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狠一刀!川普直接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這代留學生該怎麼辦?

美國教育界直接炸翻天了
美東時間5月22日
特朗普政府已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新生的資格
現有持F類或J類國際學生必須轉學至其他高校
否則將無法維持其留在美國的合法身份
1
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
這真的合理嗎?當然大家都明白,和特朗普講道理是行不通的。
美東時間週四,美國國土安全部DHS部長Kristi Noem在致哈佛大學的一封信中寫道,“我謹此通知您,哈佛大學的學生和交流訪問者專案(SEVP)認證立即被撤銷。”
cr. CNN
此次認證撤銷將使哈佛大學在2025-2026學年不得招收任何持F類或J類非移民身份的外籍學生。此外,現有持F類或J類非移民身份的學生必須轉學至其他高校,否則將無法維持其非移民身份。
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哈佛大學無法再招收國際學生,現有的國際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
白宮發言人Abigail Jackson在給CNN的一份宣告中說:“他們(哈佛)一再未能採取行動解決對美國學生產生負面影響的普遍問題,現在他們必須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
白宮週四也發文表示,“招收外國學生是一項特權,而不是一項權利”,並指責哈佛大學領導層將“他們曾經偉大的學府變成了反美、反猶、親恐怖主義煽動者的溫床”。
這一系列事件的緣由,就從4月份哈佛大學直接放棄22億美元的撥款,以拒絕特朗普政府的校園整改計劃開始。
4月11日,特朗普政府以一個“聯邦特別工作組”的名號,向哈佛大學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變更要求,想把哈佛變成“政府說了算”的學校。
遭到哈佛拒絕後,美國政府已對哈佛大學採取嚴厲的報復措施:
  • 4月14日,先後凍結了哈佛大學的22億美元撥款和6000萬美元合同(哈佛大學正在就此舉提起訴訟);
  • 4月22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凍結了哈佛附屬機構約500項撥款;
  • 5月5日,美國教育部長在一封信中表示將取消哈佛大學所有未來聯邦撥款的資格;
  • 特朗普還發帖威脅要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使其作為政治實體納稅。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稅局(IRS)正在計劃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
總統的威脅,繁重的調查,大幅度的資金削減。
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已經使用了以上三種手段,而最初這只是總統委託的一個工作組為解決校園反猶太主義問題所做的工作,但後來慢慢演變成一場利用聯邦政府的範圍和權力對哈佛大學進行的多方面施壓運動。
據紐約時報透露,此事其實已經在哈佛大學和DHS之前來回拉扯了好幾輪:
👉政府要求哈佛大學改變校園規劃、政策、招聘和招生,以根除校園反猶太主義,消除所謂的“種族主義的‘多樣性、公平和包容’做法”。
👉哈佛大學的領導層表示,許多要求,包括對學生和教職員工的“觀點”進行“審計”,遠遠超出了聯邦政府的職責,可能侵犯了哈佛的憲法權利
哈佛校方對特拉普政府這次“史上最龐大的檔案請求”表示質疑,政府才直接放出“不允許招國際生”的大雷。這一決定可能會影響到哈佛大學四分之一以上的國際學生。
從可蒐集到的資料看,哈佛大學在2024-25學年,有6,793名國際學生就讀哈佛大學,佔其入學人數的27.2%
cr. CNN,向左滑動檢視具體數字
國際學生往往承擔更大的教育成本,資料顯示,2025-26學年,哈佛大學的學費為59,320美元,如果算上食宿費用,學費可能高達近87,000美元。特朗普政府的這一系列舉措,無疑是直接掐住了哈佛的“經濟命脈”。
目前的最新進展是,DHS部長給了哈佛大學重新獲得SEVP認證的選擇:72小時內交出大量有關外國學生的記錄,包括過去五年中他們抗議活動的任何影片或音訊
對於DHS“撤銷SEVP”的決定,哈佛大學也迅速做出了回應:撤銷SEVP是“非法的”,它“完全致力於維護哈佛大學接待國際學生和學者的能力,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給哈佛大學和這個國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豐富資源。”
哈佛大學發言人Jason Newton還表示:“這種報復性行為對哈佛社群和我們的國家造成了嚴重傷害,破壞了哈佛的學術和研究使命。”
出現了一所“哈佛大學”,就肯定不會只有一所“哈佛大學”,據外媒報道,特朗普政府似乎準備以哈佛大學為例,威脅稱如果其他機構不合作,也將受到類似的懲罰
5月8號就有訊息指出,特朗普政府指責賓夕法尼亞大學提交了不完整、不準確的有關其對外關係的財務披露,並命令這所常春藤盟校提供更大量的記錄。
cr. nytimes
此外收到特朗普政府“狙擊”的大學還包括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以及西北大學:
cr. nytimes
有不少國際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沒有國際學生,沒有能力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哈佛就不再是哈佛了。特朗普政府現在正在把我們當成籌碼,這極其危險
2
2025年,美國留學還值得去嗎?
對於此事,中國網友也在展開激烈討論,大抵圍繞一個主要方向,那就是2025年,留學美國還值得嗎?
另一方面,大家也對川普二次上任後的所作所為感到匪夷所思:
沒上臺前的川普:我支援H1B政策,H-1B簽證計劃有助於美國公司找到高技能勞動力!
1月21日上上任後,川普就開始大變臉,出臺政策處處讓人咋舌。具體大家可以戳WST以往文章檢視:
🤦‍♀️ 大規模取消國際學生的F-1簽證,已有多位中國學生中招,撤銷簽證的理由包括但不限於開車超速、亂扔垃圾、停車罰單、參與抗議遊行等;
🤦‍♀️ 頻繁加大對華關稅,投行出經濟報告的速度跟不上川普修改關稅的速度……
此外,在川普的影響下,大量投行、科技公司取消DEI專案。WST也整理了目前在縮減多元化、公平與包容舉措的公司,供大家參考~
WST整理,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big name弱化DEI政策,對留學生的核心影響是從“身份優勢競爭”轉向“能力本位競爭”
過去,DEI政策下投行可能傾向於透過多元化背景(如種族、性別、國際經歷等)來平衡團隊構成,留學生尤其是亞裔可能面臨隱性“逆向歧視”,例如有兩位同樣優秀的candidate,而其中一位少數族裔或特定群體可能被優先考慮,也更容易拿到offer。
但如今,投行、科技公司開始弱化DEI後,招聘標準只會聚焦於candidate的綜合能力。注意,這裡所說的綜合能力不僅僅是指hard skill,還有溝通能力、團隊協作、理解力等等soft skill。
DEI政策弱化可能間接影響企業對簽證支援的優先順序。例如,部分企業過去可能因DEI承諾更願意為少數族裔員工提供簽證支援,而在投行弱化DEI後,身份不佔優勢的留學生更需要透過networking這一手段來拿到投行面試的入場券。
在全行業“華爾街化”的時代,網申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形式。有很多regional office的公司,他們其實是把networking call當成第一輪面試了,經常會問一些簡歷相關的問題,甚至還可能會問到technicals。
WST就有學生,透過Networking拿到面試,繼而上岸八大投行,拿下2026年暑期實習Offer!

    Stacey
真正經歷recruit下來才知道,最難的其實是拿到面試,而不是面試本身。
我差不多在去年10月底左右開始集中打networking call,之後基本上拿到的面試都是這一波打出來的,所以真的需要重視。
Networking這件事非常需要早早開始準備、熟能生巧,透過覆盤自己前一次的表現不斷地進步、調整。提高“質”的前提一定是“量”能夠跟上。
*想了解學生上岸八大投行的具體過程,可以戳頭像檢視哦~
也有學生透過Networking,0實習經歷拿下Amazon的實習referral,暑期實習後又成功轉正拿下Fulltime:

    Erin
Amazon的實習面試機會,我是透過Networking獲得的Referral。在此,我想說的是北美求職Networking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Amazon我還拿到了多家科技公司的Referral,所以大家不要只盯著網申,也有很多position不會在官網上放出。
我會傾向於找校友做networking,一般來說成功率會比較大。期間WST mentor也會regularly follow up,根據我的需求安排對應導師指導networking技巧。
*想了解學生上岸Amazon的具體過程,可以戳頭像檢視哦~
WST的Networking資料包涵蓋LinkedIn撰寫教程、Follow-up模板、Cold email模板等,大家可以戳下圖小助手領取~
不經過正規化和魔鬼式的訓練,何談年薪百萬?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