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活久見!這五個大字在小柴這幾十年人生歷程中,從沒這麼具象化過,尤其剛剛結束的2024年,小柴是錢沒賺到,淨長見識了。
剛剛開啟的2025年,又無縫銜接的把長見識這件事,給小柴續上了,繼某超市托盤丟了,讓員工每人賠償500的離譜工資回收計劃後。
今天,又有個重新整理認知的事情衝上熱搜,那就是,有公司拖欠了員工三個月工資後,他們想出了一個發工資的辦法,就是自己找個印刷機,印了一堆優惠券,代替工資來發。
看到這一幕,別說小柴,投機第一能手虛擬貨幣都看傻眼了,貨幣還有這種新玩法?
此前,有一幫人,為了吸血全球想投機暴富的人,打著區塊鏈、以及構建全新的貨幣體系的名義,搞出了個數字貨幣這玩意,可以說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在比特幣之外,那些五花八門的空氣幣,可以說,讓不少人傾家蕩產了。
但不管怎麼說,虛擬貨幣這玩意,只要相關的場景能夠落地,那自然是有資產屬性的,也是小老百姓們,很少能低門檻入手的對抗通貨膨脹及傳統資產貶值的工具。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剛過去的這個週末,有網友發影片爆料,自己辛辛苦苦打工,公司拖欠了三個月的工資,最近公司通知,終於可以發工資了。
自己滿心歡喜的找財務拿工資,結果一到現場傻眼了,發的工資竟然不是人民幣,而是一堆公司自己印的消費券。
該網友無奈的吐槽,自己辛苦工作3個月,結果換來一堆被限定使用的消費券。「沒錢開工資使消費券抵工資,大家來說說這合適不?」

人家數字貨幣,好歹要講講故事、吹吹技術、吹吹場景的,您這?直接印刷機一開就完了?


看到這裡,小柴本以為這是個炒作的假新聞吧,或者有沒有可能是給員工發的福利!畢竟這玩意他不合理也不合法,不帶這麼操作的。

而且,公司也站出來理直氣壯的回應,確實有這麼個情況,每個人不一樣,價值幾千到幾萬元的都有,具體怎麼使用還不清楚。
回應同時稱,有一部分是消費券低工資,有一部分是發了現金。領導級別越高,消費券的金額越高。

看到這裡,小柴被驚的眼淚直流,打工人辛辛苦苦掙了幾萬塊的工資,到頭來,成了一堆自己印的各種限制使用規則的消費券這真是「公司掙錢公司花,一分也別想帶回家」。
可是很多人的收入來源,就是這一份工資啊!小孩的學費咋辦、吃穿用度咋辦?這公司,能提供打工人所有的衣食住行的消費專案嗎?



雖然說,此次熱搜事件,用消費券代替工資的離譜操作,引發了不少的輿論,然而,據最新的訊息,這些消費券已經全程綠燈的開始流通使用了。
據相關商場工作人員表示,從昨日開始,就已經開始使用該消費券,但有些商家可以用,有些不行,能用的商場都貼出了告示。「券兒是十足抵用,但是不找零」工作人員表示。
本以為這是個例了,但是萬萬沒想到,這種發代金券竟然已經悄摸的成了一種常態化操作。



該事一經曝出,引發強烈關注。而相關公司後續也確認該操作屬實,且確認了這個卡消費時確實有限制。
更離譜的是,這還不是一兩個月的工資,據爆料者稱,自己高達幾十萬的工資,最後都被折算成了購物卡。
而小柴檢索了相關關鍵詞,發現這樣的事,已經不算新聞了,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用貨物抵扣工資再正常不過,消費券、購物卡之類的,這些年也非常多。
從評論區,以及近期的熱點事件也不難看出,似乎這種離譜的操作,在一些人眼裡,已經成了非常正常的了。而離譜的是,很少有人站出來對這種離譜的行為說不。
而這種消費券、代金券,不具備流通性,也不具備普遍接受性,離開了特定的場合,就是廢紙,他們拿這種東西給打工人當報酬,這不僅是是在侮辱人,更是在踐踏法律。
雖然擺明了不合理也不合法,然後,類似的事情,似乎悄無聲息的開始滲透了,且招數五花八門,到底誰給他們的膽子呢?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這種事違法的事成了常態,而打工人,似乎也沒有辦法說一個「不」字,公司用消費券給員工發工資,也只是像命令一樣下發通知,券的使用範圍、規則,打工人也是無權提出任何建議。

我們也不難看出,如今打工人的環境是愈發艱難了。讓小柴更感慨的是,這世界,終究是顛成了我們不認識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