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掃碼,尊享體驗賓利全新歐陸GT Speed)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每年秋季,澳大利亞東海岸和西海岸都會迎來壯觀的座頭鯨(Humpback Whale)遷徙,它們從富含磷蝦的寒冷南方海域遊向溫暖的北方熱帶水域,完成繁殖任務。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鯨魚只有在北部的溫暖水域產仔,避開寒冷水溫對幼鯨的不利影響。

出乎意料的南方新生鯨仔
但近期一項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的研究推翻了這一觀點。
研究團隊發現,新生的座頭鯨幼仔竟在比黃金海岸還要南的地方被觀察到,甚至在塔斯馬尼亞和紐西蘭附近海域,緯度達到了南緯43度。
這意味著鯨魚並非只在熱帶繁殖,甚至可能靠近南極圈附近產仔。

這項發現得益於大量“公民科學家”——鯨魚觀察者的報告。
他們在旅遊觀鯨途中拍攝到許多剛出生不久的鯨仔,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研究負責人簡·麥克菲-弗魯(Jane McPhee-Frew)表示,許多業內人士早已注意到這個現象,但科學界之前對此瞭解有限。

遷徙背後的謎題仍未解開
鯨魚為何遠距離遷徙,繞遠路到溫暖水域產仔?研究團隊尚無定論。
溫暖水域的確提供了更適合幼鯨體溫調節、較少天敵和更平靜的水域環境,或許這才是遷徙的主要驅動力。
而格里菲斯大學的鯨魚研究員奧拉夫·邁內克(Olaf Meynecke)則提出,隨著鯨魚數量增長,南方產仔或許能緩解北部食物壓力,同時保證幼鯨的快速成長。

公民科學助力保護研究
簡·麥克菲-弗魯建議,公眾若有興趣觀鯨,不妨選擇正規且負責任的旅遊團,不僅能欣賞壯觀景象,還能透過上傳觀察記錄,助力科學研究。
她強調,觀鯨者應遵守相關法規,例如無人機需保持100米以上距離,確保鯨魚安全。

科學家們希望透過對南方產仔幼鯨的深入研究,瞭解它們成長情況與傳統產仔地幼鯨的差異,揭開座頭鯨遷徙與繁殖行為的真正秘密。
每一個鯨魚的新生命,都可能帶來新的科學啟示。
今日話題討論