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知否大叔
來源 |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押考題、護考場、估分數、查成績、報志願等關於高考的戰爭,雖然才過去一個月,對於人們的記憶來說,好像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但對於1353萬考生以及背後的家庭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這兩天,有個孩子發的帖子引發無數網友熱議。
帖子的標題是《好崩潰…高考後才知道媽媽連1w塊都拿不出來》。

評論區下方,有人責怪她不懂事,也有人說高考後父母給孩子一點獎勵是應該的。
其實,這兩種觀念都沒有錯。
當“7萬塊的暑假賬單”成為網路熱議的話題,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
貧富差距對孩子帶來的影響。


要問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整個求學過程哪段時間最為煎熬,那必定是高中三年。
而高三這一年,更是煎熬中的煎熬,堪稱人間煉獄,懂的都懂。
許多學子背水一戰,忘我的投入在學習中,幾乎耗盡自己最後的心力,只為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高考結束後,不管結果是好是壞,大家都迎來了自己清晰的答案,終於可以擺脫身上沉重的枷鎖,喘口氣,做回自己。
高考後的暑假,則是孩子們從未體驗過的自由。
對於家境優渥的孩子來說,高考後的暑假意味著可以更精彩的享受生活。
他們可以選擇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出國旅遊,感受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

不想出去旅遊的,會選擇買一堆自己喜歡的東西,犒勞一下辛苦多年的自己。
而這些,都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來託底。
有一位網友,暑假想出國玩。
父母研究了一番,決定帶他去泰國玩。
一家三口機票將近8000元,加上酒店、景點和吃飯,花了2萬多。
還有一位網友,詳細列出了自己的購物清單。
電子裝置佔大頭,還有各種護膚品化妝品,各種風格的衣服。
全部加起來,一共2萬多塊。

網友的媽媽看到賬單後,闊氣地轉過去2萬塊。
網友不禁發貼感嘆:
“原來高考後的消費,才是最大的。”

還有更誇張的。
一網友出分後,發現比預估的分數高出了許多。
微信上,母親不吝嗇讚美,父親更是激動地轉過去了5萬,表達自己的興奮…

這些網友,可以盡情地享受暑假,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但對於一些寒門出身的孩子來說,可能就沒有那麼友好了。
他們要被迫認清現實。
一網友高考後,整理了一份清單發給了媽媽。
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共是9500塊錢。
她以為媽媽會像以往一樣,利索打錢。
結果螢幕那頭一句“媽媽的手頭不寬裕”,戳碎了她夢中的暑假。

還有網友發現,在這個沒有作業的暑假,自己不再被重視。
在家幫忙打掃衛生還要被各種嫌棄,還被罵這麼大人了,不知道找個工作為家裡分憂。

然而,考完沒有物質獎勵還是小事,有些學生將面對“高考即失學”的現實。
一網友高考成績不是很理想,只考了個民辦二本。
但媽媽告訴她,家裡沒錢供她上民辦二本。
如果她想繼續上學,只能選擇讀大專。
高考後的這個暑假,對於有的考生來說意味著自由與夢想,但對那些寒門子弟來說,註定不尋常。

回顧我高中畢業時,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畢業後,我就和幾個同學一同前往省會鄭州打起了暑假工。
因為年齡和社會經驗等問題,很多工作都把我拒之門外。
最終,在一家火鍋店得以安身,一個月600元的工資,我很滿意。
當時的孩子思想都很純真,沒有什麼差距意識。
我曾以為同學應該和我一樣,都在外出打工,直到我從別人口中得知:
曾經班上一個並不起眼的同學,這個暑假家裡給他買了一臺保時捷卡宴。
我才漸漸懂得人和人之間真的是有差距的。
高考之後的暑假,夏天的豔陽彷彿射出了一條分界線,一些人沐浴在陽光裡,一些人則躲進了陰影中。
我們不得不承認,考試的結束不僅僅是學業的結束,更是那個美好童年的結束。
從此以後,我們將會對曾經那個眼神純淨、思想天真的自己說再見。

不過相比而言,高考後的這點心理落差其實不算什麼。
等到大學畢業後,你會發現人生還有更大的差距。
兩年前在網上刷到過一個影片,到現在記憶猶新。
一個叫小崔的博主,2017年參加高考,他考上了清華。
當時有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叫寒門再難出貴子。
小崔心想,自己雖是小縣城農村的小老百姓,但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鬥爭中,自己擠了過去考上了清華。
這不就是“寒門貴子”嘛?
可當他上了大學後,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有多可笑。

由於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只能盲目摸索。
他參加了各種校園活動,在其中一個社團中,認識了一個同學。
兩人特別投緣,經常在一起討論物理,討論人生。
熟悉之後,他得知這位同學的父親是某大學院長。
意外之後,他覺得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因為這位同學跟他一樣,性格平平,成績一般。
後來,他才發現自己錯得有多離譜…
大學畢業後,他的這位同學不僅去了伯克利交換,大學期間還發了三篇頂級期刊論文,最後去了全世界物理最強的四個大學之一讀博。
可是他呢?
大學四年,始終不知道生活重心在哪,按部就班,跟風保研。
最好笑的是,他花費了一年時間準備考研,結果後來才知道,清華的學生是可以直接保研的。
而他的這位同學,不但高中就知道清華可以保研,而且還知道保研並不是最好的出路,清華也不是最厲害的學府。
對他來說,清華只是一個打好基礎的地方。
他的目標是去世界頂級物理殿堂,去做科研。
就連那個去伯克利的機會,全中國根本沒幾個人知道,但他就是那幾個為數不多的幾個報名者之一。
自己大學期間一直試錯、探索,而這個同學呢?
從大一開始就目標明確,大學四年所做的所有事,都是圍繞著目標的實現。
影片結尾,小崔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
這就是強大的資訊差、認知差。
“當你在仰望高山的時候,別人已經在山頂俯瞰整個世界。”


明明起初差距不大的同學們,為什麼最後發展天差地別?
沒有原因,這就是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
那些暑假裡可以高消費享受自由的孩子,背後是一對努力打拼江山的父母。
博主小崔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因為自己是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
但他同學的父親,早在幾十年前就靠著在考場拼殺才有了如今的地位,超高的認知和資訊差。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莫名其妙出現的。
成年人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現實的多得多。
有很多想不通的事,隨著認知的提高會如夢初醒。
小崔說的那篇“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文章,其實我看過。
文章大意如標題,是說在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
當時這篇文章引發無數網友共鳴,而我卻認為這是最毒的雞湯。
我們要明白的是,不是寒門再難出貴子,而是寒門從來都難出貴子。
我想對每一個即將走向成人世界的孩子說一句:
你必須清晰地感知到,這個世界從來就是不公平的,人與人之間的背景差距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以前的你沒有注意到而已。
所謂的完美暑假只是一個縮影,往後的人生才是主要舞臺。
我們無法改變這些既定現實,但可以決定未來的人生方向。
努力是每個人都能自己掌控的。
只有努力,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看見這個世界。
還記得2019年,那個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工地搬磚的林萬東嗎?

他的父親患有腦梗,兄弟三個也都要讀書。
面對艱苦的生活,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在日記裡默默寫下一句話:
“唯有自強不息,日後才有無限可能。”
4年後,他去了雲南東川從事基層政府部門工作,幫助更多需要改變命運的人。

還有去年刷屏全網的航天員桂海潮。
誰能想到,這麼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能飛上太空?

桂海潮的鄰居曾說過一句話:
“我家就住在他讀書的中學裡,我家的廚房對著他高中住的那間小屋。
每天黃昏吃飯的時候,都會聽到他在大聲朗讀背誦。
小時候貪玩,經常被老爸揪著去看他學習,透過那扇紗窗,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一個宇航員的曾經。”

更有那個《變形計》中逆天改命的農村娃高佔喜。
18年前以山溝農村娃的身份參加變形記,如今成為了一名身經百戰的連長。
上個月的訂婚宴,一槓三星的肩章是那麼的耀眼。

狂風暴雨試煉我骨,不屈不撓亦不懈。
或許,這就是對這些寒門子弟最貼切的詮釋。
沒有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
我們無法決定出身和智商,但我們可以決定如何把手裡的爛牌打好。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你曾流過的汗,沒有一滴會白費。
你所吃過的苦,受過的累,終將會變成光,照亮你腳下的路。
正如網上流傳甚廣的那句話:
“你的十年寒窗,憑什麼和人家三代人的努力相比?”
“十年寒窗比不過,那就從我這一代開始,三代共同加油!”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關鍵詞
孩子
清華
大學
媽媽
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