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內娛頂流,就這?

開年第一個月,內娛彷彿跟“雪”槓上了。
前有“張萬森,下雪了”,一句話、一場雪,讓《一閃一閃亮星星》在元旦期間斬獲超6億票房,登上檔期冠軍的位置。
後有#橫店下雪 爆劇 的話題衝上熱搜第一,劇組發雪中路透圖、粉絲投票押寶。
看著《甄嬛傳》《步步驚心》珠玉在前,“橫店下雪出爆劇”彷彿成為真理預言。
說實話,Sir也很好奇,內娛橫店版“瑞雪兆豐年”會不會靈驗。
畢竟現在在橫店的劇組,大大小小的有將近二十來個,總有一個能出圈好看的吧?
但是。
Sir又實在忍不住潑一盆冷水。
一場雪,只能錦上添花,不能“屎裡雕花”。
今天Sir就來複盤下雪經典名場面
看看下雪為什麼格外浪漫。
又為什麼總是代表著特別的緣分,甚至宿命
或者不用想那麼多。
快收藏好這波經典影視劇的下雪天拍照模版,包你拍出今年的冬季氛圍感大片。(不會吧不會吧,你那裡不會和Sir這一樣光降溫不下雪吧)
01
雪與情愛
提起下雪,首先想起的是什麼?
是小新娘和鬼怪大叔在世界上最早的初雪裡,青澀又倉促的初吻。
是雙門洞裡第一次春心萌動的少男少女,搶著在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跟意中人表白心意。
是橫道世之介和戀人祥子在聖誕雪夜裡,笨拙地擁吻,快樂地打轉。
初雪,初戀,初吻。
在愛情故事裡,似乎很難再找出別的事物替代雪的地位——
它是那樣的新淨潔白,一如人生中最純真無邪的感情的模樣。
即使離開青春初戀的領域,雪與情愛的關係,還是千剪不斷。
比如,雪地定情
試想一下。
在滑溜溜的、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個大屁股墩的雪地裡,有個人在前面開路,只要跟著他的腳印走,就能減少摔倒的風險。
這種小心翼翼地腳腳相印,又在以行動表明“未來的日子一路相隨”。
△ 哪怕知道這是化肥鋪成的假雪,演員之間流動的感情也能讓假雪勝真雪
在冰天凍地的大雪天裡,有個人躺在雪地上,以肉身做冰涼貼,為發燒滾燙的心上人降溫,千古大情種莫過於此。

這樣的雪中情誼,怎能不叫劇里人動心、劇外人狂嗑?

而將雪與情愛的關係場效應發揮到最為極致的,莫過於《步步驚心》。
若曦的情起情滅、情深緣淺,都離不開雪的出場。
14年前橫店的一場雪,成就了若曦和八爺雪中前行的名場面,也是“八曦戀”最初萌芽的地方。
倆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在厚厚雪地裡漫步,若曦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八爺立馬上前扶住。
害羞是若曦立馬縮回的手,喜歡則是八爺主動伸出的手。

△ 雪中扶手勝過無數“愛的魔力轉圈圈”

也是在這一刻,本來覺得自己如雪花般飄若無所依的若曦,第一次意識到八爺對自己有情,在無措中情難自制地心動。

除夕夜的雪夜相遇,則是兩個傷心人短暫地交錯,此刻的他們並沒有相互取暖,各自為自己的傷口黯然神傷。
這似乎是為下一場雪來臨時,兩人的分道揚鑣埋下伏筆。
若曦和八爺的分手,是在雪地裡。
倆人在雪地裡走近。
知道八爺會在奪嫡之爭中失敗慘死的若曦,讓八爺在王位與愛情裡二選一。
八爺拒絕了愛情,選擇了王位。
八曦之戀就此作結,倆人在雪地裡走遠分別。
曾經反襯出倆人相攜的溫暖的寒雪,在這裡成為了正襯,與人物內心的悲涼相得益彰。
但也正是在這一場雪裡,“四曦戀”的苗頭暗流湧動。
同樣是險些摔倒,同樣是伸手扶住,同樣是大雪落下。
若曦的愛情走向,處處都有雪。
可雪的底色,終究是寒涼的。
所以雪的出現,一直在預示著若曦的愛情悲劇。
若曦提醒八爺要提防四爺、被四爺“誤會”為若曦曾經與十四爺有情、十四爺為了氣四爺故意讓若曦擦汗。
這些為四曦愛情種下禍根的場景,都發生在雪中。
現在回看這一場場雪,它又像是命運的註腳。
對於若曦而言,她的命運總是離不開愛情。
可對於另一個清宮戲女主而言,她的命運是在一場又一場的雪裡,與真愛說再見。
然後,迎來變化與變強。
02
雪與變化
雪夜,紅梅,樹枝掛小像。
雙手合十地許願。
雪地,紅梅,再次雙手合十地許願。
只是這次多了撲騰的蝴蝶、勾人的花香和吃瓜的群眾。
同樣的一場大雪落下,青春洋溢的少女笑靨如花,看破紅塵的少女面含愁容與羨慕。
情意繾綣的小情侶則躲在暖烘烘的房間裡,你磨墨來我寫字,好一派情投意合。
14年前的橫店大雪,也造就了《甄嬛傳》裡不少經典場景(當然還有前文提到的雪中果子狸)。

更值得人咂摸的是,裡面的雪景,不僅是為紅牆綠瓦的美錦上添色,還是甄嬛的人物變化的一枚釦子。

劇裡頭的每一場雪,都扣緊了甄嬛的每一次變。
在倚梅園的第一場雪,不只鋪墊了甄嬛、皇上與果郡王的不解之緣,還留下了甄嬛在宮中最初的倩影。
她對著紅梅小像許下願望:
一願父母妹妹安康順遂‍‍‍‍
‍二願在宮中平安一世‍‍
△ 第三個願望是後來聊天透露出來的
求家人安康、求一生平安、求願得一心人,此時的嬛嬛,內心與尋常女兒家無差,整個人天真靈動如小鹿。
劇裡第二場雪落下的時候,則處於甄嬛與皇上對彼此感情最純最真的時候。
此時的甄嬛,還沒有流產失子後的灰心賭氣、沒有發現“菀菀類卿”的心灰意冷,更沒有步步為營的算計勾心。
她喊他“四郎”,他則應她“嬛嬛”,是淳兒的姐姐與姐夫。
但是,這場雪中閨房之樂是甄嬛在性情與感情上的純真達到拋物線上最高點的時候,從這之後,她便迎來下落,或者“變質”。
其實,也不如說,即使在甄嬛與皇上感情最純最真的時候,也依然存在裂痕——
抱著紅梅闖進來的淳兒,剛把自己放在“妹妹”的位置觀望姐姐姐夫的愛情,轉眼間就成為了“姐夫”的新寵兒。
而這一場雪中的三個女性,淳兒、甄嬛和眉莊,也是嬪妃在宮中境遇的“一體三位”:
淳兒,是甄嬛的過去,未經世事、懵懂無邪;眉莊是甄嬛的未來,看過世態炎涼,內心惆悵失落。
甄嬛正處在的當下,那一派郎情妾意,何嘗不是淳兒的未來、眉莊與華妃等人的過去?
之後的一場雪,便是嶄露出鈕祜祿甄嬛的前兆的雪中復寵戲。
這稱得上是甄嬛第一次大費周折地對皇上使心計,倆人感情裡的純與真也自此不復從前。
不過,Sir更想談的是,甄嬛在這場雪後的變化。
先看看甄嬛除了利用舊景爭寵,她還做了什麼。
她去給富察貴人繪聲繪色地講了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故事,富察貴人從此瘋了。
她去利用溫宜挑撥曹琴默與華妃的關係,將曹琴默拉攏到自己的陣營。
槿汐指出,甄嬛變了——
小主為人處事
似乎與從前不太一樣了
與此同時發生變化的,是劇中的雪景——
不再是飄灑的、柔和的雪花,而是尖銳鋒利的冰溜子,一如此時的甄嬛。
說實話,此時甄嬛展現出來的手段與狠辣,即使沒有之後的黑化迴歸,也足以讓人相信她能在後宮絕處逢生,永葆一世榮華富貴。
但,主創人員還是再給她安排了一場雪。
凌雲峰的一場雪,是甄嬛與果郡王的情定,也是甄嬛對皇上的完全情變。

她的心中情郎,不復大胖橘,而是果子狸。

自這幾場大雪落下,甄嬛的性情與感情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
嬛嬛,也就變成了鈕祜祿甄嬛。
也或許因為宮鬥戲裡的雪,大多數落在皇城古牆裡,因而成為與封建皇權媾和的龐大困局。
它逼著困在其中的人去變、去鬥、去掙扎。
那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又何止是大雪,還是在歷史的宿命裡掙扎的徒勞與失去。
△ 《金枝欲孽》《甄嬛傳》《步步驚心》
03
雪與自我

離開古裝戲,來到現代場域的雪,除了是愛情故事裡的浪漫催化劑,還是跳出歷史與社會的個人生命體驗。

可惜的是,能達到此境界的影視佳作,不多。
可幸的是,能達到此境界的影視佳作,仍有。
Sir想重點聊聊的,是兩部電影,《情書》跟《一代宗師》。
在《一代宗師》裡,梁朝偉飾演的葉問有一句獨白:
如果人生按四季分的話
那麼我的家就像從春天一下兒到了冬天
這句話所指向的“人生的冬天”,同樣適用於《情書》裡的渡邊博子和藤井樹(女)、《一代宗師》裡的宮二。
而將她們人生的冬天最為具象外化的意象,便是雪。
《情書》裡,除了藤井樹的高中回憶片段,一直籠罩在冰天寒雪裡。
《一代宗師》裡,宮二的喪父、退婚、報仇,也都發生在東北雪原上。
但她們的人生冬天,以及面對人生冬天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在純愛頂配的《情書》裡,愛人的離世與愛情的可疑,是第一層雪,它直剌剌地落在渡邊博子的心上。
這層與愛相關的雪,落在藤井樹那兒,又是不一樣的滋味,它是推開門的那一剎那,與雪中少年羞澀且驚訝的四目相對。
不過,有一層更深、更厚、更冷的雪,無差別地覆蓋她們(甚至包括電影裡的所有人),那就是死亡的陰影。
秋葉先生在雪中小屋裡說過:
要是我恨不得能離開山裡
我已經……
感到恐懼了
在場的博子等人,一時陷入沉寂。
而雪,則是喚起博子和藤井樹對死亡的普魯斯特效應的瑪德琳蛋糕。
對於博子,是未婚夫在雪山裡溘然長逝;對於藤井樹,是父親在雪夜裡錯過搶救時間、因病去世。
雪與死亡,在她們的情感記憶裡難分難解;死亡,也成為了《情書》裡大雪的象徵意義之一。
當她們在漫天大雪的人生冬天裡行走,其實也是在對死亡的叩問中行走——
我們,該如何面對死亡?
《情書》透過復現過去的死亡過程,告訴我們答案。
《情書》的開場。
博子躺在無垠雪地上,畫面裡是大面積的黑與白,彷彿是人留在世界上的最後一張照片。
而博子,她在嘗試靠近死亡——
屏住呼吸,以身體實驗去體會未婚夫被雪山扼住呼吸的瀕死感受。

藤井樹在大雪中被爺爺背去醫院的那一段,則與父親生病去世前的過程重合。
同樣是流感轉為重病、大雪封路救護車開不進來、爺爺(父親)倔強地要冒著雪把生病的孩子背到醫院搶救。
而這一次,他們都穿過大雪,悲劇沒有再次發生:
家人的勇敢讓藤井樹逃過死神的掌心;求生的本能讓博子在下一秒忍不住大口呼吸了起來。
巖井俊二似乎在藉此表達,向死而生,好好生活。
可看著去世的藤井樹(男)透過兩個女生的記憶與懷想得到“復活”,博子對著埋葬了未婚夫的雪山吶喊“你好嗎”,藤井樹(女)看著雪中冰封的蜻蜓發問:
爸爸死了,是嗎?
巖井俊二更想表達的,是從《挪威的森林》裡看到的一句話: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或者說,只要沒有被遺忘,死亡會成為另一種生命,紮根在人們的記憶裡。
而這一切,只有經歷過在大雪(死亡)裡行走的切身體悟,才能釋懷走出,迎來人生的春天。
與《情書》的釋懷所不同,《一代宗師》裡宮二面對人生的冬天,是選擇不釋懷。
她的最後出場,是在雪中練拳:
所謂的大時代
不過就是一個選擇
或去,或留
我選擇留在屬於我的年月
那是我最開心的日子
她的雪與寒冬,有情傷,有家仇,有國恨,可也有家學傳承與往日榮光。
在《一代宗師》的國際版結尾,在宮二雪中練拳之餘,王家衛還增添了宮二少女時期的雪中練拳,和對父親及其武學的追憶。
更重要的,她是宮若梅啊。
對於香自苦寒來的梅花而言,冬天,才是春天;寒雪,才是最好的肥料。
說出“我就是天意”的宮若梅,以她的執拗與強勢,在每一場寒雪中,都盡其所能地開花,將寒冬扭轉為自己的主場。
在雪地裡為父送葬,誰擋殺誰。
在雪夜裡為父報仇,拿回屬於宮家的東西。
即使時代的齒輪已經滾滾向前,駛向新的春天,只差一個轉身的宮若梅,依然選擇退守屬於自己的一片雪、一片天。
宮二的雪,逃逸出歷史、政治、社會等宏大命題,回到了私人敘事中的人生選擇。
洋洋灑灑談了那麼多的雪。
問題來了。
我們談的只是雪嗎?
在《金枝欲孽》《甄嬛傳》《步步驚心》等經典古裝劇裡的雪,它連線的是中式宏大史觀的傳統審美。
在《情書》《雪國》等日本電影裡的雪,它與死亡意志相連,反映的是日式物哀美學。
《一代宗師》裡的雪,是在現代性視野下涵括了時代與個人的冬天,表達了一個私語型作者對宏大時代的重述,有其獨特的亮點。
去年的爆款國劇《漫長的季節》,觀眾一定難忘結局那場穿越時空的雪,像是灑落了一張張遲到的、時代的判決書。

這樣將景語、情語和私語相勾連的雪,又何止是美的?

更是耐看、耐讀、耐嚼的。
但在以“橫店下雪 爆劇”為營銷點的內娛,雪成為了預製菜裡的調味料,專門負責提色增香,單薄且單調。
這能改變內娛預製菜的本質嗎?
觀眾渴望的,真的只是在橫店天降瑞雪嗎?
分享一個故事。
拍攝《甄嬛傳》的時候,導演鄭曉龍看到橫店下雪之後,立馬將劇裡的雪景拍攝都安排上,並要求:“必須一條過,誰都不許出錯。”
槿汐姑姑的扮演者孫茜曾說,自己當時是在光腳拍戲。
因為布鞋與雪地黏在一塊了,而其他演員已經就位,戲已經在動了。
在喊停與強撐之間,她選擇將鞋子蹬開,光著腳在雪地上拍完整場戲。
現在回看《甄嬛傳》的雪中場景,裡面的絕色、細緻和到位,讓人難以相信這是在突發與極限情況下的產物。
雪景與人物成長線如此巢狀,離不開的不只是雪,還有演員的敬業、導演的排程與編劇的巧思。

沒有這些。

再美再大的雪,終究不過是一場浮沫。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等雪來的8寶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