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即上岸,當年讀公費師範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隨著教師編制越來越受歡迎,這幾年,公費師範專業的熱度也持續走高。
今年,多所部署公費師範生的錄取分線達到650分,省署公費師範生的錄取分數線也均在600分左右。在內蒙古,公費師範的提前錄取分數線,歷史專業甚至已經超過清華大學。
但就在幾年前,公費師範專案還是需要降分錄取的相對小眾專案。公費師範專案的就讀體驗如何?這些年又在經歷哪些變化?在更長的時間裡,大家如何權衡和看待自己的選擇?
我們採訪了幾位已經畢業的公費師範生,以下是他們的分享:

  文|雅婷

編輯|王海燕

鍾樞|2019級公費師範生,已解約
“這是一個做和不做都會後悔的決定”
我是2019年入學的公費師範生,我剛上學時,就考慮過畢業要不要解約。畢業後,我確實也解約了。
我高考那年,張雪峰還沒火,我父母對填報志願不太瞭解,讓我自己拿主意。當時,我有個認識的上屆同學去讀了公費師範,就讀體驗也很好,知道我也符合申請條件後,就向我推薦了這個專案。
當時公費師範不算熱門專案,我大概知道,專案可以免學費,還有機會降分錄取。而且公費師範和定向招生不太一樣,定向招生屬於單位委培,畢業後去向非常確定,公費師範的選擇則要大一些,只要回到生源地工作就可以了。
《勝者即是正義》劇照
高考之前,我其實有理想的院校和專業,沒考慮過要當老師。當時我瞭解到,我的分數可以透過本省高校專項專案去到我最想去的學校和專業。但在準備申請材料時,我發現我的條件可以報兩個專案,一個是理想院校,另一個就是公費師範。
我雖然也填了公費師範的專案,但我當時真實的想法是,非常自信,覺得走高校專項提前批一定會被理想院校錄取,相當於只是順手填一下公費師範,當一個我自認為不需要的託底。沒想到錄取結果下來,我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被公費師範錄取了。
被錄取後的一兩週,我的情緒波動很大。我意識到,填志願的時候,我還是太疏忽了,我執著在理想院校的填報上,根本沒有認真考慮其他可能。
當時周圍人對公費師範的認識跟現在也不太一樣。我高中一直是班幹部,也熱衷校園活動,給人的印象是,我性格開朗外向。我跟高中老師說,我要去讀公費師範了,老師的反應是,很震驚,他認為我的性格適合去大城市,在更市場化的平臺工作。
我聽老師說完,心理落差更大了,開始自我懷疑,擔心我選的專業不能發揮個人優勢。但我父母卻是很高興的,他們很認可老師這個職業。為此,我還和他們起過沖突。最後父母告訴我,反正我大學畢業,也拿到好的文憑了,如果到時候還有其他想法,他們會支援我的決定。
就這樣,我懷著複雜的心情去讀了公費師範的專案。
但其實進了大學,我的就讀體驗是很好的。從經濟上來說,這個專案除了免學費,還有生活費補助。從學業上來說,我們跟同專業的非公費師範生學的內容也一樣,只是我們會多修一些教育相關的課程,實習也要求必須是教師相關工作。包括畢業證,也不會標記公費師範與否。此外,公費師範生畢業後雖然不能讀研考研,但可以讀在職碩士。
最重要的,我當時讀公費師範時,因為教育局承諾的生源地編制,不少同學本科畢業就去了各省非常好的中學教書。等到再過幾年,同樣的就業機會,迎來了一批名校碩博畢業生的競爭。
《追光的日子》劇照
所以對我來說,我當時解約,完全出於個人原因。我當時對心儀的高校和專業有執念,也想探索其他可能。況且,從入學開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未來是否解決,所以本科期間我也認真學習,但到畢業前後,我基本上是順理成章,就決定去試試跨專業考研了。
我當時的專案要求是,本科畢業後,回生源地當老師,履約六年。解約的情況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履約過程中想解約,全年都可以申請,賠償金額會據履約年限有所不同。另一種就是針對我們這種,完全沒有履約過工作的學生,每年只有兩個固定時間能申請解約,並且解約的話,大四也不能參加考研考公,只有畢業後才可以。這種情況去考研考編,就會失去“應屆生通道”,選擇範圍都會大大縮減。
畢業後,我很快就選擇解約了,主要是擔心猶豫太久,既不履約又沒有解約,會被公示,影響我的考研結果。另一方面,如果我考上了還沒解約公費師範的話,這也會影響我的檔案調取。去解約時,我知道這是一個做了會後悔,不做也會後悔的決定。
真的解約後,我後來也確實後悔過,因為畢業後,我找工作和考研都不太順利,在二戰考研的某個瞬間,我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折騰什麼。會忍不住想,要是我去履約教書了,已經有了兩年教齡,可能也開始讀在職碩士,不至於困在一個窮困潦倒的局面裡。
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我18歲報考志願時,也沒預料到,後來會出現的這些具體問題。
其實讀大二時,我回過一次高中。那時張雪峰已經走紅了,很多人因為他知道了免學費還有編制的公費師範專案,這個專案突然變得很“搶手”,錄取分數也變得更高了。
《追光的日子》劇照
當時有在讀的學弟學妹問我,是否該選公費師範,那時的我曾謹慎地說,人的不確定性是更大的,比起公費給師範能帶給你什麼,你更要考慮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但如果現在還有18歲的小孩問我,公費師範值不值得讀,那我肯定會告訴他,在現在這個就業環境下,畢業後還能成為有編制的老師,已經很幸運了。
因為現實的壓力,考研結束後,我還是去找了教師的工作。相比18歲時,我現在的心理素質好很多了,知道無論後不後悔,我都是在接受個人選擇帶來的結果而已。無論如何,起碼我更瞭解自己了。
喬蕎 |2013級公費師範生,履約結束
“我不做老師了,我能去幹嘛”
因為時間太久遠了,我高考時,這個專案還叫免費師範生。我印象中這個專案是在2018年時更名的,還把10年的履約期縮短成了6年。(編者按:據2018年印發的《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將“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調整為“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期從10年改為6年)
我高考時,成績大概排在全省一千名左右,當年如果走提前批次,能去很多好學校,也能學到我想學的專業。之所以讀免費師範生,主要還是為家庭考慮更多。高中前後,我父母工作的工廠效益不好,經常會說起發不出工資這類事情。高考分數出來後,因為知道我的家庭情況,老師就向我推薦了這個專案,並且說,我一直在做班幹部,未來或許也適合做老師。
和高中老師聊完,我對免費師範有了基礎認知,知道這個專案能免學費。並且我高考那年,有個很好的大學在我們省招生,只招免費師範生。當然,老師也向我強調,免費師範生畢業後,需要回到生源地工作,不然就會賠違約金。以及,我的分數不低,如果我填了這個專案,一定會被錄走。
和老師聊完,我的心情有點沉重,甚至猶豫過,要不要把老師的建議告訴父母。我知道,只要我告訴他們,一定會去讀免費師範。在10多年前的當時,我身邊同學都想去大城市上學工作,我也是。我為此去看過一些大城市的物價,甚至回家的車票價格。
《少年派2》劇照
在這個過程裡,我能感覺到,如果我去大城市讀一個普通的專業,家庭的壓力是會很大的。所以我最終還是告訴把免費師範生的資訊告訴了父母。我能感覺到他們特別開心,他們也能感覺到我點不太樂意。
其實當時的很多細節我都忘了,只記得自己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還是準備了免費師範生的申請材料,並且隱約記得,自己辦手續時,就像是簽了張“賣身契”一樣。我甚至還記得,當真的錄取後,我爸爸媽媽的開心和我感受到的壓抑,有很強烈的對比。當時我會想,我的分數跟很多同學都差不多,但他們就要去迎接更多可能性了,而我卻好像被侷限了,一眼能看到未來。
入學後,在新的環境中,大一時我過得有點壓抑,但還是努力讓自己接納這個職業,後來也去參加社團,去做家教兼職,刻意把時間安排得很滿。在忙碌當中,我慢慢覺得,大學生活開始變得快樂了,我記得我第一次和父母說起這個感受時,他們都大舒一口氣。
調整心態後,我開始更用心地安排大學生活,也感受到了老師職業的價值。甚至想過要去做鄉村老師,改變鄉村教育。當時老師還勸我,我太年輕太理想主義了,帶著這種心態去做鄉村教育,很容易碰壁。
《山花爛漫時》劇照
畢業前後,我去應聘了家鄉最好的高中,想留在省會工作。但我終面完,工作又出了一點變故,那所中學最終選擇了一個更好學校的碩士代替我。不過我還可以去那個學校集團的一所民辦中學教書,待遇福利都會高出很多。我權衡了工作地點和待遇等方面因素後,決定去民辦中學教書。
我認識的免費師範生去向都很好,即便不是省會,也都是各市各區裡最好的高中。我當時的同學,只有零星幾個人解約。同校的非師範生同學,現在很多人是在做科研,也有人做編輯,做中學老師,做競賽老師。
我大學時沒怎麼想過解約,但工作後有過這個想法。中學老師很累,剛工作時,我和學生溝通總出問題,也無法在學校的組織架構裡落實自己的想法,還會在職場的人情世故里栽跟頭。工作不到一年,我的甲狀腺和乳腺都長了結節,健康和情緒都開始崩潰。
《勝者即是正義》劇照
有一陣子,我太壓抑了,還跟父母說,我幹不下去了。父母發現勸我也沒用,就跟我說,實在不行就辭職吧,他們養我。不過他們也問我——如果不做老師了,我還能去幹什麼。我記得我真的就是一邊哭,一邊怎麼想也想不出來,我還能去幹嘛。
我想過要去私企,但在私企,我大約只能做文秘類的工作,專業上的東西就完全浪費了。後來我覺得,我對教育還是有熱情,也想去影響別人,加上性格要強,就堅持下來,堅持到後面,也算是幹出了一些成績,比如開始接觸管理工作,開始帶全校最好的班級上課,終於慢慢進入熟能生巧的狀態。
工作到第五年時,我工作的學校開始變得不穩定,我甚至經歷了三年換四個領導的情況。身邊很多老老師都開始討論,民辦教育不穩定,也有很多人勸我,最好去考公。剛工作時,我曾因為職業的“枷鎖”而崩潰,但那時候,我開始因為動盪感到不安。我也嘗試過考去公立學校當老師,但也許是競爭太激烈了,也許是我沒有好好準備,最後基本都落空了。
焦灼的情況下,履約期滿後,我透過人才引進,去了一個事業單位做教育相關的工作。現在這個工作,工資待遇都不如以前,可我狀態好了很多。雖然不再面對學生了,我還是希望做一些微小的事情,來影響老師和學科,來改善教育。
畢業到現在,我意識到自己的幸運,這條路其實很適合我。回頭來想,我很感謝高考時向我提供免費師範生資訊的老師。
小於|2019級公費師範生,找到工作後考編
“僧多粥少,我不問都不和我說編制的事情”
高考時,透過班主任,我知道了公費師範專案。我選擇報考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我家經濟壓力大,父母有縣城的房貸要還,我姐姐在上大學,借了助學貸款;二是中學時,教師是我所知的好職業之一。
而且,我對成為老師有一些嚮往。我讀小學時,父母在福建打工,雖然經濟條件不好,但我在福建讀的小學環境卻很好,學校崇尚快樂教育,有圖書館,支援學生髮展興趣愛好,老師對學生也好。我記得,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像個私塾先生,會耐心又仔細地輔導我讀書,讓我從小就喜歡語文。
上初中時,我父母決定回老家,我也跟著回到了老家的寄宿制中學唸書。那個學校生活條件不好,老師奉行打罵教育。急劇的變化讓我感受到強烈的衝擊,體會到不同教育模式對人的影響有多麼不同。我那時就常常下意識想,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怎麼做。
高考後,我知道了公費師範生的專案,就開始準備志願投遞和麵試的材料。在我那一屆,公費師範生依然可以減分錄取,但競爭已經很激烈了。比如我報的學校,當時在我們省份只招兩個人。所以我被錄取後,班主任還有些驚訝。
《山海情》劇照
我家沒人能指導我填報志願,知道我被錄取後,我父母很高興。因為不清楚公費師範生到底是什麼,我父母還請了一個在縣城當公務員的親戚幫我看協議。但說實話,他應該也不太懂。因為我記得,大人們只是大概確認了,讀大學是不是真的免費,以及我畢業後的去向。像畢業後要履約6年這件事,我是在學校新生教育會上才知道的。
我是那種高三吃飯聊天,都會擔心耽誤學習的人。上了大學也會去“卷”各種專業課成績,對自己要求很高。但在涉及個人待遇的問題上,我的敏感度又很低,比如我一度根本不清楚編制的重要性。直到畢業實習時,我認識了一個和我情況差不多的人,他當時非常執著地想要編制,找工作會優先考慮學校所在區的編制好不好考,不斷和我強調編制的重要性。我後知後覺想到,編制應該一定是個好東西。
事實上,在我的家鄉,因為教師工資高待遇好,所以求職競爭一直都很激烈。拿我知道的情況來說,在我現在上班的中學,2023年入職的新教師裡,很多是985高校畢業的博士。
總之,到我畢業時,我家鄉的學校編制已經很緊俏了。好不容易透過校招後,學校卻告知,我沒有編制,而之前應聘時,我以為是預設會有的。等我進一步追問,學校又模稜兩可地說,不是沒有,是需要再考一次編制考試,通過後就有編制了。
《凡人歌》劇照
雖然有點心灰意冷,但聽到他們這樣說,我又轉念想,那不如好好準備考試,把編制考下來。
那時候,根據我才瞭解的情況,按照公費師範生的協議,地方教育局是要保證我們有編有崗的。但我知道的同屆另一個公費師範生也是這種情況,我當時就不確定是不是教育部做出的調整。我是透過校招應聘到這所學校,可能是因為編制緊張,所以政策發生了調整,不能保證每個公費師範生都畢業就有編制。
那時,因為同工同酬,我對有沒有編制並沒有實感,只是大概知道,沒有編制會影響老師的後續評優。好在最後,我透過參加學校所在區的編制考試,又有了編制。
今年是我當老師的第二年,總體感受是壓力很大。我讀書的時候很卷,但當時起碼還自我調節的空間,當老師後,我更捲了,調節壓力也更難了。我工作的學校才完成“民轉公”不久,很想做出教學成績。除了教學任務外,我也會夾在校領導的高要求和學生心理健康等問題裡。但就目前來說,我還是能堅持下去,沒有要解約的想法。
《可愛的你》劇照
無論如何,老師都是我很理想的職業,平衡好壓力後,跟學生相處中,我還是能感受到價值感,而且我們之間還能有觸動和共鳴,我覺得這就已經很好了。
如果非要比較的話,和很多同齡人比,我好像擁有得很少。但我回看自己的人生,從小山村開始,每個階段,我都做出了我能做出的最好選擇。雖然沒有家庭託舉,我還是能做自己認可的事情,而且經濟獨立。對想要報考公費專案的人來說,我還是建議慎重。在未來,老師這個職業可能會有一些變動,壓力也會更大。但如果無路可走,那麼也許可以爭取把公費師範生這條路走成一條對的路吧。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稽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