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高文院士獲得IEEE社會基礎設施創新獎


高文院士在算力基礎設施和 AVS 方面作出傑出貢獻。
作者丨朱可軒
編輯丨陳彩嫻
近日,IEEE獎勵委員會官網(https://corporate-awards.ieee.org/)正式公佈了 2025 年度“IEEE技術領域獎”(IEEE Technical Field Awards)獲獎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鵬城實驗室主任、數字音影片編解碼技術標準(AVS)工作組組長高文因其在高效能人工智慧計算基礎設施和高效影片編碼方面的貢獻和領導地位,獲得 2025 年度「IEEE社會基礎設施創新獎」(IEEE Innovation in Societal Infrastructure Award)。
IEEE 每年都會設立技術領域獎,“IEEE社會基礎設施創新獎”則設立於 2011 年,至今表彰了 18 位獲獎者,高文院士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科學家。
公開資料介紹,高文院士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長期從事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與影像處理、多媒體資料壓縮、多模式介面以及虛擬現實等的研究。在面向物件影片編碼、可伸縮影片編碼、人臉與手語模式識別、AVS 影片編解碼國家標準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2009 年,他就曾因在“對基於物件的影片表示和可擴充套件影片編碼技術和標準的貢獻”,當選 IEEE Fellow;2010 年因“音影片編解碼理論、標準及應用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
2013 年底,則因“對影片技術的貢獻,及對計算在中國發展的領導力”當選 ACM Fellow;2018 年成果獲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23 年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
此次獲獎,具體來看,首先,在高效影片編碼方面,高文院士提出了一種新的標準正規化,即影片編解碼技術標準體系 AVS,以儘量減少影片編碼標準中的不友好專利成本,併成立了 AVS 小組來開發高效的影片編碼標準。
當前,AVS 標準包括 AVS1、AVS+、AVS2、AVS3 在內已更迭三代,形成了 10 項國際標準、13 項國家標準、3 項行業標準、18 項團體標準。2022 北京冬奧會賽事直播、2022 年卡達世界盃等多個重大專案都採用了 AVS3 標準。現在,全球有數十億個 AVS 編解碼器在使用。
其次,在計算基礎設施方面,近年來,高文院士也關注大規模人工智慧應用的計劃,設計了一個低延遲、高可靠的人工智慧叢集,並建造了中國首個全面自主可控的 E 級(百億億次)智慧算力平臺——鵬城雲腦Ⅱ。
據悉,“鵬城雲腦Ⅱ”採用華為 Atlas 900AI 叢集作為強大的算力底座,總共由 4096 顆昇騰 910 組成,提供 E 級 AI 算力,相當於目前 50 萬臺高效能 PC 機的計算能力。
同時,鵬城雲腦Ⅱ還可提供不低於 1000P ops 的整機 AI 算力和 64PB 的高速並行可擴充套件儲存,具備百 GB 級網路傳輸速率,任意節點之間的延遲只有2微秒,是一個全節點交叉互聯的機器。鵬城雲腦Ⅲ也正在研發中,其算力預計將達 16000P,以進一步滿足科學計算的超大算力需求。
除此之外,高文院士還屢次呼籲建設算力網,其此前牽頭推進了“中國算力網”研究計劃,並初步建成全國性智慧算力互聯體系。2019年,在國家發改委的部署與支援下,鵬城實驗室正式啟動了中國智算網建設預研專案,研發相容多種異構 AI 晶片的核心軟體棧與分散式排程平臺。
IEEE 技術領域獎完整名單如下:
https://corporate-awards.ieee.org/recipients/current-recipients/#1719496010247-9ee98ea9-32e5
更多內容,點選下方關注: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