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父母探親長途飛行後中風!60歲也不安全,最全預防和急救手冊

加入B籤交流群,請公眾號留言。各類在美生活攻略、海外養老攻略,請檢視文末連結,加入【海外養老群】、【留學生家長群】等,請公眾號留言。與數十萬海外家長抱團互助。
推薦閱讀:
這幾天我們知道了好幾例父母赴海外探望子女,長時間坐飛機後導致血栓/中風的案例。就在今日,灣區一位華人家長赴美探親長途飛行落地後的次日,感到一條腿發麻,雖不似常見中風案例裡明顯的半身不遂或明顯的頭暈症狀。我們建議立刻去ER檢查,之後醫生懷疑是中風(stroke),做了MRI等一系列檢查和後續治療中…我們衷心希望這位家長儘快康復。(經這位家屬的同意,分享此案例希望提醒大家)
這位家長年紀不大剛60歲,平日裡身體十分健康,所以在最開始發現症狀時沒有人想到中風。所以開始以為是不是腿麻或者腰椎的問題。
這種情況我們在之前遇到的案例裡多次發現,因為身體健康的父母突然發生了身體不適的症狀,沒有人會往中風腦梗方面去聯想,但這樣恰恰容易導致病情延誤錯過黃金急救時間。
我們把這個案例分享出來,希望能警醒所有即將長途旅行、年長赴海外探親的家長,和子女們,都能瞭解和預警、透過有效的方法避免這個風險、遇到疑似症狀時能儘快就醫獲得及時救治。
什麼是Stroke(中風)?這是一種由腦部血液供應問題引起的急性疾病,通常表現為腦細胞缺氧和損傷。中風的發生通常是由於血管堵塞(缺血性中風)或腦血管破裂(出血性中風)所導致的,影響腦部功能,可能導致身體的部分功能喪失。
一、為什麼長途飛行會增加腦血管意外風險?
近年來,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飛往國外探望子女。然而,長時間乘坐飛機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隱患,其中最值得警惕的就是腦血管意外(如腦梗塞、腦血栓等)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長時間固定姿勢會導致血液迴圈不暢。飛機座椅空間有限,活動受限,這會導致下肢靜脈血液迴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形成並脫落,可能造成腦血管堵塞,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其次,機艙壓力和含氧量的變化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高空氣壓降低會導致血氧飽和度下降,同時也會增加脫水風險,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這些變化都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第三,時差和疲勞的影響不容忽視。長途飛行往往會打亂人體的生理節律,導致血壓波動,影響血管調節功能。
以下中老年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這些人群的風險會更高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者;有血栓病史者;超過65歲;肥胖或長期缺乏運動者;有吸菸習慣者。
二、如何預防?預防措施非常重要:
飛行前的準備:一定要進行全面體檢,評估是否適合長途飛行;要攜帶必要的藥物和病歷資料;選擇合適的航班時間,避免過長飛行時間;提前調整作息,減少時差影響。飛行中要特別注意:每2小時要起身走動,在座位上做簡單的腿部運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要定時補充水分,每小時喝200-300毫升水,避免飲酒和含咖啡因的飲料;穿著要舒適,最好選擇寬鬆的衣物,考慮穿著醫用壓力襪。落地後的調理也很關鍵:要充分休息,避免立即開展劇烈活動;要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及時就醫;要循序漸進地調整作息時間;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
以下症狀出現時需要立即就醫:突發性頭痛、肢體麻木或無力、言語不清、視物模糊、嚴重頭暈、意識障礙。這些都可能是腦血管意外的預警訊號。

中風的症狀通常突然發生,可能包括:

  • 面部歪斜或麻木(特別是身體一側)
  • 一側手臂或腿的無力或麻木
  • 語言困難或無法理解他人語言
  • 視力模糊或喪失
  • 突然的嚴重頭痛
  • 行走困難或失去平衡
三、發現症狀,緊急措施有哪些?
第一步,保持冷靜,立即呼叫急救。在國外時,應第一時間撥打當地急救電話(如美國911、英國999、歐盟112等)。建議提前將目的地國家的緊急求助電話存在手機裡。
第二步,確保患者安全。讓老人立即平躺,頭部稍微抬高15-30度;保持呼吸道通暢,鬆開領口等緊身衣物;記錄發病時間,這對後續治療非常重要;如果老人有噁心嘔吐,將頭偏向一側,防止嗆咳。
第三步是密切觀察並記錄症狀。注意觀察意識狀態;檢視面部是否對稱;測試雙手是否有力;檢查說話是否清晰;記錄這些症狀出現的具體時間。
第四步是在救護車到達前的注意事項。不要給患者餵食或飲水,防止誤吸;不要隨意搬動患者;持續和患者交談,給予安撫;準備好患者的證件、醫保卡、病歷等資料。
第五步是聯絡家屬和保險公司。立即通知其他家屬;聯絡旅行保險公司(如果購買了保險);準備好翻譯app或尋求翻譯協助,以便與醫護人員溝通。
四、預後護理有哪些?
在預後護理方面,要遵醫囑進行治療和康復;考慮是否需要轉院或回國;調整後續行程安排;在醫生建議下,擇期安排返回國內事宜。
特別提醒:
1)出國前一定要購買合適的旅行保險,包含緊急醫療救援服務。
a. 人在國內出發之前就可以購買上的保險,如:
可以承保三高既往症的國內的保險——京東安聯的《至尊保》(詳情請到官網瞭解諮詢)官網入口:https://m.jdallianz.com/ins-temp-m/detail?p=2040&jdaz_chl=360&jdaz_source=KFPT&jdaz_exid=DR011
b. 人到美國後可以購買的保險,人到美國後也可以購買保險,一般來說理賠大多可以直付,但需評估保障等待期、既往病症的包含等。
2)建議隨身攜帶一份簡單的英文版病史說明,包括既往病史、過敏史、現用藥物清單、子女聯絡方式,以及國內主治醫生的聯絡方式。
這些準備工作看似繁瑣,但在危急時刻可能會起到關鍵作用。
對於老年人來說,探親訪子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但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在準備出行前,建議與家人充分溝通,做好萬全準備,必要時可以考慮分段飛行或選擇其他交通方式。同時,建議子女陪同老人出行,以便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
預防勝於治療,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專業救治,是降低腦血管意外傷害的關鍵所在。讓我們共同關注老年人的旅行健康問題,對於境外探親的老年人來說,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也要格外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讓探親之旅既溫馨又安全。
推薦閱讀:
五、如何在國外與醫生溝通?可能的中風症狀和必要的檢查資訊如何溝通?
在國外就醫時,要清晰地向醫生說明以下關鍵資訊:
1. 首要症狀描述(可提前準備英文):
  • "Sudden weakness"(突然無力)
  • "Numbness"(麻木)- 特別說明是左邊還是右邊
  • "Slurred speech"(言語不清)
  • "Severe headache"(劇烈頭痛)
  • "Dizziness"(頭暈)
  • "Vision problems"(視覺問題)
2. 應主動要求的關鍵檢查專案:
  1. 腦部影像檢查:
    • CT掃描(Brain CT scan)- 最基礎和快速的檢查
    • 核磁共振(MRI)- 更詳細的腦部掃描
    •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檢查血管情況
  2. 基礎檢查:
    • 血壓測量(Blood pressure)
    • 心電圖(ECG/EKG)
    • 血糖檢測(Blood sugar test)
    • 血液檢查(Blood test)- 包括凝血功能
  3. 其他重要檢查:
    • 頸動脈超聲(Carotid ultrasound)
    • 心臟超聲(Echocardiogram)
3. 與醫生溝通時的重要資訊:
  1. 發病時間(非常重要,影響治療方案)
  2. 既往病史,特別是:
  • 高血壓(Hypertension)
  • 糖尿病(Diabetes)
  • 心臟病(Heart disease)
  • 之前是否有中風史(Previous stroke)
c. 目前服用的藥物,尤其是:
  • 降壓藥(Blood pressure medicine)
  • 抗凝藥(Blood thinners)
  • 降糖藥(Diabetes medicine)
4. 建議準備的實用英文表達:
  • "I suspect a stroke"(我懷疑是中風)
  • "When can I get a CT scan?"(什麼時候可以做CT?)
  • "I need urgent medical attention"(我需要緊急醫療救助)
  • "These are my current medications"(這些是我正在服用的藥物)
5. 主動詢問醫生的問題:
  1. 診斷結果是什麼?("What is the diagnosis?")
  2. 需要住院嗎?("Do I need to be hospitalized?")
  3. 建議的治療方案是什麼?("What is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4. 可以長途飛行回國嗎?("Is it safe to fly back home?")
  5. 康復需要多長時間?("How long will the recovery take?")
6. 提前準備以下材料會很有幫助:
  1. 一份英文版的個人病史卡片
  2. 當前服用藥物的清單(最好有藥品說明書)
  3. 近期的體檢報告英文版
  4. 保險公司的聯絡方式
  5. 國內主治醫生的聯絡方式
  6. 當地中文翻譯或華人醫生的聯絡方式
記住,在國外發生疑似中風或緊急情況時,一定要:
  • 堅持要求做必要的檢查,不要因語言障礙而放棄
  • 保留所有檢查報告和醫療檔案
  • 如有可能,拍照記錄或請人錄影記錄症狀
  • 及時與保險公司溝通,瞭解醫療費用賠付情況
  • 必要時尋求當地各類組織社團或使領館協助
    歡迎加入海外養老群、赴美群、結伴出行群,一起抱團分享互助。歡迎一起來幫助更多家長❤️
【北美候鳥社群】
常用資訊彙總 2024.10版
1. 赴美 | 海關限制入境物品清單
2. 赴美回國時,如何填寫海關指尖碼?
3. 移民 | 律師講解父母移民有哪些方式
4. 移民 | 子女為父母辦理親屬移民,流程及細節,請看經驗分享
5. 移民 | 申請綠卡境內境外時間線及案例
6. 移民 | 父母境外申請綠卡面試流程&經驗
7. 延期 |第7次延期攻略
8. 父母來美哪些成人疫苗值得/需要打?
9. 在美國常見疾病如何應對——家庭常備的非處方藥有哪些?
10. 人在海外,身份證、駕照過期如何更新?
11. 護照到期,境外如何線上更換?
12. 護照丟失,如何補辦護照/簽證/旅行證?
13. 在美年輕人為B籤探親父母購買保險的經驗分享
14. 在美國種菜攻略:在美國不同地點的種菜時間
15. 攜帶/出售處方藥是否違反美國法律?
16. 父母美國養老(5) 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紅藍卡)
17. 美國養老(6):父母境外申請綠卡面試流程&經驗
18. 赴華 | 申請中國新十年籤——避坑指南
19. 申請旅遊簽證/十年美籤續簽,如何申請免面試——免面談代傳遞詳解
20. 官方指南:外籍赴華/回中國工作生活全面指引(中英文版)
21. 律師詳解|外籍子女繼承境內遺產,如何變現購匯出境:繼承轉移制度
22. 美國海關:哪些中國藥是“禁藥”,入境美國禁止攜帶?
23. 在美國,年長者可以享有哪些福利和服務?
24. 知識|獲得美國綠卡後,不在美居住會失去身份嗎?
25. 在美生活須知:必須儲存的文件、資料與證明
26. 知識 |切記不要隱瞞國內收入,境外收入申報不等於繳稅
養老專題:
75歲老年人中 12%還在工作,美國人多大年齡退休?
養老專題| 如何在美國退休和養老?——中等收入人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