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週失業救濟申請人數升至三個月新高勞動力市場面臨新考驗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美國勞工部2月27日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月22日當週,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加2.2萬人,達到24.2萬人,創下過去三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儘管如此,整體失業申請人數依然維持在與過去三年相比的健康區間內,顯示就業市場尚未出現重大規模動盪。
分析師此前預測當週失業救濟申請人數約為22萬人,實際資料明顯高於預期。勞工部的周度申請資料通常被視為裁員情況的風向標。
雖然近期略有上升,但是整體趨勢仍算穩定。過去四周的平均申請人數也上升至22.4萬人,反映出勞動力市場的波動有所加大。
一些經濟學家指出,川普政府最新啟動的聯邦機構裁員計劃可能是未來失業資料的重要推手。政府部門已被要求在3月13日前提交詳細的裁員和崗位削減方案,預計未來幾周至幾個月內,這部分裁員將逐漸反映在失業資料中。
RSM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Brusuelas表示,當前還看不到大規模裁員潮來襲的跡象,但未來可能會呈現“持續滴漏式的裁員”,即陸續裁員的節奏取代集中爆發。
儘管就業市場出現了一些疲軟訊號,但整體依然穩健。今年1月,美國新增就業14.3萬個,雖低於去年12月的25.6萬個,但失業率依然小幅下降至4%,說明勞動力需求並未出現劇烈下滑。
不過,隨著通脹的頑固反彈,美聯儲的政策空間變得更加有限。今年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較去年9月的2.4%明顯走高,已經連續半年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
通脹回升疊加就業市場潛在走弱,讓美聯儲年內降息預期大幅降溫,從年初預測的四次降息減少到兩次,甚至可能按兵不動。
與此同時,企業裁員潮也在悄然蔓延。今年以來,包括Workday、道瓊公司(Dow)、CNN、星巴克、Meta、南方航空等知名企業均已宣佈裁員計劃。而去年底,通用汽車(GM)、波音(Boeing)、嘉吉(Cargill)和Stellantis也紛紛裁員。
截至2月15日當週,美國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小幅減少5000人,總人數降至186萬人。儘管當前勞動力市場仍具韌性,但隨著政府裁員效應逐步顯現,加之高通脹和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壓力,就業市場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Ref:
https://abcnews.go.com/Business/wireStory/number-americans-filing-unemployment-benefits-rises-242000-highest-119249503
本文章僅供參考,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法律、財務、醫療或其他專業建議。我們盡力確保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但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波士頓國際傳媒諮詢保留對文章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