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一個被低估的地方

北侖,是一個讓人感到陌生的地方。我在寧波生活二十多年,都沒有特意去過北侖,每次都是匆匆路過,這就是典型的燈下黑,自以為很瞭解的地方,其實並不瞭解。
上個週末,我們去了一趟北侖,爬了一座山,逛了一個廟,還體驗了一個「村咖」。回頭查了一些資料,才意識到,北侖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地方。
其實,北侖是一個低調的土豪,2023年,GDP2729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北侖區人均GDP達到30.8萬元,摺合4.37萬美元。
已經超過整個歐盟的平均水平,甚至遠超一些我們印象中的發達國家,比如,義大利(3.7萬美元)、日本(3.5萬美元)、韓國(3.3萬美元)、西班牙(3.1萬美元),至於希臘、葡萄牙、匈牙利、捷克之類,就更不在話下了。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接下來幾年,北侖的人均GDP將超越一眾列強,比如英國(4.6萬美元)、法國(4.4萬美元)、紐西蘭(4.6萬美元)等。如果北侖是一個單獨經濟體,屆時,人均GDP將進入全世界排名前20
如今的北侖,可以理解為一個壓縮版的深圳,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在這裡創業發家。
短短40年前,北侖只是幾個小漁村而已,真是滄海桑田,難以想象!那時候,北侖屬於鎮海縣,80年代中期,北侖港大開發,鎮海縣一分為二,一半為鎮海區,一半就是現在的北侖區,當時叫濱海區。
北侖這個名字,歷史文獻中根本查不到,它的來源是轄區內一座山,叫「北輪山」。據說,1979年,測繪人員寫錯了,寫成了北侖。不過我認為,1977年國家出臺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俗稱二簡字。車輪的「輪」簡寫成「侖」,也可能是當時的一股潮流。比如北侖的「大碶」也被簡寫為「大矸」。
北侖最知名的是港口,但官方名稱是「寧波舟山港」,所以很多外地小夥伴能聽到的關於北侖的資訊很少,不瞭解北侖實屬正常。別說外地人,浙江本地人也未必聽說過「北侖」兩字。
但北侖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2021年全球港口發展報告》顯示,寧波舟山港以12.2億噸貨物吞吐量居全球港口之首,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108萬標準箱,位居全球第三。綜合貨物與集裝箱的吞吐量,北侖是妥妥的世界第一,無人能超越!
這次,我們去了北侖的瑞巖森林公園,門票30,小貴,類似的山路,鄞州區非常多,都是免費。貴也就罷了,設施很普通,粗糙而顯得俗氣,背景音樂很嘈雜,完全是畫蛇添足。
森林公園裡面有一個瑞巖寺,近期新建,水泥味很重,沒什麼人氣,可以忽略。山路不錯,但是管理糟糕,普通遊客只能步行上山,但有人靠關係開車上山,找了陰涼處擺龍門陣,中國人這種特權優越感,地方越小,越明顯。你什麼地方不可以露營,非得靠關係到森林公園?無非就是炫耀自己的人脈!事情雖小,劣根性十足!這些人都是典型的農業文明殘餘,他們就是透過不遵守規矩,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北侖的形象都敗在這坨老鼠屎上!
另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山上蚊子太多,前後走了1個小時,一路被蚊子圍攻,就果斷放棄。如果夏天來,一定記得帶防蚊液,其他季節沒問題。
北侖的缺點是各方面都不夠精細,缺乏歷史底蘊,如果說慈谿、餘姚市寧波的老錢,那麼,北侖就是後來居上的「新錢」。北侖的優點是經濟發達,只要錢到位,其他東西都會慢慢跟上來。

比如說,北侖最近就出現一種新業態——村咖,顧名思義,就是農村裡的咖啡廳。這次,我們特意去了一個當地比較有名的村咖,位於北侖河頭村,從地圖上看,四周都是稻田,我們停車後,還要走過一段田埂,才抵達村咖,這種體驗確實非常新鮮。
走進這個「村咖」,彷彿一腳從鄉村邁進城市。我點了兩瓶冷泡茶,每瓶29元。顧客挺多,都是本地人。從裝修風格,到飲料製作,再到物價水平,幾乎都和大都市看齊。
這種村咖,往往與附近的民宿繫結在一起。這兩年民宿比較火,而且願意住民宿的顧客,與愛喝咖啡的顧客有高度重疊性。沒有景色,可以創造景色,就算沒有名勝古蹟,也可以創造出「稻田咖啡」、「落日咖啡」的概念,很多遊客會慕名打卡。

這種村咖成功的關鍵要素是與城市的距離。不能太遠,太遠沒有人流,也不能太近,太近沒有感覺。週末一家人出行,不用花太多時間和金錢,就能換個環境,獲得全新的體驗,釋放都市的壓力,這種市場需求非常巨大,潛力無限。
鄉野的風情,都市的便利,在這裡匯合,這就是典型的發達國家形態。城市的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外溢到鄉村。這種外溢是自主造血式發展,而過去那種定向扶貧,只不過是外來輸血,不可持續。歸根到底,農村扶貧,國家的支援固然重要,市場的力量和人的創造力,也同樣重要。
以前我在日本農村旅行的時候,就想過,有朝一日,浙江農村能達到日本的水平該多好,轉眼十幾年過去,浙江農村似乎有超越日本的勢頭。如果全國各地的農村,都能達到浙江這樣的水平那該多好,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這一天。
今天就寫道這裡,各位晚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