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說不,石破茂對美國強硬的背後是什麼

全文2473,圖片5張,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5月2日上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東京聽取美日關稅第二輪談判的簡報後,對記者表示“美日沒有找到共同點”;同日下午,他在接受日本電視臺獨家專訪時再次強調,在與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談判中,日本“絕對不會接受對汽車加徵關稅”,“絕對不會讓日本的就業受到影響”。

美日關稅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雖然特朗普宣佈了對於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對等關稅”90天的暫緩,不過截至目前,日本仍要面對特朗普設定的10%的基準關稅、25%的汽車和鋼鋁產品關稅。
實際上,這半個月以來,美日已經就關稅問題進行了兩輪磋商,4月16日第一場磋商可以說充滿戲劇性。
磋商前,石破茂為談判定了基調,稱日本不會做出“重大讓步”,也不“急著達成協議”;16日上午,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體發帖稱自己將“親臨現場”,緊急將美日談判地點從財政部移至白宮,並宣佈會在談判過程中加入“駐日美軍費用”等問題。
當時,特朗普的臨時變卦震驚了整個日本政界,後日本貿易首席談判代表赤澤亮正緊急趕往白宮與特朗普進行了50分鐘的會談。據赤澤亮正後來印證,在會談中特朗普“非常熱情地闡述了他對日本的諸多要求”。然而,這一輪談判沒有任何進展,雙方只是約定了在5月1日展開第二輪會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21日,也就是美日第二輪關稅談判之前,石破茂再次強硬表態,稱日本“不打算對美國唯命是從”,絕對不會“在談判中損害本國利益”,並強烈要求把“軍費等問題與關稅問題脫鉤”。
與歷史上日本對於美國唯唯諾諾的態度不同,石破茂強硬表態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一是汽車產業對於日本經濟影響過於巨大。
一方面,2024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超過400億美元,佔對美出口總額的近30%,日本品牌汽車佔美國進口車份額的18%,僅次於墨西哥的33%;另一方面,汽車相關產業在日本支撐著558萬人的就業,接近全日本就業人口的10%。日本經濟新聞社曾估算,美國汽車關稅會使日本經濟遭受870億美元的損失,幾乎佔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2%。
何況,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還包括鋼鋁稅,這可能引起全球汽車產業的格局重構。之前日本的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日本本土企業曾在關稅重壓下考慮將企業轉移至美國,情況如果發生,則日本會全面進入工業空心化的窘境。
總之,對於日本政府而言,汽車不僅是日本經濟支柱、產業核心,更是無數日本家庭的生計來源,萬一汽車產業遭重創,從國家經濟到就業市場都會有連鎖反應,所以在這一點上,石破茂讓步的機率很小。
二是石破茂需要樹立“政治強人”形象面對7月選舉。
7月3日,日本將舉行參議院選舉,屆時將有315名候選者爭奪議會中248個席位,石破茂所在的自民黨必須獲得至少125個席位才能維持住多數優勢,否則其連任之路將異常艱難。
而在此之前,石破茂的政治形象因為“禮金券”事件被重創,根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中旬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石破茂內閣的支援率驟降至31%,比2月份的民意調查結果下降了8個百分點,這是其2024年秋季上任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石破茂急需建立自己“政治強人”的形象,畢竟,對美強硬進而保護國內經濟與就業是其維護支援率的重要手段,所以石破茂在半個月內連續的對美強硬表態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是美國經濟惡化,美日談判實際上已攻守易勢。
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經濟並沒有像他競選時宣稱的那樣實現全面復甦。4月30日,根據美國商務部公佈的資料,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下跌了0.3%,這是2022年以來美國經濟最差的季度表現,受這一訊息影響,華爾街三大股指當天全線下跌。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根據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4月29日釋出的調查資料,4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至86,是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民眾對美國經濟的預期指數暴跌至54.4,為13年來的最低點。該調查還指出,關稅政策已超過通脹問題,成為美國消費者最關心的事項。
特朗普雖然將經濟萎縮全甩鍋給拜登,但是顯而易見,較之日本,美國關稅談判的壓力是巨大的。實際上,在第一輪談判中,特朗普非常罕見地“親自下場”已經暴露了其達成協議的急切意願。簡言之,美日關稅談判實際上已攻守易勢,石破茂明顯拿到了“順風牌”,又何必在此時直接讓步?

四是暴跌的美債市場給了石破茂底氣。
眾所周知,美國國債比美國股市還要龐大數倍,其是美元信譽的重要基礎,也是美國經濟運營的根本。說到底,美國是一個完全靠債務維持運營的國家,資料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已超過36萬億美元,甚至就在4月30日美國財政部還宣佈要繼續發行1250億美元的國債。
特朗普關稅政策由於打擊面過大,遭到來自全球大部分國家的反對,最大的反噬集中到了美債市場,美債收益率一再走高。4月10日那天,美國10年期國債利息在一週內達到驚人的4.49%,創下自“911事件”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這是什麼概念呢,按照現有美國36萬億美元債務計算,假設美債利息維持在這個高點,美國一年光支付利息就可能佔到其財政收入的25%!
而手握1.13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日本正是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人,有資料顯示,日本投資者是近期美債暴跌的幕後操盤手,一些日本企業將美債轉化成了短期票據以增加靈活性。
雖然2019年安倍政府已明確排除將美債作為美日商業談判的工具,但是以現在石破茂對特朗普政府的微妙情緒,正可謂“一切皆有可能”。5月2日,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東京電視臺節目中表示,日本持有的美債“可以成為與特朗普政府關稅談判的籌碼”,可以看到,石破茂內閣已經抓住了特朗普政府的最大“軟肋”,這隨時失控的美債給了日本最大的底氣。

如果說特朗普剛上臺時,石破茂尚且對其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那當特朗普對全世界舉起無差別關稅大棒那一刻起,面臨滅頂之災的日本絕不想再吞下上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的苦果,現在看來,特朗普那套“關稅訛詐”套路恐怕在日本身上也行不通,石破茂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說到底,即使是美國的狗腿子,日本也絕不願意捧著自己國家的未來為“美國再次偉大”買單!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