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大盤點(八)
···
近日,IEEE正式釋出了2025年度新晉IEEE Fellow名單。IEEE Fellow即IEEE會士/院士,是為在IEEE所關注的領域中做出了非凡成就的IEEE會員保留的一項榮譽,每年由同行專家在做出突出貢獻的IEEE會員中評選出。IEEE資料庫團隊為大家盤點2025年度部分新入選會士(中國大陸地區)。
#01
·· 張豔寧 ··
西北工業大學
···
作者簡介: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校長助理,國家級人才,國防973專案首席。長期致力於影像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與智慧資訊處理等的研究,並與航天、航空等方面的國家重大需求相結合。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和總裝863科技攻關先進個人。(來源西北工業大學官網)
入選理由:在動態視覺資訊重建和識別方面的貢獻。
作者在IEEE的發文及連結:
https://ieeexplore.ieee.org/author/37292467300

#02
·· 張永昌 ··
華北電力大學
···
作者簡介: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新能源發電與併網、規模化儲能系統控制的研究工作。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北京市長城學者、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委組織部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擔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北京電力電子學會理事和青工委主任,IEEE TEC/TIA/JESTPE等7種國際期刊編委。(來源華北電力大學官網)
入選理由:對電機驅動和轉換器的控制做出貢獻。
作者在IEEE的發文及連結:
https://ieeexplore.ieee.org/author/37405815000

#03
·· 張勇東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作者簡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資訊科學系教授,資訊科學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博導,獲得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專案。1995年本科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1998年於大連理工大學機電控制及自動化專業獲得碩士學位,2002年博士畢業於天津大學,2011年5月-7月作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階訪問學者,2002年任職於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技術研究所作為研究員。(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
入選理由:對網際網路多媒體處理和分析的貢獻。
作者在IEEE的發文及連結:
https://ieeexplore.ieee.org/author/37292448100

#04
·· 周杰 ··
清華大學
···
作者簡介: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生導師,中國自動化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模式識別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1986年9月至1990年6月,南開大學數學試點班學習,獲理學士學位;1990年9月至1992年6月,南開大學數學系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1992年9月至1995年9月,華中理工大學影像識別研究所模式識別與智慧控制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來源清華大學官網)
入選理由:對視覺內容識別和搜尋的貢獻。
作者在IEEE的發文及連結:
https://ieeexplore.ieee.org/author/37278266700

#05
··周亮··
南京郵電大學
···
作者簡介:現為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多媒體通訊技術與應用的研究工作,重點圍繞以音訊、影片、觸覺資訊協同傳輸與處理為特徵的跨模態通訊領域,開展了系統性和創新性的研究。其主要學術突破包括:構建了跨模態通訊理論,創新性地提出了基於偏差度量理論的跨模態編碼和重建方法,成功解決了使用者沉浸式體驗保證下不同模態訊號無失真渲染難題,確保了音訊、影片、觸覺共存的多模態業務能夠滿足低時延、高可靠、大容量的極致需求。(來源南京郵電大學官網)
入選理由:對大規模多媒體傳輸和計算的貢獻。
作者在IEEE的發文及連結:
https://ieeexplore.ieee.org/author/37288728900

···
以上為本期盤點內容,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檢視全部2025年度新晉IEEE Fellow。
“IEEEXplore微服務”由IEEE合作伙伴iGroup中國運營。iGroup中國代表IEEE、ACS、APS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為國內100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家大型企業提供本地化支援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