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還沒幻想過一夜暴富後揮金如土的快感呢?買豪宅、環遊世界、瘋狂購物……可現實裡偏偏有些富豪,明明坐擁金山銀山,日子卻過得精打細算,不,是一毛不拔!
在日本,就有這麼一位“省錢界天花板”——桐谷廣人,江湖人稱“薅羊毛之神”。這位75歲的大爺手握多家公司股票,身價上億,卻把“一毛不拔”活成了行為藝術——只進不出,財富越攢越多!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最富有的摳門大爺”的傳奇人生……

1
職業棋手靠投資發財
這位1949年出生的日本大爺,前半生是個正經的職業棋手,每天研究怎麼"將軍",結果1984年突然改行研究怎麼"將錢"——據說是因為失戀後化悲憤為理財動力(這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最硬核的"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的案例)。

桐谷在東京證券協和會設定的將棋部擔任教師期間,開始自學股票投資,並且成功賺了錢,以“理財棋士”(財テク棋士)的名號著稱,巔峰時期手握400家公司的股票,總價值3億日元(按照現在來說大概是1500萬元)。前幾年他的身價更是達到6億日元,快三千萬了。

但他最牛的不是賺錢能力,而是發明了一套"優待券生存法則":吃飯?用餐飲股送的餐券!看電影?娛樂公司的贈票不用白不用!=他把優待券使用計劃做得比棋譜還精密,甚至發展出"二手券倒賣"業務,活生生把日常生活過成了"省錢版極限挑戰",幾十年來一毛不拔。

最戲劇性的是,這位"股市老頑童"早年隨手資助的一個落魄講師,後來居然把他捧成了綜藝明星。現在全日本都知道有個身家上億卻摳門到極致的大叔,上節目都要自帶盒飯(可能用的還是便當公司的股東優惠)。
從棋壇到投資界再到娛樂圈,桐谷大爺用實際行動證明:省錢不僅能致富,還能出道!
2
幾十年不花錢,他靠的是…
桐谷的生活方式,簡直可以用一個詞形容——極限節儉!別看他身家幾億,滿身的財富和資源,實際上他卻活得比許多貧困生還節省。如果你認為身價百萬的人肯定開豪車住豪宅,外出吃大餐,那你可真是低估了桐谷的節儉本能。

桐谷的日常生活其實非常簡單——他不用奢華的名牌包包,也不住金碧輝煌的大宅,而是靠優待券、折扣和“免費的”世界過活。想買輛車?不!他出門只騎一輛腳踏車。

別說這些低調到幾乎不被人注意的物件有多樸素了,桐谷甚至把“免費”當作他一切生活的主題曲。他一天到晚穿梭在東京街頭,利用每一張券,用極限節儉模式穿越各個餐館,享受著免費的午餐和晚餐。是的,你沒看錯,他就是憑著手中的“神券”吃遍大街小巷,過得比許多人還要爽。

但桐谷對“免費”的追求,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餐館。他對所有免費專案的熱衷,已經達到了一種近乎瘋狂的地步——健身房、電影票、桑拿、卡拉OK、高空彈跳、過山車,基本上所有免費贈送優待券的活動,只要是“免費”二字,他都毫不猶豫地接受,都去試試,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比如他每年能收到超過300張電影票,觀看電影的數量也能輕鬆破百,超過了不少職業影評人的水平。可以說,他的電影經歷,比許多票房收入都高的導演還要多!當然了,看電影主要還是在裡面免費睡上一把“懶覺”。

而且,別看他五音不全,他一聽到卡拉OK的優待券,二話不說,立馬拿起麥克風唱起歌來!要知道,桐谷不愛唱歌,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對於他來說,所有優待券,都是“不用白不用”的寶貴資源。所以即便是面對著自己完全沒有天賦的領域,他也心甘情願地唱!

那種對“免費”的執著,真是令人歎為觀止。有一次,為了把一張沖洗照片的優待券用掉,桐谷展開了一場“瘋狂自拍”大作戰。
有一點桐谷非常堅持,那就是:“讓優待券過期,是可恥的!”對他來說,能最大化地使用每張優待券,才能體驗到生活的快感和充實感。這種“用盡一切資源”的精神,已經成為他生活的動力源泉,也讓他的人生充滿了挑戰和目標。
這樣的生活方式,桐谷並不低調,他還在各種平臺上分享他的節儉“秘籍”。透過書籍和電視節目,他不僅成為了網路紅人,還為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提供了省錢的靈感和策略。
可以說,桐谷的生活哲學,已經成了現代版的“窮爸爸富爸爸”——他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即使擁有財富,過節儉的生活依舊能活得精彩,甚至能成為一種讓人追捧的生活方式。

3
摳門之神的生活哲學
桐谷大爺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你不一定非要豪車豪宅,沒準一個優惠券就能過上超舒適的生活。
現在的生活節奏,真是快得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甩在了後頭。我們拼工作、拼社交、拼財富,好像只有錢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沒了錢,似乎啥都不是了。
當然了,這是很現實的,畢竟沒錢做什麼都顯得力不從心。然而,桐谷卻跳出了這個圈子,他的生活態度恰恰顯得可貴,因為他沒有被“錢”這個標籤束縛住。

想想看,桐谷有著數不盡的財富,然而他並沒有被這個世界的金錢遊戲完全牽動。他很有錢,卻完全不受財富的束縛,他找到了生活中那些小而美的事物——比如利用優待券吃遍所有餐廳、用免費電影票度過休閒時光、在KTV唱幾首走音歌。
他的快樂並不是來自豪華別墅或名貴跑車,而是來源於對生活中每一處細節的享受——這些東西是免費的,不需要耗費一分錢,但卻能帶給他一種不同於金錢世界的充實感。
透過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找到了人生的樂趣,而不是去瘋狂追求那些永無止境的物質慾望。他拼命蹬著車努力去吃免費午餐的樣子,難道不是生命力的體現嗎?


更重要的是,桐谷的生活方式也給我們傳遞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如果一件事能讓你變得更好,它就有意義。這種“更好”,並不一定是指外在的財富積累,而是指內心的平靜與自我滿足。
在這個物質化、快節奏的社會里,能夠保持一顆平常心,淡泊名利,找到自己內心的平衡,才是最珍貴的東西。
桐谷能夠做到這一點,恰恰是因為他對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當然了,錢還是很重要的,畢竟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需要用錢來支撐。祝願大家在前進的同時,永遠記得生命中那些小小的喜悅。
END

Hindustan Time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管理員長駐倫敦


分享、在看與點贊
我們將持續推送精彩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