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新型導彈驅逐艦真的很強嗎?

朝鮮首艘“神盾”驅逐艦“崔賢”號的下水,以422天的建造週期和複合型武器配置引起小編的關注。這艘名義上5000噸級的戰艦(實際排水量約4800噸),既是靠了俄羅斯對朝軍事技術轉讓,也是出朝鮮在裝備整合上的實用主義邏輯,其技術路徑與實戰短板為區域安全格局注入新變數。  

從技術核心分析,俄羅斯的有限支援構成該艦戰鬥力基礎。垂直髮射系統採用俄式模組化架構,但根據2022年《俄朝遠東技術合作備忘錄》的條款進行了適應性改造:前甲板32單元冷發射系統搭載KN-06防空導彈(射程35-40公里),其導引頭技術源自俄製SA-17“山毛櫸-M2”;中部20單元熱發射系統專用於KN-19反艦導彈,儘管末段衝刺速度從俄原版3M54導彈的2.8馬赫降至2.3馬赫,但透過嫁接朝鮮自研光學制導頭,命中精度(CEP)保持在12米以內;後部12個獨立發射井則需單獨適配KN-23戰術彈道導彈(射程450公里),因熱發射燃氣排放問題無法與其他單元通用。
小編PS:KN-19反艦導彈小編猜測是朝鮮基於俄羅斯3M54“俱樂部”導彈改進的中遠端反艦系統,最大射程300公里,末段衝刺速度2.3馬赫。採用慣性導航+衛星定位(相容GLONASS)與主動雷達/紅外雙模導引頭,命中精度(CEP)約12米。導彈重1.95噸,配備200公斤半穿甲戰鬥部,可對3000噸級艦船造成結構性損傷。部署上相容艦載垂直髮射系統和陸基機動發射車,支援8枚齊射飽和攻擊,利用日本海地形實施隱蔽突防。其核心優勢在於低成本(單枚造價約350萬美元)與高突防結合,迫使對手升級防禦體系,但存在末段射程短(約35公里)、導引頭抗干擾弱等短板。作為朝鮮首款超音速反艦導彈,它標誌著半島反介入能力從沿岸防禦向區域拒止升級,顯著提高美韓聯合艦隊的作戰成本。
建造速度的“奇蹟”依賴中俄技術混合——18個預製船體模組(平均重量280噸)由俄SPD-100焊接裝置成型,最終透過中國QD-1200型龍門吊完成總組,但電子戰系統僅安裝外殼框架,核心干擾機仍處於空缺狀態。  

武器系統的“跨國縫合”凸顯朝鮮的戰術取捨。主炮在義大利奧托127毫米艦炮的機械結構上,整合俄製3P-37E火控雷達(探測精度0.5毫弧度),透過改進供彈機制將射速提升至每分鐘35發,但其制導炮彈依賴北斗衛星民用訊號修正軌跡,戰時易受干擾。
近防體系混用俄式AK-630M2速射炮(理論射速5000發/分鐘,實際因供彈限制為2200發)與簡化版“鎧甲-M”系統,後者發射的57E6導彈攔截高度下限為15米,難以應對現代反艦導彈的掠海攻擊。反艦配置則體現“數量優先”原則:8聯裝“火星-2”導彈發射箱可在20秒內完成齊射,儘管其GLONASS/光學複合制導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存疑,但足以對韓國“世宗大王”級驅逐艦構成飽和打擊壓力。  

電子系統的代際跨越存在明顯“水分”。四陣面相控陣雷達基於俄羅斯Furke-EM系統改進,工作頻段從原版S波段擴充套件至C/S複合模式,對戰鬥機目標(RCS=5㎡)探測距離從俄製原版的185公里縮水至150公里,但朝鮮透過石墨烯基散熱模組(《朝鮮科學技術》2023年論文披露)將持續工作時間延長至18小時,優於俄系統的8小時極限。電子戰系統實為俄TK-25的閹割版,頻率捷變速率從800次/秒降至500次/秒,且缺乏針對X波段雷達的專用干擾模組。資料鏈系統暴露致命弱點——“閃電-5”戰術網路70%的定位資料依賴GPS民用訊號,戰時易被切斷,而“萬里鏡-1”偵察衛星每日僅4次過頂,無法保障即時目標指引。  
該艦的戰略價值在於“存在威懾”而非實戰決勝。單艦4.5億美元的造價(含對俄1.2億技術許可費)相當於朝鮮年度軍費的7%,但其展示的多域打擊能力已迫使美日調整部署:日本將宗谷海峽的反潛巡邏頻率提升40%,而美國關島基地的“薩德”系統針對性增加對朝鮮彈道導彈發射特徵的監控。清津造船廠同型艦的模組化建造(現有3個船體分段曝光)表明朝鮮意圖組建小型驅逐艦支隊,與“北極星-4D”潛射導彈形成“海基雙刃”。
但技術狂歡難掩缺陷:動力系統的2臺俄製M-507柴油機(單臺功率10000馬力)理論航速可達30節,但因傳動系統損耗實際僅維持26節;相控陣雷達在複雜電磁環境下對超低空目標追蹤失效率達35%,且未經過實彈攔截驗證。  
朝鮮的造艦實踐揭示“技術威懾”的本質邏輯——透過外部技術移植快速構建裝備存在,以系統的不確定性放大對手防禦成本。這種路徑雖難以鍛造真正藍水海軍,卻能在區域戰術平衡中釘入楔子。其啟示在於,現代軍事博弈正在衍生出“半成品威懾”的新形態。
小編PS:大家不要被它的外觀騙了,很多人第一眼看到朝鮮這型軍艦覺得這不就是朝鮮版的055或者052D嗎?其實小編認為這型軍艦完全達不到盾艦的標準,和我們的中華神盾驅逐艦差了十萬八千里。但是對於朝鮮來說確實夠用了,他們也不需要有遠洋作戰需求,只要有500公里的作戰半徑能打到南邊的兄弟就夠用了。小編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朝鮮最近公開的這些新型武器像什麼朝鮮版的全球鷹,和朝鮮版的055什麼的,這些裝備更像是用2025年最新的機箱裝10年前的舊電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