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四十的我,靠追星調理好了人生問題

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讀者:耶咪
我用今年整個春節值班換來一段蘇州追星加旅行的4天幸福之旅。可惜,這一切美好的想象隨著手機開機那一刻破碎。
“活動可能搞不成了”
“XX商家到底在搞什麼,現在還不公佈活動地點”
線下追星的微信群不斷彈出訊息,眾說紛紜。原本第二天就要舉行的某泰國明星的見面會,到前一天的下午主辦方仍然沒有公佈確切的舉辦地點和時間的訊息。而這個時候,很多獲得入場資格的粉絲已經定好酒店機票,也有一部分粉絲像我一樣已經到了當地,一切顯得非常被動。還在等著下飛機的我仍然不太相信這一切,心中暗想只要官方還沒發通知,就有一線希望。
下飛機的人流推著茫然的我,這次旅行還帶著70多歲的母親,所以再不濟就一起在蘇州玩幾天當旅遊,怎麼也不虧。這個心理暗示一定程度能讓我覺得情況也不算太糟糕,但最終,在傍晚時分,主辦方發公告確定第二天的明星見面會改期。懸著的心終於死了,所有美好的期待化為泡影。我也沒有提前結束行程,收拾好心情和媽媽在蘇州玩了四天,算是我們母女的春節旅行。

《玫瑰的故事》劇照

回想起這次經歷真夠跌宕起伏,坐過山車一般的心情。其實泰國明星在中國開見面會被臨時取消的情況並不少見,粉絲的時間金錢撲了空,回頭還要被人陰陽怪氣活該,追星真的這麼不堪嗎?的確,“追星”、“飯圈”這些名詞一直被貼了很多好壞參半的標籤,有人認為這些都是學生玩的東西,是幼稚的、不務正業的、不理智的行為,也有人覺得這只是人獲取幸福開心的途徑,無關年齡性別職業,任何人都追求美好的權利和自由。
我開始接觸追星是幾年前那段居家的日子,儘管那個時候我已經38歲,在粉絲群中算是媽媽姨姨級別,但追星的確改變了我的人生。
那時的我刷著微博,刷到了某部熱播泰劇的推送,那個時候實在無聊,就開啟看了三集,從此開啟我的新世界大門。男主帥氣高大的外形、充滿戲劇張力的人物背景設定,拍攝嚴謹精美的畫面,以及大膽刺激的劇情都像鉤子一樣把我的魂勾走。
之後每個週末的凌晨不管再困,第二天有多重要的工作,都不能阻止我即時追更。看劇還沒完,還要到微博超話看大家的討論,尋找認同感,一旦和網友粉絲的感受一樣,內心便會有巨大的滿足感。過兩天就有B站的UP主發影片各種劇情或拍攝手法分析以及會衍生出非常多相關的話題,我會一個個看並且會參考學習。
泰劇的演員自由度比較高,他們可以隨意在自己的社交平臺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日常,特別是劇裡演情侶角色的主CP,劇外也保持著親密友愛的關係,時常在社交平臺各種互動,一起參加出席各種活動。還有雜誌訪談都在營造著一種半真半假的曖昧情愫,一切一切都讓人很上頭。

《一見傾心》劇照

當時的我和很多粉絲一樣確信這兩位主演戲假成真,延續了劇裡的美好感情,大家管這種行為叫“磕CP”。CP的大熱往往會激發很多粉絲的創造力,他們會圍繞CP進行二次創作,湧現出各種漫畫、同人文、二創剪輯各種物料,任何時候都能刷到,讓粉絲可以隨時隨地沉浸在明星CP營造的曖昧戀愛的氛圍中,我也不例外。在磕CP、刷物料、刷劇的過程中,我的精神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那種感覺如同自己在戀愛,感受到人間美好真摯愛情一般。
這對明星CP在香港舉行了一次見面會,我第一時間買票、申請假期,不帶一絲猶豫,只知道自己很想跟他們見面。在等待見面會的日子,我的心都是滿了,無論何時何地都感覺春風拂面。記得見面會上,他們出場的時候我感動到落淚了,第一次見到喜歡的影視明星就這樣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太感動了。不僅如此,見面會結束後還有HI TOUCH和合影環節,我可以近距離跟日思夜想的人擊掌和合影,對於從來沒有追過星的我,是何等震撼的一件事。
自從那次見面會後我越來越沉迷追星,已經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很大原因是這種讓人高漲情緒神奇地治好了我的失眠和焦慮,讓我每天如沐春風,情緒變得穩定,心情輕鬆愉悅,不會每天動不動就焦慮緊張,我已經好久沒有感受到這種被愛意暖流包裹的感覺。身邊的同事朋友沒有人理解我這個行為,他們甚至覺得我都40了還在追星幼不幼稚,但我的心被這對明星CP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填滿,完全不在意這些不太友好的話。

《小歡喜》劇照

當時的老公對我的追星沒有過多的干涉,每天開心的事情就是跟他分享CP發了哪些甜掉牙的物料,他偶爾回應兩句,但大多數是沉默,因為不追星的人是理解不了這種亢奮的精神狀態。而我覺得無所謂,他聽了我的分享就行。那時我們的夫妻關係算是比較融洽,儘管還是有很多沒有辦法解決的矛盾,但因為磕CP的這個事情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可以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隨便發脾氣,也可以放下一些糾結矛盾的地方和他好好相處。
巨大精神滿足表面看著似乎是靈丹妙藥能治癒一切人間疾苦,但殘酷的事實最終還是給了我狠狠一巴掌,太過美好的事物果然是不真實的
最終他們這對影響巨大的情侶搭檔演員一方爆出無可爭辯的負面訊息,以一種極為不體面的方式而宣告落幕,俗稱拆CP或者CP塌房,而我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那個曾經答應照顧我一輩子的人即將遠去,我的人生CP也拆了,當時的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天塌的感覺。比起10年婚姻走到盡頭,讓我最難受的是我磕的CP是假的。
我開始無法接受投入了那麼多真情實感,那些日日夜夜治癒我支撐著我堅持下去的信念只是假象。原來我這幾年一直活在一種自己虛構的假象之中,而這種假象正是我內心對追求完美愛情的投射,於是縱身一躍,甘願落入這張我自己幻想出來的網,結果摔成重傷。美好破滅,虛假的東西猶如海市蜃樓虛無縹緲,它再也不能緩解我的焦慮壓抑。
雙重巨大變故一下子襲來,我的精神遭受到嚴重的打擊,挫敗感和羞恥感壓得我喘不過氣。挫敗感是我10年來無數次妥協和付出的婚姻最終還是走到頭,羞恥感是我已經是中年人,依然會被這些所謂的明星營銷行為欺騙到,實在不應該。正常人可能看個熱鬧就過去了,但我本身有情緒問題,是無法控制這種焦慮壓抑的情緒,而且我的一些免疫類疾病,會因為情緒不好容易復發。

《親愛的小孩》劇照

都說心情不好,可以找信任的人聊聊天,說出自己心中的鬱結。此刻我才驚訝地發現,沒有人可以聽我訴說。
我本來沒什麼朋友,以前聊得來的一些閨蜜因為生活工作理念不合早已鬧掰,剩下有一些泛泛之交偶爾吃吃飯那種,根本說不了這些東西。最後剩下我媽,我很少跟我媽聊心事,這些追星塌房的東西她也不懂。
情急之下我想到了私信一些之前一起追星線下見過面的網友,希望能跟我聊聊排解苦悶,一起共同度過的這個難關。很幸運,我第一個找的網友就願意和我互加微信。我們在微信上聊了好幾個月,每天都在聯絡,分享著各自看到的那對CP拆了後的各種訊息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好的情緒和不好的情緒,互為情緒的宣洩口,鼓勵著對方,也成為了彼此的救命稻草,共同度過了這段黑暗的時光。真的很感謝那位朋友的出現,沒有她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走出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我們也走出了那對CP拆了後的陰影,開始迴歸正常的生活。她後來透過別的影視劇喜歡上了一位日本的男明星,為他遠赴日本參加見面會,而我也嘗試著這種方法,但這一次可能就更謹慎和淡然了。後來看上了一部不算爆火但也在國內挺有名的泰劇,演員是我喜歡的型別,戲外的營業大方不刻意,兩位主演都沒有太離譜的黑歷史,感覺可以放心地追,我的精神又有了寄託。還線上下的一次見面會認識了好幾個朋友,有共同的愛好追求大家一拍即合,當時分別的時候就建了微信群,回去後還一直保持聯絡。
這一次自己的心態變了很多。我不再糾結這兩位我喜歡的演員到底私下是什麼關係、有沒有戲假成真,我只在乎他們呈現出來的氛圍感到底能不能讓我感到幸福和愉悅,他們接受採訪時傳遞的資訊我有沒有共鳴,這種改變讓我輕鬆多了。最關鍵的,我在這個追星的過程中除了得到情緒價值、心靈安慰之外,還得到更多有意義的收穫。比如我開始學泰文,從簡單的泰語單詞學起。每當我從主演的影片裡聽到一兩個我認識的泰文單詞,都覺得特別有成就感。為了更多地表達對他們的喜愛,我還撿起英語重新學習。我會將一些感想和感受,線下商務活動或者見面會的一些想法建議用郵件的方式發給經紀公司。儘管經紀公司不一定有回應,我也不會強迫人家有回應,但輸出了自己的想法就很滿足,因此我的英語寫作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歡樂頌》劇照

我記得刷到過一位追星的網友,她是在小城鎮生活,追星讓她去了很多以前沒去過的地方,增長了見聞,體驗了很多不同的人文風情,我也深有感觸,因為參加線下見面會也去了不少國內外的城市,每次都帶著母親。反正見面會就半天時間,可以多留幾天時間逛逛。我媽也是很少出門,對一些交通工具的乘坐或者住酒店沒有太多體驗,正好藉著追星的機會,我和她有了更多一起旅行的機會,跟家人能愉快地旅行已經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我的同事說我離婚後的狀態變了很多,眼裡都有光。我想可能是追星帶來的好處,追星這個事讓我的內心得到滿足而且感受到愛的溫暖,做事也變得積極勇敢。當我情緒不好、焦慮的時候,上網看看他們便會心曠神怡。當我想偷懶不做運動時,就會看到他們一早起來鍛鍊的影片,最終還是把運動堅持下來。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因為追星而引發的極端新聞事件也有發生,但成年人的理智告訴我守好底線、在能力範圍內可以大膽去熱愛。人到中年才發現精神寄託的重要性,有人是追逐財富或書法釣魚,有人是組建家庭生兒育女、望子成龍,不管是什麼,我們都在不自覺中用各種方式填滿自己心中的空缺,這種豐富的充盈感會讓人覺得踏實。追星也一樣,追的可能不是人,是對美好的人和感情的嚮往,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收穫到的幸福和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百味,不盡是甜蜜,有好有壞才圓滿。現在我的失眠焦慮的症狀已經改善了很多,很感恩追星路上遇到那些人和那些事,在自己深陷泥沼的時候拉了我一把。其實追星是一場盛大的雙向奔赴,我們都盛裝出席。在這個過程中,明星和粉絲都在努力變得更好,而這種蓬勃向上的力量無形中治癒了很多飽受各種情緒困擾的人。也許作為粉絲最後不會有什麼回報,或許也就得到一些精神滿足,我可能也不會一直喜歡這個明星,這個明星也許不會一直做幕前,但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裡守護陪伴過一個給自己帶來溫暖陽光的人,看著他從寂寂無名到萬人矚目,有自己的一份功勞,這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凪的新生活》劇照

加油吧,勇敢前行的追星女孩!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稽核:雅婷
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 
徵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個人故事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影片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徵稿長期有效,投稿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將投稿與【作者投稿原創承諾書】一同上傳至附件,並在郵件主題標註【標題+字數】
詳細徵稿要求請點選👉【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長期徵稿
稿件示例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