立即送往醫院搶救,但其最終仍然不治身亡。

而早在2015年,多名中國遊客在印尼溺亡。

再次提醒大家,外出旅遊時,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浮潛、登山、滑翔傘等高風險專案,務必量力而行,確保自身身體狀況適合參與。
選擇正規、有資質的機構,嚴格聽從教練或導遊的安全指導,穿戴必要的防護裝備。同時,不要盲目追求刺激或挑戰極限,避免因天氣、海況等不可控因素導致意外。
旅行應是享受,而非冒險,只有確保安全,才能真正收穫美好的回憶。
2.特朗普手上有瘀傷
據報道,特朗普的右手背上出現疑似瘀傷的痕跡,引發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猜測。
週一,在與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會面時,這位78歲的前總統雙手緊握的照片被放大顯示,他的手背上似乎有一塊被化妝品遮蓋的瘀傷。

對此,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在接受採訪時回應稱:“特朗普總統是人民的代表,他每天會見並與比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都更多的美國人握手。他的承諾堅定不移,並在日復一日地行動中展現出來。”
然而,針對特朗普手背上的疑似瘀傷,網友們紛紛展開討論,對其成因進行了各種猜測。
有人認為,這些痕跡可能是靜脈注射留下的,也有人推測他服用了血液稀釋劑,還有人認為這只是衰老的正常現象。
一位網友評論道:“公平地說,我奶奶79歲了,手上也經常出現瘀傷,而且已經好多年了。這只是年紀大了才會發生的事情,而特朗普確實老了。”
另一位網友則表示:“他渾身是傷。他嘲笑年邁的喬·拜登,現在遭到了報應。”
一些人甚至將特朗普的手與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手進行比較。女王去世前,手上也曾出現明顯瘀斑。

一名網友開玩笑道:“特朗普再過幾個月就80歲了,嚴格來說,他已經是‘老人’了……但這並不是他手上有瘀傷的唯一原因。他臉皮很薄,受到批評時也很容易‘受傷’。”該網友補充道:“當然,他也可能服用了血液稀釋劑。”
特朗普的健康狀況並非首次引發熱議。這位美國曆史上最年長的總統在去年8月曾表示,他“很樂意”向公眾公佈自己的醫療記錄,但在競選期間並未這樣做。
在沃爾特·裡德醫療中心接受治療期間,關於其病情的真實情況也引發了爭議。《紐約時報》曾報道稱,當時特朗普的血氧水平一度極度低下,白宮官員甚至擔心他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機。這些事件加劇了公眾對其健康狀況的關注。

3.倫敦地鐵無人駕駛
據《My London》報道,倫敦交通局(TfL)公佈了有關倫敦地鐵部分線路最終實現無人駕駛的最新細節。
去年年底,倫敦市長薩迪克·汗曾分享將三條地鐵線路改造為無人駕駛服務的成本,近期又對此進行了更新。

上週,倫敦交通局在回應一項資訊自由(FoI)請求時,釋出了一份交通部關於倫敦地鐵無人駕駛列車可行性的刪節版報告。該研究於2023年4月釋出,是政府於2022年8月為TfL提供資金支援方案的一部分。
報告指出,過去20年來,倫敦交通局一直在升級地鐵列車的自動控制系統,使列車能夠在訊號系統的控制下自動執行,同時操作員仍需在場。這一系統升級是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前提條件,而要將一條地鐵線路升級至這一標準,大約需要10年時間。
目前,倫敦地鐵中,DLR(碼頭區輕軌)是唯一一條完全無人駕駛的線路,而貝克盧線(Bakerloo)和皮卡迪利線(Piccadilly)仍需操作員手動駕駛。

相比之下,中央線(Central)和北線(Northern)已具備部分自動駕駛功能,但執行時仍需司機在場。
市長薩迪克·汗去年12月底表示,貝克盧線改造為無人駕駛的成本預計為44億英鎊,皮卡迪利線為49億英鎊,而中央線的改造成本則高達約100億英鎊。
他曾提到,最合適的時機是線上路升級並引入新列車時同步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然而,他也強調,這些估算成本並未包含未來對各條線路進行維護和升級的持續開支。

4.希思羅航站樓改造
據sky news報道,倫敦希思羅機場正與包括英國航空在內的數十家航空公司商討一項每十年一次的機場佔用率調整計劃。
訊息人士透露,希思羅機場目前正與82家航空公司進行談判,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最佳化運營,以更高效地利用現有運力。
目前,希思羅機場最重要的運營商是英國航空。該公司於2008年3月遷入耗資43億英鎊建成的5號航站樓(T5)。T5為英國航空獨享,每年服務超3000萬名旅客。

業內人士認為,英國航空遷移其希思羅機場總部的可能性極低。其他主要航空公司包括卡達航空、美國航空、新加坡航空和維珍航空。訊息人士稱,此次機場調整可能會導致航站樓空間分配發生重大變化。
有業內人士推測,星空聯盟成員航空公司或將受到此次調整影響。這些航空公司包括加拿大航空、新加坡航空和漢莎航空,目前大部分航班均在2號航站樓運營。

希思羅機場發言人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表示:“機場佔用率評估是運營管理的常規環節,我們希望透過最佳化空間利用,提高運營效率。通常每十年進行一次審查,上一次調整是在2014年,以配合2號航站樓的啟用。”
他進一步補充道:“這些調整旨在最佳化希思羅機場有限的空間,提升整體運營韌性,並確保機場容量能夠滿足旅客需求,同時保障良好的出行體驗。”
該發言人還強調,航班承載能力的決定是在與整個航空業廣泛協商後作出的。去年,希思羅機場共接待近8400萬名乘客,稅前利潤增長31%,達到9.17億英鎊。
與此同時,預計英國交通大臣海蒂·亞歷山大(Heidi Alexander)將在本週批准倫敦第二大機場——蓋特威克機場的擴建計劃。而希思羅機場方面,在經歷多年抗議後,也正重新推進第三條跑道的建設。

END

BBC、Sky news等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管理員長駐倫敦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為您推送精彩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