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未來: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將於10月12-19日重返卡內基音樂廳


點選上方藍字“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即可訂閱
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China Now Music Festival由美國巴德音樂學院美中音樂研習院攜手中國中央音樂學院共同主辦,致力於透過音樂築建美中兩國的文化橋樑,每年舉辦一系列主題音樂會和延展講座等活動,呈現令人振奮的中國當代音樂作品。在過去的六屆中,音樂節吸引了超過1萬名現場觀眾,並有近10萬名觀眾參與了線上節目。今年1012-19日,音樂節將迎來第七屆,以譜寫未來為主題,融入人工智慧技術,聚集了一群當代傑出華人作曲家,由美中音樂家聯訣演繹。
音樂節主要活動日程:
10月12日7:30PM 開幕音樂會
蔡金冬指揮巴德當代樂團
地點:卡內基音樂廳的斯特恩禮堂/佩雷爾曼舞臺 Stern Auditorium/Perelman Stage at Carnegie Hall
人工智慧可以作曲嗎?可以參與表演嗎?在10月12日的開幕音樂會上,音樂節藝術總監蔡金冬將指揮巴德當代樂團(The Orchestra Now)帶來一場著眼未來、獨具中式美感的交響盛宴。孫宇明、姚晨、秦文琛、李小兵、杜韻、龔天鵬六位時代前沿的華人作曲家聚集於此。與今年音樂節的未來主題相呼應,主辦方特邀中央音樂學院人工智慧與音樂資訊科技係為音樂會貢獻了部分由AI創作的管絃樂作品,此外還包含結合AI技術進行的實驗性現場演出。這場豐富多彩的音樂會還包括多部運用當代作曲技法、體現中華文化韻味的全新力作。
10月12日開幕音樂會節目單
《人工智慧組曲》
    1. 《序曲:歡迎》 (2022)
    2. 《千里江山圖》 (2022)
    作曲:中央音樂學院人工智慧作曲系統
《繁星散落的夜晚》 (2023)
    作曲:孫宇明
    古箏:夏菁
《造園》 (2021)
    作曲:姚晨
《伶倫作樂圖》 (2020)
    作曲:秦文琛
-中場休息 –
《我們》 (2020)
    作曲、作詞:李小兵
《百頭獸》(致敬雷·查爾斯)(2014)
Hundred Heads (In Tribute to Ray Charles) 
    作曲:杜韻
《第十交響曲:京·劇》2024 音樂會版
    作曲:龔天鵬
10月12日音樂會持票者可報名參加當日下午5:30-7:00 在卡內基音樂廳內Rohatyn Room舉行的《譜寫未來:美中音樂論壇》。中美作曲家將一起探討音樂創作的未來和他們的創作實踐。因場地有限,該活動須另外報名註冊,報名請複製連結前往 https://uschinamusicforum-10-19-2024.eventbrite.com
 )

10月19日7:30PM 閉幕音樂會
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室內樂團及巴德東西樂團
地點:卡內基音樂廳的贊克爾廳 Zankel Hall at Carnegie Hall
本場中西合璧的音樂會將上演由作曲家郝維亞創作的科幻新歌劇《七日》音樂會版,透過三位歌者和室內樂團的表演,講述了一位深受困擾的藝術家讓 AI 介入生活並與隨之而來的後果抗爭的故事。聆聽中西方樂器結合產生的獨特聲響一直是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的觀眾所津津樂道的,音樂會的上半場將由巴德東西樂團的音樂家們帶來一系列精彩表演,東風古箏吉他二重奏特別出演。
10月19日閉幕音樂會節目單
《時空的漣漪》(2017)
    作曲:賈國平
《畫皮》(2024,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委約作品)
作曲:閆⾔
《生命律動》 (世界首演,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委約作品)
    作曲:史付紅
《鍾馗打鬼》 (2022,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2024年改編版)
    作曲:Mathias Duplessy
改編:Vsevolod Polonsky
東風古箏吉他二重奏
-中場休息 –
室內歌劇《七日》(2021,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2024年音樂會版)
    作曲:郝維亞
女高音:Lucy Fitz Gibbon
男中音:洪振翔
女中音:石琳
本場節目還將於10月18日晚 7 點在巴德學院費舍爾表演藝術中心上演。
關於音樂節的更多中文資訊可訪問“巴德美中音樂研習院”微信公眾號,英文詳情可訪問官網https://www.barduschinamusic.org/composing-the-future
*所有觀眾,無論年齡,都必須持票才能進入劇場。七歲以下的兒童謝絕入場。
點選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瞭解第七屆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詳細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